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外科学之丹毒.ppt
39页丹毒病例分析•李菊枝,女,20岁.有足癣史,两天前突然出现恶寒发热T38.9℃,头痛,全身乏力,便秘溲赤,继则出现左足背红肿胀痛.检查: 左足背皮肤色红如涂丹,灼热,边界清楚,压之红色可褪去,放手即恢复,左腘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第2、3趾丫湿烂,苔黄腻、脉洪数•要求 写出诊断、证型、治则、代表方药及外治法学习目标•丹毒的定义、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丹毒是什么)•丹毒的病因病机(为什么)•丹毒的治疗(怎么办)丹毒•定义: 是指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特点 皮肤突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一般•中医称下肢丹毒为“流火”,面部丹毒为“抱头火丹”,新生儿臀部“赤游丹”•西医称为丹毒病因病机•素体血分有热,外感火热毒邪,郁阻肌肤而发病,或外伤染毒而成•上部 夹有风热•胸腹部 夹有肝火•下肢 夹有湿热•新生儿 胎热火毒西医病因病机•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细小伤口侵入所致•下肢丹毒,多为糜烂型足癣继发链球菌感染引起•一般蔓延较快,很少有化脓和组织坏死丹毒发病部位颜面丹毒下肢丹毒慢性复发性丹毒诊断•临床表现 部位:下肢、头面部、新生儿游走性 皮肤黏膜损伤史 突然起病有全身症状 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预后较好 足癣和血吸虫感染引起下肢丹毒常反复发作,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肿局部红斑 特点•略高皮面•初色鲜红•迅速扩大•边界清楚颜色变化•鲜红•暗红•棕黄色•脱屑而愈局部表现•水肿性边界清的片状红斑(鲜红色)。
•迅速扩大•表面紧张光亮,灼热有触痛•严重时红斑可见水疱、大疱等•鲜红斑-----暗红斑-----脱屑而愈严重时•水疱•大疱•瘀点•瘀斑•皮肤化脓坏死由于部位不同表现略有区别•颜面部颜面部•从一侧开始----形成蝶形红肿,扩大-----整个面部红肿----眼睑肿胀受邪部位不同,扩肿不同•耳部破损•先肿于耳周,再肿头角•头皮破损•先肿头额,再肿及脑后下肢•流火•大脚风重症•新生儿•年老体弱者辅助检查•血常规鉴别诊断•1.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局部痒而不痛•发病部位浅•无全身症状蜂窝织炎•病位较深•损害中央红肿显著,边缘较轻,境界不明•多化脓治疗:凉血清热、解毒化瘀•辨证论治•1.风热毒蕴 头面部•治法 散风清热解毒•方药 普济消毒饮加减 咽痛加生地、玄参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2.湿热毒蕴证•下肢•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方药 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组成 五神汤 银花 紫花地丁 茯苓 车前子 牛膝•萆薢渗湿汤 萆薢 黄柏 苡仁 茯苓 丹皮 泽泻 滑石 通草3.肝脾湿火证•胸腹腰胯部•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3.胎火蕴毒证•新生儿•治法 凉血清热解毒•方药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外治•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鲜草药捶烂外敷•下肢丹毒,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浅刺,以放血泄毒西医治疗•抗菌药物为主•使用至全身或局部症状消退后3-5天为止,以免丹毒复发预防及调护•若有皮肤破损应及时治疗,以免染毒•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必须彻底治愈原发病,以减少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