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下的儿童创造力培养分析.docx
3页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下的儿童创造力培养分析 曹雷摘要:教育思想是教育领域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引力量,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影响力,而能够提出教育思想理论的无不是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拥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和基础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早在20世纪初他就提出了解放儿童、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思想,直到今天获得重视并大力提倡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入手,分析并探讨基于“六大解放”思想的儿童创造力培养策略,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可以拓宽教学思路关键词: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儿童创造力;学前教育:G4 :A :(2020)-138引言学龄前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世界的认知尚未受到既有知识体系和惯性思维的限制,具有最大的创造潜力,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创造力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成长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对儿童创造力的重视程度正逐步提高,但在培养内容、时间、环境、材料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一、关于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概述“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中的“六大”是指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其中解放头脑是指不给儿童大脑中灌输不必要的思想,避免束缚住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放双手是指让儿童动手去尝试和实践,用亲身经历去获得知识,切实做到从“做中学”;解放眼睛是指让儿童将视野扩大至课堂之外,让儿童多接触自然界、社会现实,提高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程度;解放嘴巴是指鼓励儿童多问问题,鼓励儿童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借助提问来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解放空间是指给儿童更多的自由活动机会,家长和教师不要过多干涉,让儿童遵循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事,喜欢昆虫就去观察昆虫,喜欢花朵就去养殖观察花朵,喜欢石子就去捡拾石子,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探索精神;解放时间是指给儿童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要求儿童完成一件件由家长、教师指派的任务,给儿童充分的时间去玩耍,去培养儿童的兴趣。
二、基于“六大解放”思想的儿童创造力培养策略(一)为儿童创设培养创造力的环境想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必须先为儿童创设一个轻松、自由、开放的环境,让儿童放开胆子去提出问题、去探索、去创造、去表达而轻松、自由、开放的环境的创设,需要幼儿园教师做好引导工作,给予儿童一定的民主选择权,尊重儿童的选择结果,尊重儿童的个性化特点,与儿童建立相对平等的关系[1]比如儿童在区域活动中需要选择游戏的项目、材料,教师要给予儿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选择权利,让儿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作出选择,而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被迫选择在日常的教育和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儿童更多的耐心,多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多以表扬的态度对待儿童,面对儿童的错误也要以温和的态度去指正,并鼓励他们进行改正,與儿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奠定环境基础二)引导儿童做发散思维,培养儿童想象力想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教师不要在儿童开始思考前做太多的干涉,不要强加成年人的思维和看法给儿童,要让儿童基于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积累进行思考,充分发散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在儿童自己的发散思维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思考,逐步培养儿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习惯,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常与儿童做这样的沟通和引导,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三)带领儿童亲近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儿童不能一直生活在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中,他们需要更多的接触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以体验、经历的方式去获取来自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从而有效拓宽儿童的视野和眼界,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观察能力[2]比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部或附近寻找一块有花有树的区域,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布置,带领儿童在不同的季节去观察那里的植物变化儿童能够在春天看见萌发的新芽,看见开放的花朵,能够在夏天听见蝉鸣,看见忙忙碌碌的蜜蜂,能够在秋天看见逐渐变黄、飘落的树叶,能够感受到掉落在地树叶的脆响,能够在冬天看到落雪压枝头,看见常青松柏与落叶乔木的不同形态和颜色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让儿童感受自然界的魅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结束语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孩子抓起,幼儿园学前教育要承担起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任幼儿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模式和方法,参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为儿童创造力培养兴趣爱好、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发散思维的环境,切实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1]夏玲玲.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下的儿童创造力培养探究[J].成才之路,2014(11):58-59.[2]吴丽红,陈竞蓉.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对学前游戏教育的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35(01):1-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