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药合理使用.docx
4页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药合理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药合理使用 曹俊岭 个人介绍 曹俊岭,中药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师协会中药临床药师分会主任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计委药物政策专家库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 中国药学会理事,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药学会理事 北京市首批中药骨干人才指导老师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副主编、《药品评价》、《中国药房》、《世界中西医结合杂》《环球中医药》,《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编委;MedicalChemistryResearch杂志Reviewer等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第二届紫晶奖—药英奖的获得者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主编著作10部,副主编2部,发表论文90余篇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肝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肾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具有肝肾毒性的中药 肝肾功能都不全的用药原则 目录 第一章 肝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吸收 肝脏疾病时,可出现肝内血流阻力增加,门静脉高压,肝内外的门体分流以及肝实质损害,肝脏内在清除率下降。
内源性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在肝内灭活减少,药物不能有效地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使主要在肝脏内代谢清除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同时体内血药浓度明显增高而影响药物的作用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升高 2.分布 在肝脏疾病时,肝脏的蛋白合成功能减退,血浆中白蛋白浓度下降,使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血中结合型药物减少,而游离型药物增加,虽然血药浓度测定可能在正常范围,但具有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使该药物的作用加强,同时不良反应也可能相应增加,尤其对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其影响更为显著这些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呋塞米、利多卡因吗啡、普萘洛尔、地西泮、保泰松、苯妥英钠和红霉素等 3 代谢 在肝脏疾病时,肝细胞的数量减少,肝细胞功能受损,肝细胞内的多数药物酶,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活性和数量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使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清除的药物的代谢速度和程度降低,清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长期用药还可引起蓄积性中毒 4 .肝功能不全时的药效学特点 慢性肝病时,血浆白蛋白合成减少,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下降,在应用治疗范围的药物剂量时,游离血药浓度相对升高,不仅使其药理效应增强,也可能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第二章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吸收 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小管酸中毒。
如维生素d羟化不足可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慢性尿毒症患者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这些均减少药物的吸收 肾功能损害能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一般而言,酸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苯妥英钠、呋塞米);而碱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变(普萘洛尔、筒箭毒碱)或降低(地西泮、吗啡)其作用机制为:①血浆蛋白含量下降;②酸性代谢产物蓄积,竞争血浆蛋白,使药物蛋白结合率下降;③血浆蛋白结构或构型改变,导致药物与蛋白结合点减少或亲和力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