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质测绘实习报告材料.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50798455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54.6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标准文档地质测绘实习报告1:10000(江宁区湖山村西貌头地区)班 级13级地质三班姓 名 张 亚指导教师 孙树林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10月9日实用大全目录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地层 第三章地质构造 第四章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简史 第五章结论第一章绪言1、测区概况图1实习区交通位置图湖山地区位于南京东面江宁区汤山镇,距南京城约 28公里,南面有沪宁高速公 路、南京 通往句容的省道,北面有湖山公路,交通较为便利这里气候宜人、山水相融、古迹众多、温泉喷涌汤山素有“十万亩大山,四万 亩良田”之称山中有宝,石灰石、膨润土、紫砂、石膏等矿藏储量丰富,金矿 储量列江苏省第一温泉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形成了汤山经济的三大优势汤山湖山地区位于长江以南,沪宁高速公路以北,地势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北东东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米,包括排山与 棒锤山;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 160~250米,包括黄龙山、团山、陡山、 纱帽山、土山、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米;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标高为 292.3米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谷地北列包括排山与棒锤山南 .这里地层出 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少有的。

      汤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总 体说来,汤山的气候适宜,且由于离市区较远,山里空气新鲜,很适宜人居本区地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高古生代和部分中、 新生代地层,有达60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标本剖面,为广大地质工作 者划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汤山-湖山地区因其地层出露齐全清楚, 被众多高校定为重要的实习地点2、 实习任务地质测绘实习是在课程理论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 察与现场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并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 次地质测绘实习的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野外工作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野外基本技能包括地形图判读、定点、GPS及地质罗盘的使用、产状测量,地质 现象记录,路线地质平面图、路线地质剖面图、地层示意剖面图、地质素描图等的绘制,地质摄影,标本采集和编录以及地质报告的编写等,通过实习,使学生 在基本地质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地质测绘工作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工作阶段:收集资料、野外踏勘、编写设计书;野外工作阶段:收集并研究野外第一手资料这是整个地质测绘工作中最重要的 阶段;室内综合整理阶段:对野外资料、实验室分析鉴定资料和有关文献进行综合整理、 分析研究,编制各种图件,编写报告并提交验收。

      要求:在学习了解过程中,认识三大岩类(本次实习主要是沉积岩)、地层、化 石和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的常见类型或类别;初步认识和了解与火山 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地质、经济地质、环境地质和现代外力地质作 用与地貌等相关的现象与知识,以及主要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作用的基本过程; 认 真主动地观察、测量、记录和思考,完成各项地质观察工作量:一份实测地层剖面图(导线平面图和实测剖面图)、一份综合地层柱状 图、一份实际资料图(以小组为单位)、一份地质图(以小组为单位)、一份透 明纸上的平面图、2个图切平面图、一份地质报告第二章地层、地层岩性宁镇山脉地区出露地层齐全,构造发育中等,岩性简单宁镇地区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宁镇地层小区, 实习穿越路线区域地层由老到 新为:(一)奥陶系(Q 一志留系(S)高家边组(QSg)本组为跨奥陶纪〜志留纪的岩石地层单位命名地点:句容县高家边村,至今未有完整剖面厚度大于 50ml本次实习未见到高家边组地层出露此处不作描述坟头组(S1f)坟头组厚度约214m与下伏高家边组地层连续沉积,呈整合接触岩性组成:上部:灰黄色中厚层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页岩。

      下部:黄绿色、灰绿色厚层细砂岩化石:丰富的霸王王冠虫、鱼类化石茅山组(s2m地层在测区发育少,在孔山北侧采石公路东端有出露,厚约 22米与下伏坟头组((S1f))地层呈整合接触测区缺失:S3〜S4地层岩性组成:紫红色、灰黄色、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夹紫红色薄层-中层粉砂岩顶部:紫红色中-薄层粉砂岩、灰绿色粉砂质页岩二)泥盆系(D)(1)中下统:D2 D1在测区缺失(2)上统(D3)泥盆系测区仅见五通群(D3C1WV地层五通群(D3C1W①观山组(D3©岩石坚硬,常构成高山之顶,露头好观山组(D3©总厚约120m假整合于茅山组(S2m地层之上接触面略显受侵蚀之痕迹,局部见到细的砾石,砾石成份为茅山组砂岩岩性组成:1)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砾石为紫红色粉 砂质、黑色燧石质、灰白色石英质等;2 )下部以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为主,夹厚层砾岩,砾石以灰黑色燧石质、 灰白色石英质为主,夹少量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3)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与灰黄色、黄绿色等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互层②擂鼓台组(D3C11)擂鼓台组地层为跨泥盆纪〜石炭纪的岩石地层单位岩性组合特征:以灰黄色、黄褐色、灰红色、灰白色、灰黑色等页岩、粉砂 质页岩为主,夹灰白色薄层-中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薄层泥岩和泥质粉砂岩。

      植物化石及抱子化石丰富本组厚约30m与下伏观山组为整合接触三)石炭系(0金陵组(C1j)厚度:6m,与下伏五通群擂鼓台组(D3C11)呈假整合接触岩性组成: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生物碎屑主要是:海百合及腕足类碎片,含有有机质及泥质成分较高,击之有臭味,底部有一层黄 褐色铁钻质粉砂岩与擂鼓台组(D3C11)接触化石可见笛管珊瑚 高骊山组(C1©厚度:46ml假整合于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面有受过侵蚀之痕迹,侵蚀 面起伏不平,因受过氧化,颜色发红,面上有 Fe Mn质薄层堆积岩性组成:底部:黄褐色、紫红色铁钻质层;下部:灰色、紫红色、灰绿色、灰白色页岩,夹薄层石英砂岩;中部:灰黄色、灰白色中层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灰色、灰绿色、 灰紫色页岩;上部:灰色、灰绿色、灰黑色、灰紫色页岩和泥岩,夹深灰色中层泥 质灰岩和薄层石英砂岩图4 C1g砂岩、页岩互层和州组(C1-2h)与下伏高骊山组(C1g )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9ml出露少,零星分布 本组地层为跨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的岩石地层单位岩性:灰黄色中层-中厚层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老虎洞组(C1-21 )本组地层为跨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的岩石地层单位。

      与下伏和州组(C1-2h ) 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8m岩性组成:浅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细晶白云岩,致密,坚硬,遇到 HCl 仅微弱气泡特点: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含有肉红色、灰紫色之燧石结核和条 带,燧石结核的长轴和条带的延伸方向平行或基本平行岩层面方向 图5 C1-21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黄龙组(C2h)与下伏老虎洞组(C1-21)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90m岩性组成:底部:灰白色厚层-块状粗晶-巨晶灰岩,含白云质角砾块、团块砾 块半棱角、半滚圆状到不规则状,直径3〜5cm为主,由方解石胶结主体部分: 以肉红色、浅灰色厚层-块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微晶生物屑灰岩图6 C2h底部巨晶方解石图7肉红色黄龙组灰岩船山组(C2P1C本组为跨石炭纪、二叠纪的岩石地层单位本组总厚约 45m与下伏黄龙组为平 行不整合接触岩性组成:1)底部:灰岩中含砾屑,下部产麦粒蜓(属晚石炭世)等化石2 )中下部:以浅灰色与深灰色互层的厚层生物屑灰岩为主, 夹核形石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葛万藻化石;3)上部:为灰色中层微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微晶灰岩,产球希瓦格蜓(早 二叠世)图8 C2P1c中的船山球(四)二叠系(P)栖霞组(P1q)与船山组(C2P1c )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130m自下而上由五部分构成:1)碎屑岩段黄色、灰黄色页岩、钙质页岩夹薄层生物屑灰岩,富含海百合茎和介形类等 化石。

      2)臭灰岩段灰黄色,富含沥青质厚层-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微晶灰岩,含黑色燧 石结核3)下硅质层段灰黄色薄层硅质岩、硅质灰岩,偶见夹灰黑色硅质页岩 ,露头零星4)栖霞本部段以灰色中厚层-厚层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含黑色燧石结核5)上硅质层段深灰色中层-厚层微晶生物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灰黑色隧石条带、结核, 产拟纺锤蜓等化石,露头零星孤峰组(P2g)与下伏栖霞组(P1q )整合接触,厚度约20m为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硅质页岩坚脆,易破裂,风化后为多孔状,质轻上部 火灰黄色页岩,下部夹含磷质结核页岩 图10 P2g薄层硅质岩龙潭组(P2-31 )龙潭组地层与孤峰组(P2g)为整合接触,厚度约110m岩性组成:下部:为灰黄色、灰黑色中层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薄层煤层、 薄层砂岩;中部:灰色、灰黄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斜层理发育,夹薄层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碳质页岩等上部:同下部一样顶部:灰黄色中层白云质灰岩层或透镜体化石:植物化石丰富,羊齿类化石大隆组(P3d)与下伏龙潭组(P2-31 )为整合接触,厚度约20m出露在棒锤山南坡岩性组成:下部:黄绿色、灰绿色页岩为主,夹深灰色中层灰岩、薄层泥质粉砂 岩和钙质页岩。

      中部:灰黑色薄层硅质岩与硅质页岩互层,夹灰紫色页岩上部:灰黑色、黄绿色、灰黑色硅质岩和硅质页岩,夹灰色中层灰岩透镜体五)三叠系(T)青龙组(T1q)青龙组(T1q),主要由灰岩构成,底部为页岩、泥岩和泥质灰岩;在江苏地区, 自下而上分湖山段和沧波门段;与下伏大隆组(P3d)为整合接触1)湖山段(T1qh)在湖山地区主要出露在棒锤山西端人工剖面,地层出露较完整厚约170ml可分四部分:①下部一一页岩、泥岩段②中部 页岩、泥岩与灰岩互层③上部 灰岩夹页岩④顶部一一灰岩段2)沧波门段(T1qc)以浅灰色薄层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为主,底部为紫红色、灰紫色中层瘤状泥质微晶灰岩;在南京湖山地区出露不全,仅为下部,可见厚度大于 80m与下伏湖山段为整合接触本次实习仅见到沧波门段底部地层夹薄层微晶灰岩(六)第四系(Q以土黄色、棕黄色、灰黄色粘土、亚粘土、砂质粘土和粉砂层为主,在山 麓地区为砂砾堆积,固结较差广泛分布在谷地低洼地处,在孔山北坡人 工剖面上出露较好岩石三、第三系四、第四系第三章地质构造第一节褶皱构造1 .西貌头向斜南翼岩层较陡,地层倾角达70-80度,局部地层可能受到断层影响或者岩层自身 重力压塌而直立或者倒转;北翼岩层较缓,地层倾角25-35度,褶皱横剖面不对 称,陡山顶为向斜核部,核部地层为栖霞组(已被开采),枢纽走向 NNE轴面向南倾斜,属于不对称倾伏向斜。

      2 .孔山背斜 孔山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与之平行分布,组成中列山之北坡,孔山主峰通过背斜 轴部,褶皱轴在西端向西倾伏,轴部由五通组顶部及石炭、二叠等地层组成,在 东端褶皱轴向东倾伏,轴部由五通组上地层组成,中段孔山顶褶皱轴明显昂起, 轴部由五通组底部含砾石石英砂岩组成, 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较陡,倾角为80-90度,枢纽近东西走向,横剖面不对称,轴面向南倾斜第二节断裂构造1、F1断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