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涉江采芙蓉》提升训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57070185
  • 上传时间:2022-09-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涉江采芙蓉》提升训练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基本巩固★ 一、(2020.北京高一期末)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后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你读了《涉江采芙蓉》后,想进一步了解这篇作品,下面所列的参考书目对你最有帮助的一组是() A.《史记》《楚辞》 B.《资治通鉴》《诗经》 C.《后汉书》《文选》 D.《晋书》《玉台新咏》 2.“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3.《涉江采芙蓉》一诗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你认为在诗中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根据《涉江采芙蓉》,完成下列题目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2.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三、(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予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人的真挚之情 2.《涉江采芙蓉》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凄清心境? 四、(2020.河南省商丘市教育局高一期末)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各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下面对《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B.三四两句使得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 C.接着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2.《涉江采芙蓉》一诗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 五、阅读古诗《涉江采芙蓉》,回答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3.试写出本诗的主旨不超过50字) 4.这是一首五言格律诗吗?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迁移延伸★ 一、(2020.湖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适当采用了古诗的传统手法,使用叠词,给诗带来了音乐感,也增强了表现力;而本联工整的对仗,又给作品增添了节奏感 B.本诗善于巧用双关,使诗句意蕴深远如颔联咏叹道路的漫长、悲凉其实就有深层的含义 C.颈联一方面是对友人的同情与劝慰,一方面也用以自我安慰,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D.古典诗歌中,自我与所思或送别之人在情感上往往相通而呈现一种震撼人心的美,该诗尾联中“俱是梦中人”、《涉江采芙蓉》中(思妇)“涉江采芙蓉”(游子)“还顾望故乡”都可以体现这种美。

      E.本诗与作者的另一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题材同为送别,感情基调也相近 2.简要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二、(2020.天津一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别诗 (南朝)范云 孤烟起新丰,归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采兰沅水东 桂折心焉寄?兰采意谁通 1.诗的五、六句中,“满”“空”两字可谓灵动传神,请试作分析 2.结合课本中所学过的《涉江采芙蓉》,说说诗的最后四句写“折桂”“采兰”二事的作用 三、(2020.天津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②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1.这首诗与《涉江采芙蓉》都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2.“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3.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四、(2020.河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情诗.其五 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介绍地点和写作缘由,并为下句作铺垫,描写抒情主人公在空旷的野外四处游荡 B.“逍遥”“独”“延伫”写抒情主人公从悠游自得到感受孤独、最终长久站立的过程 C.“繁华”句承上句而来,继续描写兰蕙,但这一句侧重写兰蕙之生机盎然 D.“佳人”两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惆怅,这类似于《涉江采芙蓉》中的“采之欲遗谁” 2.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五、(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涉江采芙蓉①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②多芳草 采之欲③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④终老 注:①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芙蓉,荷花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③遗(wèi)赠送④以:连词,表示结果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注)攀条折其荣,将以遺所思 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滋:繁盛 1.下列各项对《庭中有奇树》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是对主人公居住环境的描写,庭院中,一棵奇异美丽的树长得枝繁叶茂,尤其那花开得十分茂盛,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的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根本无法送到亲人的手中 D.主人公看到奇树时,心情兴奋起来,折到花时突然想到要送给亲人,闻到花香时兴奋到了极点,但一想到无法送达,心情又低落下来 2.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