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1.doc
9页物态变化复习教案一. 课程标准要求:1.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4.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二. 中招考点:1.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3. 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结合实例能正确区分物态变化4. 水的三态变化,节约用水三.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3. 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2. 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2) 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四. 教法:自学讲练结合五. 教学过程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二、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 温度的测量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 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 c、 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 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温度计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及使用 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 人体读取。
②用前需甩 实验室温度计 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②不能甩 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②不能甩 三、物态变化 1、 汽化和液化 (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3)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a、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c、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相同气压下,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液体沸腾条件: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热沸腾时要吸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5)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6) 发生液化的两个条件: a、 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 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 2、熔化和凝固 (1)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3) 熔化和凝固规律 a、 晶体在达到熔点(凝固点)时,继续吸收(放出)热量才能熔化(凝固),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 (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a、 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b、 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要降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 3、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气体凝华时要放热 4、水循环 (1) 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地球上水循环简图(课本) (2) 水的循环伴随能量的转移例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_____摄氏度,体温计的量程是___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前应_______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_____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摄氏度。
解析: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摄氏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该温度计的示数为52摄氏度例2.如图所示,容器A中装有水,在水中放入另一个小铁桶B,B中也装水,给容器A加热并使A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B中的水是否也可以沸腾?为什么? 思路分析与答:当A中水的温度上升时,由于高于B容器中水的温度,B中的水从A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A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lOO℃,B中水的温度也可以达到100℃.但是,由于A、B之间没有温度差,B中的水不能再从A中的水吸热了(这是B容器中的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液体沸腾不仅仅要求温度达到沸点,还要求继续供热,由于B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扩展一下,如何才能让小铁桶中的水沸腾,你有哪些措施?例3.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白气”;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C.冰棍冒“白气”是冰棍先熔化后蒸发形成的,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的水蒸气D.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思路分析: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冰棍周围的“白气”与人呼出的“白气”,尽管都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一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一个是从人体内呼出的水蒸气.本题容易忽视水蒸气的来源而错选A。
答: D (“白气”的来源和“白气”在生活中是有区别的)例4.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刮风是水蒸气太多形成的 B.大舞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思路分析: .刮风是由于大气密度不均匀造成的;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雪一般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答:A例5.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1)a (2) b (3) c (4) d解析:1.水的质量增加时,若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应低2水的质量增加但特性---沸点不变答案:c练习题填空题 1.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 的颜色较快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2.图2-1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3.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摇晃混合后发现总的体积小于20ml,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4.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5.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6.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7.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8.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10.如图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11.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