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史填空(可编辑).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856023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62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史填空第一篇:中国古代史填空 中国古代史填空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 是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他主张实行,提出了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准则 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他主张;墨家创始人是,他 主张;法家的创始人是,他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军事思想的是,其著有 3、我国第一个王朝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封建王朝有: 4、秦始皇:最大功绩:在政治上,经济文化上以作为统一货币,以作为标准文字,实行,统一思想 5、汉武帝:(1)颁布,削弱诸侯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制度,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2)定期举荐人才,采用儒生提出的主张,在全国推行教育,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派大将和率军北击匈奴,两次派出使西域,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6、西汉时派遣出使西域,这一举动促进了的开通和的设立明朝时派遣七次远航西洋,此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 其目的是最远到达的地区:,两者共同作用是 7、发现好望角的是,发现美洲大陆的是,最早到达印度的是,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

      8、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的发展历程是:隋唐时期发明了,北宋发明了,元朝发明了,指南针:战国时叫,北宋时叫,南宋时叫 9、元朝改造了棉纺车,唐朝时发明了灌溉工具和耕作工具 10、唐太宗:沿袭完善隋朝的和,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对有深刻认识,因此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多次颁布的诏令(现免征农业税)(4)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唐太宗在位期间被誉为“” 1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同时也成为它的正式行政区同时还建立比较完善的 12、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1)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重在以德服人(2)确立了制度,设置,加强了中央和西藏的联系(3)进一步实 施政策,保证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4)粉碎了蒙古草原西部贵族的势力,平定了天山南麓贵族的叛乱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是在(朝代)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 一、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1.时间:俱进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2.标志:栽培谷物、驯养牲畜 3.意义:标志着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是人类实现的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4.发现了大量农作物的化石(南稻北粟) 5.农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2.文化遗址,满天星斗: 12生产力发展 3、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特点:多元性 集中(核心)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从大同时代到小康之世:天下为家 禅让制世袭制 夏王朝已建立一整套国家机器(例:设官分职,设军队、监狱) 2.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1.大型宫殿建筑与政治权力有必然联系 2. 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手工业(制陶.冶铜已迈入青铜时代 3. 青铜工艺不发达 4. 阶级矛盾尖锐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 商朝是我国信史的开端 2.商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 事件:商汤灭夏 位置:定都亳(河南商丘) 重大事件:盘庚迁殷(河南安阳) 3. 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实质:是一种松散的联盟 影响:方国的向背直接影响商朝的兴衰 4. 手工业(青铜器)制作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 功能(鼎)饮食器 礼器 王室贵族身份地位的标识 国家社稷政治权力的象征 5. 文化发展(甲骨文):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是研究商朝的第一手资料 是汉字的前身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精选) 中国古代史 1基本概况: 1、起止时间, 2、都城 3、疆域 4、重要君主 2政治概况: 1、制度:官制、兵制、选官制度 土地赋税 2、改革 3、民族、对外、阶级(关系) 3、经济概况: 1、农业:农作物、水利、工具、人口垦荒、技术 2、手工业:纺织、瓷器、矿冶、造船 3、商业:货币、交通、城市 4、文化概况: 1、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数学、农学、医学、四大发明 2、人文科学:思想、史学、宗教。

      夏朝 1、概况: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 启接王位世袭制度确定家天下形成定都阳城(今登封)疆域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夏桀被商汤灭 商朝 1、概况: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国 定都亳,商朝中期盘庚迁都殷(今安阳) 周武王灭商纣 西周 1、概况:公元前1046年武王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定都镐京(今西安) 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公元前841年厉王国人暴动,周召共和,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西周灭亡 2、政治概况:井田制土地国有,分给诸侯使用,分封制:王族,先代贵族,功臣,先贤的后代 3、经济概况:水利,五谷、农具、青铜、陶瓷、货币、邮驿传递制度 春秋战国 1、概况: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周天子威信下降 争霸土地和人民,齐国管仲改革 尊王攘夷,齐桓公葵丘会盟称霸中原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楚庄王称霸,吴王阖闾称霸,越王勾践称霸,韩赵魏分晋,田氏代齐,形成战国七雄局面 2、民族融合:服饰,桌椅的变化学习少数民族(赵武灵王穿胡服) 3、经济概况:铁制农具,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铸铁融化技术,金银错技术,《考工记》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前有照,后有靠。

      大量私田开垦,土地国有向私有转变,各国变法新制度确定 商鞅变法 4、人文科学:社会大变革思想活跃,老子道家创始人,特点:朴素辩证法,主张无为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特点:主张仁,维护周礼,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墨子墨家创始人,特点:兼爱,非攻,尚贤孟子,特点: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特点: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 韩非子:特点:历史发展观主张改革,中央集权,依法为本,法后王 5、文化概况:记载哈雷彗星,19年7闰,《甘石心经》,《墨经》,扁鹊望闻问切 秦 1基本概况:秦国公约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收复河套地区,击退匈奴,统一越族地区疆域:北到长城,南到南海,东到大海,西到陇西(甘肃)大约400万平方公里,2100万人口,定都咸阳 2政治概况:确定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建立中央到地方官制:三公诸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秦律》 3、经济概况: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 4、文化概况: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禁私学 5、阶级(关系):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赋税重,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 西汉 1基本概况:西汉刘邦公约前202年建立,定都长安,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王侯分封侯国归郡县管理。

      2政治概况: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酬金夺侯 察举制,征召,朱买臣被征召(覆水难收),东汉察孝廉(品德),门第族望,官宦之家,累世公卿. 3、经济概况:编户齐民,人口耕赋税为主 4、民族关系:匈奴以畜牧业为主,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和亲政策,武帝反击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退居漠北窦固窦宪破匈奴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三年)建立西域都护,东汉明帝班超经营西域 5、文化概况:东亚文化圈开始形成,与朝鲜交往,期指(商代纣王的叔叔期指后世)朝鲜,卫氏朝鲜,越南东汉是中国的领土,与日本的交往. 6、路上海上丝绸丝路路线图,中国大多技术西传,佛教传入中国 秦汉时期的文化 1基本概况: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文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前列,文化博大精深 2文化概况:天文历法《太初历》,西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的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的《地震仪》遥测地震方向震后用,《九章算术》,西汉《黄帝内经》东汉《神农本草经》,华佗麻沸散,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有纸张,东汉蔡伦造纸术, (龟甲,竹简,丝绸帛,纸)董仲舒天人感应,王充《论衡》,东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道家,《史记》(皇帝到汉武帝时期),《汉书》(西汉一朝的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 1基本概况: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

      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缓慢南方耕作范围大了,但发展不平衡南北经济平衡,为以后经济重心的南迁创下了基础 原因: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汉人难以习惯少数民族习惯(衣冠南渡)北方人南迁,南北融合,统治者的积极政策 北方农业的恢复以发展,新技术的发展,曹魏马钧的翻车新修水利,开发河西走廊和辽东边疆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资料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

      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