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基原因分析.docx
5页东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基原因分析 孙春丽 陈耀龙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Reference]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东莞市1982-2007年的“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东莞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不完全符合传统的EKC特征对东莞市EKC进行驱动因子分析,认为第二产业和重工业比例的加重,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东莞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Keys]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使人们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对环境的尊重直到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才普遍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问题倒U型曲线类似于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 Kuznets,1955),于是研究者们形象地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东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演变概况改革开放30年,是东莞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提高的30年1978年,东莞生产总值仅有6.11亿元2007年,东莞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东莞市各项经济指标也有了飞跃性的增长。
但是,与此同时,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每年增速高达两位数以上东莞资源要素消耗大,产业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型工业带来资[]源环境的巨大消耗二、数据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1.数据的选取数据的选取包括两个方面:环境变量以及经济变量的选取2.计量模型的建立本文利用SPSS 17.O分别对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以及对数方程进行拟合:式中y为环境污染变量,x为收入,t是时间,α是常数,βk是系数.εt是随机误差项.Zt是由影响环境的其它变量构成的一个向量,包括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国际贸易、环境政策以及人口密度等影响因素三、模型拟合结果分析对东莞“三废”与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模拟结果及模拟曲线模拟结果显示,东莞市工业废水、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固废的排放量和人均GDP三次曲线回归分析显著相关,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工业废气排放量总体上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的左侧上升阶段,而只有工业固废排放置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显现出较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性由此可以看到,从总体来看,到2007年为止,东莞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不完全符合传统的EKC特征。
东莞市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正逐步向工业化后期过渡,虽然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工业废水与工业废气的转折点尚未最终到来四、东莞市EKC的驱动因子分析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之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开关,其原因是某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国际贸易、环境政策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1.PSR因子分析法PSR政策分析框架,即“压力(Press)-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的因果关系.1979年由Rapport和Friend首次提出它表明,人类活动给环境施加了压力,导致环境状态的改变,环境状态的改变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对此做出响应2.东莞市产业结构改革Lopez、Grossman、Panayotou等学者认为,EKC现象是规模效应和经济结构自然演进双重作用的结果东莞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4.6: 43.8: 11.6转变为2007年的0,4: 56.8: 42.8.第二、第三产业无论从产值总量上还是从比例上都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3.国际贸易对EKC的影响30年来,东莞市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东莞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从1979年的173万美元急速上升到2007年的600739万美元,年均增长32.4%,外商直接投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4.东莞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东莞模式”把全中国大批贫困的人吸引到东莞来打工,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会导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降低,扩大社会的消费需求、降低积累水平,降低人均消费水平乃至生活水平,急剧的人口增长对经济持续发展会起阻碍作用同时作为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加,会相应带来资源总消费的增加其结果是过快的人口增长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和发展成果5.环境政策对东莞EKC的影响许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表明,经济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环境政策和管理手段都会发生相应变化,环保的重视程度和成效也会受到影响,进而驱动EKC形状的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环保相关的法律有二十多部,东莞市在严格执行国家环保相关法规的情况下,认真做好本市的环保规划工作从“九五”计划开始,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大力治理污染源,全面治理东引运河、东江、东深供水工程三大地表河流和十大水库,加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踏入21世纪,东莞市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全面开展珠江综合整治,实施“治污保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思路,加大环保投入,全面治理环境污染,自2002年开始相继出台了多部治理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为东莞市的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结语本文分析了东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演进的过程,并利用PSR政策分析框架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认为东莞市到2007年为止“三废”排放量没有表现出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工业废气排放量还处于EKC的左侧,只有工业固体废弃物暂时显现较好的EKC特征,这与吴鹏举( 2009)等分析东莞市的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和大气能[来自W]见度倒数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的情况相似 “东莞模式”走的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第二产业和重工业比例的上升,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东莞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上升东莞市政府也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环境执行力度和政策时滞等原因,环境政策成效不显著东莞市政府应该继续严格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继续推行产业结构改革,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国际投资,发展高科技提高技术水平,适当控制人口规模并提高人口素质以及进一步做好环保宣传工作,使东莞的环境状况早日改善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