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学基础知识.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90884784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4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学部分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ﻩ1、教育的概念 广义:但凡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涉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重要指学校教育2、教育的三大因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涉及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余填空)3、教育的来源 a.教育生物来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来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小朋友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来源说(凯洛夫)(三种来源要懂得哪三种把人物相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性    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性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注重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行;          3、教育的世俗化;      4、注重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后来的世界教育  1、教育终身化(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二、教育学的发展1、 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摸索教育规律的学科名词解释)2、 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c. 墨家的教育主张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抱负国》,最早倡导“与学习与游戏”的人,注重初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后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育,倡导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  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一般教育学》 (选择)           3、教育学的发展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           b.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                          批判教育学               c.现代教育学发展        d..教育学将来的发展趋势专项二 小学教育一、 义务教育1、 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小朋友、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意义:义务教育标志着一种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优惠不断增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既体现着一种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增进现代文明的提高;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书上有案例分析)2、《义务教育法》  1、颁布与实行:1986年4月六届人大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标志着国内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1992年4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细则》,标志着国内义务教育制度更加具体、规范;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自9月1日起实行   2、基本内容【指引思想:培养“四有”新人;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体制(国务院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a.普及性;b.基本性c.强制性选择)二、 小学教育目的1、 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德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智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能:阅读、书写、体现、计算机基本知识;自然社会生活常识)                  体育(培养意志力)               美育(鉴赏发明美的能力,培养崇高情操、文明素养)                劳动技术教育2、素质教育   基本内涵        三大要义:  面向全体学生             增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核心】                增进学生积极发展(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素质教育出案例分析、多选)专项三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 个体身心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互补性             个别差别性(选择题,看书上,要辨别她们几种,其中常出“揠苗助长”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强调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孟子(人性本善)、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               外铄论(强调教育环境的作用)                 【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一打婴儿”言论)】       多因素互相作用论(内在与外在共同作用)                    【斯特恩<德国>】(内发和外铄论比较重要,看好均有谁,常出多选)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也许性】          环境【将也许性转化为现实】              学校教育【加速个体发展】       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选择:出个案例,问你是受什么因素影响,一般都是辨别遗传和环境)二、 小学教育增进小朋友发展的特殊任务1、童年期小朋友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a.观测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e.情感 f.自我意识2、童年期小朋友学习的特性 1、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教师父母的夸奖            3、对学习形式的爱好甚于学习内容                  4、对成果的注重随年龄而增长专项四 学生与教师一、 学生             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1、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人。

      案例分析、简答)2、 学生的本质特性:1、发展性 2、有潜能 3、差别性 4、积极性 5、独立性3、 学生身份和法律地位: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承认的各级各类中档、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四大原则:小朋友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小朋友尊严原则、尊重小朋友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4、 学生的合法权利与义务权利:(1)生存权;(2)受教育权;(3)人身权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3)努力学习,完毕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她机构的管理制度二、 教师1、教师职业特点   1、传道授业者        2、知心者            3、管理者        4、协调者             5、研究者(简答)2、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劳动对象的差别性     2、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   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我没重点看这,不懂得重不重要)   权利:1.教学活动2.从事科研3.指引学生学习,评估学生成绩4.准时获取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带薪休假5.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以及建议6.参与进修或其她培训 义务:1、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方针政策,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筹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毕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开展有益社会活动;   4、关怀爱惜学生,尊重学生人格;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   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            (2)教育专业素养;          (3)综合能力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2)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3)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                (4)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新型师生关系 1、内涵  教育关系: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人格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道德关系:社会道德上的互相增进关系 2、规定与意义 规定: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意义: 有助于挖掘师生关系的潜在教育价值;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