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4曹冲称象精品教案.doc
16页4 曹冲称象【教学规定】 1.结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构成的词语 2.对的、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措施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略在句子中恰本地加上某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对的、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测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措施的巧妙学时安排】 二学时 第一学时学时目的 1.结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构成的词语 2.对的、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措施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爱好 1.引入课题 同窗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1)(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人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2)(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如何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如何称大象的。
2.环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人们想懂得什么呢?(学生也许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措施称象”“大象究竟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措施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示学生(课件出示3自学规定)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结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示她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 (课件出示4) 想想课文重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 的故事 (学生填“曹冲称象”对的,填“曹冲想出好措施称象”更好,应予以充足肯定)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5)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种朋友;(3)把课文读对的、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6) zhù zuò chènɡ ɡǎn zhàn rán dǐ suì chuán 柱 做 秤 杆 站 然 底 岁 船 cáo chēnɡ yuán yì lùn zhònɡ liànɡ kǎn ɡē xiàn zhǐ 曹 称 员 议 论 重 量 砍 割 线 止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 “柱、秤、称、站、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岁、曹”是平舌音然、站、杆、论、砍、线”是前鼻音称、秤、重、量”是后鼻音,“论”是边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曹操想懂得大象的重量,官员们都想出什么措施?(课件出示7)(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 2.曹冲想出了什么措施? (课件出示8) (曹冲想出了一种好措施,先把大象赶到船上,记下船吃水的位置,再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到本来的位置,然后称石头就行了。
3.成果如何? 按照曹冲的措施,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引读好曹冲称象措施的句子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引 1.(课件出示9)出示生字:“柱、杆、做、站、然、底、秤、岁、船” 2.仔细观测,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措施记住它?如何才干把这个字写好? (1)加一加:“木+主”是“柱”木”加“干”是“杆”立”加“占”是“站”,“亻”加“故”是“做” (2)换一换:“低”换掉“亻”加“广”是“底”,“沿”换掉“氵”加“舟”是“船” (3)(课件出示10)猜谜语:“山下有夕阳”就是“岁”平衡的禾木”是“秤”3.师重点指引“然、底”板书:然 底)(课件出示11)出示“然、 底”田字格课件 “然”上部左右两个长方形,紧紧靠在一起,“犬”改捺为点,整个字呈上收下放状 “底”字,横不要写得过长,撇都要写成长斜撇,广字旁的上点在横画中间的上方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引 六.反馈检查 1.师生合伙,教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伙,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伙,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课外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禾( ) ( ) ( ) 灬( ) ( ) ( ) 2.抄写本课会写的字 3.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措施,哪种最佳? 答案: 1. 禾(种)(秧)(稼) 灬(然)(黑)(燕) 2.略 3.文中有两种称象的措施一种是造一杆大秤称曹冲的措施是把象赶到船上称 曹冲的措施最佳,最管用 第二学时 学时目的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略在句子中恰本地加上某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3.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测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措施的巧妙 教具准备 1. 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爱好 1.当小教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柱子 做秤杆 站出来 果然 七岁 上船 曹冲 议论 砍倒 重量 官员 为止 一条线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谁能把这个故事简朴地给人们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她同窗补充 4.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书:4 曹冲称象)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措施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课件出示12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课件出示13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引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课件出示14)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 (4)指引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调 3.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官员们的称象措施 (1)四个同窗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措施?她们的措施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 造大秤) 4.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措施的巧妙。
(1)自由朗读,规定读熟 (2)教师出示“……再……然后……”等表达承办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措施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与否把曹冲称象的措施说清晰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措施教师提示全班学生认真观测 (课件出示15图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措施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用船替代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从而结识到曹冲称象措施的巧妙) 5.指引朗读最后一种自然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调 三、升华结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措施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样个好措施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测、肯动脑筋,这也对的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样个好措施,则缘于她善于联想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替代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 2.同窗们,我们此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措施称象的故事,有的同窗还懂得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措施解决呢?尚有什么难题,目前没有想到解决的措施,说出来吧,人们帮你想措施,好吗? 学生提问题,其她同窗解决问题 四、完毕课后第3题 (课件出示16课后第3题)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引学生读出对的的语调 2.说说每组的后一种句子好在哪里?(后一种比前一种句子更具体、生动 五、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尚有无更好的措施来称象呢?(可以启发她们从当时的状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刊登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才… (2)…究竟… 3.练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措施答案: 1.略 2.(1)…才… 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 (2)…究竟…你究竟去还是不去呢? 3.略板书设计】 4 曹冲称象 官员们 造大秤 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重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措施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
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种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简介的,教学中我重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结识的字,弄清文章的重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措施 教学中教师指引学生抓住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即官员们称象的措施和曹冲称象的措施的对比课文第4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引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实物道具和课件演示,来协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