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师范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docx
4页《提高师范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应“加强师范院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专业建设,培养、培训适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师”,同时指出应普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相关公共课,其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由此可见,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师范生已成为时代发展和推动中小学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只注重技术层面,没有与教育理论和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起到示范作用,造成师范生不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把握教育教学过程等等这些都使得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流于形式,不能切实地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进一步知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而教育技术能力是我们师范专业学生体现信息素养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对此问题给予热切关注二、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还增加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
目前,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对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三、研究的主要目标1.我校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思想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客观地定位我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掌握程度;了解与其他发达地区师范生之间水平上存在的差距;了解师范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状况、学习态度以及动机3.提高我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资源的使用率,探索高效率培训的方法、模式4.提高我校师范生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环境,探索我校对师范专业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明确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全面提高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收集、整理符合我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方法;归纳我校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等,以更合理地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及水平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取座谈和个别采访,进行个案研究,让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六、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实施方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研究通过与和各师范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各师范专业学生在教学中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与他们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我们必须把握形势、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争,做新时代的新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作者单位 江西省崇仁师范)-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