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鲁迅启蒙教师寿镜吾先生的思想探讨.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793071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鲁迅启蒙教师寿镜吾先生的思想探讨 林小娟【摘要】“三味书屋”,何为三味?寿镜吾老先生的子孙们说法不一,是否与寿镜吾老先生的思想情操有关?为人方正、质朴、博学、不懈做官?为何书塾墙上又挂“松鹿图”?人性是复杂的,原来寿镜吾老先生因为清王朝的腐朽自己不愿做官,又因为深受儒家建功立业思想的浸染,故有“松鹿图”,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得意文人知识分子的尴尬生存处境关键词】 鲁迅;寿镜吾;三味书屋; 松鹿图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三味书屋原为三余书屋何为三余?此名取意于三国时董遇的话据《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引所载,董遇常劝学生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取名三余大概是希望学生爱惜时间,后来私塾主人兼塾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又引苏轼“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将“余”字改为“味”字但未见其解释,后人诠释甚多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是:“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

      经,指四书五经;肴馔,指鱼肉之类的荤菜;醯是醋,醢是肉酱,借指调味品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这种说法出自鲁迅的老师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之口此说影响甚大,鲁迅的三弟周建人也倾向之然而,寿镜吾的孙子寿宇不认同他说:“这样的解释淡化了祖先对清王朝的反叛精神我小的时候,我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寿宇说,寿镜吾生前曾对他说:“这三味的含义不能对外人说,也不能见诸文字,这是祖先韵樵公定的一个家规,因为‘三味精神有明显的反清倾向,一旦传出去可能要招来杀身之祸。

      这也是后来人们主观臆测出来众多说法的主要原因这种说法很能反映出屋主寿镜吾老先生的思想情操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授书极为认真,对学生要求也极为严格这个饱学秀才不仅有学问,而且思想很清高,不屑当官作老爷,也不许自己的子孙应考、买官寿镜吾老先生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做官他不允许小儿子 寿洙邻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结果儿子在母亲的帮助下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寿镜吾老先生就骂他不孝,骂了好长一个时期这是因为寿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联系“三味书屋”的命名,很能看出老先生的正直、善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又写道:“(三味书屋)的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拜孔子为何无孔子牌位却只是一幅梅花鹿图?这幅画又有何寓意?仔细追究,鹿与“禄”谐音,包含“禄”的意思。

      禄者,俸给,俸禄,高官厚禄也禄”的本义是“福”,所以“鹿”中又含有“福”的寓意树下有鹿,是书下有禄的意思,即考科举的真正目的在于做大官,得高薪树”也取其同“书”的谐音的象征意义,即“古树”包含“古书”的寓意,当然指经、史、子、集之类这么分析,“松鹿图”是“双关”图,大略是:倘真诚地拜伏古树下,就可望获取高官厚禄了那么,“松鹿图”既是美好的图画,也是一种无字的劝勉,其“味”在画面之外在清代的儒者书生家里常常悬挂此画,是他们给自己含蓄祝福的意思,比贴上有字的对联之类要显得雅致三味书屋”的主人也郑重悬挂此画,是否是其思想体系的标志这样分析与“三味书屋”之“三味”探讨:“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岂不矛盾?寿镜吾老先生的思想追求到底是什么?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宿儒即书念的很多的老学者对于一位一辈子都读儒家经典又给学生教儒家经典的老先生,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思想清高到没有一点儒家建功立业的思想《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意思是说:“做官之余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孔子也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试想,若政治清明,寿老先生自己是不会拒绝官场的,也不会阻止子孙为国效力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还写到师生皆读古书的热闹情景,学生有读《论语》的,有读《幼学琼林》的,有读《周易》的,还有读《尚书》的……真是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到底读的是什么书,如此入神?查找出处才知是清末刘翰所作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中的句子原文作:“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刘翰,江苏武进人,江阴南菁书院学生这篇赋是颂扬五代后唐被人们誉为“乱世英雄虎父龙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大意是写李克用在喝酒时挥扬着玉如意,风流倜傥,兴致大发,喝了很多酒也不醉寿镜吾老先生平时为人严肃、方正、质朴,只有在读自己喜爱的书时,心底深处向往英雄们南征北战、骁勇善战的不拘束、洒脱的情怀才会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人性是复杂的,寿老先生因为清王朝的腐朽自己不愿做官也反对子孙们做官,所以会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之说;但又深受儒家建功立业思想的浸染,所以“三味书屋”的匾额下又有意欲考取功名的“松鹿图”。

      二者正反映了主人公矛盾复杂而又辩证统一的思想,这种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不得志文人知识分子的尴尬生存状态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