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07728306
  • 上传时间:2023-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9.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在下列图片中,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 (2分)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 )A . 北京人    B . 河姆渡居民    C . 半坡居民    D . 大汶口居民    3. (2分)“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实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和玉米    B . 水稻和小麦    C . 粟和小麦    D . 粟和水稻    4. (2分)下列制度都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并且出现之初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九品中正制    5. (2分)下列事件中导致西周灭亡的是( ) A . 牧野之战    B . 盘庚迁殷    C . 周初分封    D . 犬戎进攻西周    6. (2分)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 A . 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 .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 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 . 诸侯不听王命,各自为政    7. (2分)商朝时期铸造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青铜立人    D . 青铜树    8. (2分)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 A . 戏曲艺术    B . 诗歌艺术    C . 绘画艺术    D . 书法艺术    9. (2分)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 ) A . 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 . 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 . 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 . 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10. (2分)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复夏商周更迭的年代尺》中的③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东周    C . 西周    D . 商朝    11. (2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①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  ③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2. (2分)“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孟子    D . 韩非子    13. (2分)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

      那时曾有位思想家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他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14. (2分)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 A . 大兴水利    B . 牛耕的使用    C . 铁器的使用    D . 青铜器的使用    15. (2分)某同学利用下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 . 七国之乱    B . 春秋五霸    C . 战国七雄    D . 秦灭六国    16. (2分)巨清华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为她所收集的资料拟定一个正确主题  ( )①“秦王扫六合”   ②“伐无道,诛暴秦”③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④汉通西域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7. (2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②合并郡县,加强吏治③减轻或废除刑罚④缓和民族矛盾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18. (2分)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 公元前2世纪初    B . 公元前2世纪末    C . 公元前3世纪初    D . 公元前3世纪末    19. (2分)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0. (2分)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 . 变法违背民意    B . 变法深入贯彻    C . 变法遇到阻力    D . 变法宣告失败    21. (2分)下列是有关东汉末年史实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军阀割据,长期混战,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B . 黄河中下游人口密集,经济富庶    C . 曹操据守河南,实力不断增强    D . 袁绍盘踞河北,战乱相对较少    22. (2分)《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 统一文字    C . 修万里长城    D .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23. (2分)秦皇汉武是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君主,在对待诸子百家态度上截然不同,表现为“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相同之处是( ) A . 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    B . 为了解决王国的威胁    C . 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D . 为了促进文化教育“大一统”    24. (2分)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剧“文景之治”片段,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 . 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 . 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 . 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25. (2分)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实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大一统”局面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 .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 . 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26. (2分)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    D . ②④    27. (2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 A . 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 . 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 . 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 . 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28. (2分)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 . 戚继光抗倭    B . 丝绸之路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    29. (2分)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 ) A . 秦    B . 西汉    C . 东汉    D . 南北朝    30. (2分)下列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 他忍辱负重,实现了“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    C . 《史记》记叙了从夏禹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D . 《史记》既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二、 判断题 (共1题;共5分)31. (5分)例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桂陵之战后。

      错误:在桂陵之战后理由: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长平之战后桂陵之战是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军的战役下图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三、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32. (15分)识读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是哪个工程的示意图?这一工程修建于何时? (2)图一所显示的主体工程分为了三个部分,写出它们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图二的石像发现于图一的工地现场,是谁的石像?他被后人尊为“川主”,为什么? 3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诗材料二: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熄灭,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请回答:(1)材料一李白的诗盛赞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那些重要措施?(至少指出三条) (3)材料三中的“臣”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那些措施?(至少指出三条) (4)材料四中把“秦皇汉武”并称,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答案:略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