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管电加热技术在榆树林油田的应用.docx
2页油管电加热技术在榆树林油田的应用稠油富含胶质和沥青质,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给其开采和集输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需要不断发展新的稠油开采技术,大幅度提高稠油单井产量、降低开采成本和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榆树林油田目前抽油机井中稠油井共171口,占抽油机总数的12.9%这类井由于油稠导致经常卡泵,平均单井每年检泵作业2—5次,检泵作业时起下管柱困难,已经影响了油田正常开发生产本文通过分析稠油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对比目前清防蜡措施的优缺点,逐步形成一套实用、有效的稠油开采技术指出油管电加热技术是解决稠油问题有效方法,并提出改进方向1稠油井原油物性及影响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1.1原油的物性从表1中看出,这6口油井油样凝点较高,在35—43℃之间,粘度差异较大,在29.37—327.47mPa·s之间,平均含水较低,为6.3%1.2稠油的成分从表2中看出,6口井油样蜡含量较高,在20~38%之间,原油的胶质、沥青质含量比较高,导致原油粘度较大1.3影响正常生产主要因素①蜡含量高,析蜡温度较高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导致开采过程中原油溶蜡能力降低,蜡晶体会逐渐析出并沉积在井壁周围和套管内壁,造成抽油机井悬点载荷增加,甚至卡泵。
②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稠油的胶质、沥青质分子含有可形成氢键的羟基、氨基、羧基等,因此胶质分子之间、沥青质分子之间及二者相互之间有强烈的氢键作用这样就造成了原油的高粘度③原油含水不稳定与纯原油相比,W/O型乳状液的流变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非牛顿流体性质增强,粘度升高,低温时的结构强度增大,乳状液体易附着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外壁,不利于原油的开采和集输综上所述,影响稠油井正常生产的主要是原油的蜡含量高,导致凝点高、粘温性差,影响原油的流动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使原油的粘度较大;原油含水也对原油的粘度有一定影响采用针对性的技术降低井筒中原有粘度,是开采稠油的关键2稠油井应用的清防蜡技术2.1化学清防蜡技术①化学清防蜡降粘剂截止10月末561口加药井共使用清防蜡剂478.09吨,占计划药剂总量的98.1%,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7.5吨通过现场情况看,化学清防蜡剂不适用于稠油井,只适合于原油凝点比较低,≤35℃;粘度较低,50℃时运动粘度低于70mPa·s的油井;原油含水率对防蜡剂的应用效果也比较大,当含水率低于10%时,使用油溶性防蜡剂效果比较好;当含水率在10%~50%时,使用水溶性防蜡剂效果比较好。
②固体防蜡器固体防蜡器利用高分子化学材料的缓释特点,连接在抽油杆上,随井底油流的冲刷缓慢溶解,抑制蜡分子的结晶,使石蜡颗粒保持微小分散状态固体防蜡器对原油动力粘度小于60mPa·s、含蜡量低于25%的油井有效期为1年对于原油动力粘度大于60mPa·s、含蜡量高于25%不适用,不适用稠油井对于原油粘度在50℃时的运动粘度低于70mPa·s,且含水率低于10%的油井使用效果比较好2.2电磁清防蜡技术电磁防蜡器电源部分将交流电变换为可控的直流电,同时将经变换后的直流电供给电磁变换部分,电能变换成不断变化的磁场,磁场沿管壁方向作用于原油,由于电磁感应力的作用,使石蜡分子重新排列从而达到防蜡的目的2007年底至2011年底安装电磁防蜡器279台电磁防蜡器适用于油井内液体流速较高,原油含水率较低的油井,一般有效作用距离大概在300—1000m电磁清防蜡技术只适用于常规的油井,并不适用于稠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