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茭白栽培技术.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17175763
  • 上传时间:2023-09-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绿色食品茭白生产技术茭白(ZizanicacaducifloraHard-Mazz.),又名茭笋、茭瓜、蒿芭等,英文名(Waterbamboo)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蔬菜,栽培历史2000多年茭白食用部分为变态的肉质嫩茎,是植株受菰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P.Hen)寄生后,茎尖受病菌分泌物吲哚乙酸刺激,畸型膨大而成茭白肉质茎含水91〜96%蛋白质1.0〜1.6%、脂肪0.3%、碳水化合物1.8〜5.7%、粗纤维0.7〜1.1%,以及Vc和矿物质等特别是还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几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被喻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茭白在中国传统医学上认为“能去胸心浮热”“煮食止咳及小儿暑写泄(大人亦宜)”等作用所以茭白也是一个有药用价值的食品茭白在中国的分布很广,主产区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长江流域以北只有山东、河北、河南及陕西诸省有少量栽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一、生长发育过程(一)秋茭生长发育1、幼苗期栽培茭白以短缩茎和根状茎在土壤中过冬从翌年春天开始萌芽,先长出叶鞘,随后长出一片含叶鞘的不完全叶,再长出第一片真叶,并在茎节部长出不定根的一段时期为幼苗期。

      这一时期新根开始吸收营养,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大田内茭墩10〜100厘米距离内会出现许多分株,通常称“游茭”游茭”的发生比茭墩上的茭苗早7〜10天2、分蘖期茭白从定植经过10〜15天后返青,即进入分蘖期,至孕茭结束为分蘖期分蘖期的主要特点是发生分蘖,同时大部分叶片和根系也在此期发生和生长通常将主茎上的分蘖称为第一次分蘖,从第一次分蘖上发生的分蘖称为第二次分蘖,依此类推每穴定植一株时会发生第三次分蘖,而定植4〜5株时很少发生第三次分蘖6月中旬前出现的分蘖,孕茭率在90%以上,且孕时间较早,单茭较重7月以后分蘖苗,孕茭率极低,且多在幼苗期就自然死亡,或由于生育期太短而未孕茭或孕茭但无商品价值不同时期出现的分蘖是否能孕茭、孕茭大小与品种也存在较大的关系,如单季茭中的象牙茭,7月的分蘖多能孕茭成为有效分蘖3、孕茭期茭白肉质茎的形成,是茭白在8月下旬或9月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长点由于受黑粉菌的剌激而膨大形成肉质变态茎肉质茎形成的迟早,因品种而异孕茭时,叶鞘抱合的假茎明显变扁、变粗;叶片的抽生一片比一片短二)夏茭生长发育夏茭只针对双季茭而言留田越冬的老茭墩,翌年2月即开始抽生茭苗和游茭,游茭一般比茭苗早萌发5〜7天,单生或丛生。

      在夏茭田中,茭墩上的母株出苗多在20〜30个以上,发生分蘖较少而游茭在行间生长空间较大,其分蘖通常在一侧发生或在两侧各发生一个夏茭的分蘖一般在植株生长到6〜7叶时发生,因为生育期太短,不能孕夏茭,为无效分蘖夏茭孕茭期植株的外部特征与秋茭基本一致,即叶鞘变扁,出叶速率变慢,叶片一片比一片短在夏茭田内,游茭孕茭一般比母墩上植株孕茭早5〜7天,且肉质茎一般比母墩植株略大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光照对日照反应的不同决定了能否在春夏之交的5〜6月份孕茭,也就是茭白的两大类型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的区别所在双季茭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不同日照条件下均可孕茭单季茭白只能在短日照条件下孕茭,也就是只能在秋季才孕茭因此单季茭向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引种时,一般表现为早熟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引种时,多表现为迟熟2、温度茭白在休眠期内能耐-5C的低温,萌芽温度在5〜7C,分蘖适温在20〜30C,孕茭适温18〜25C,低于10C或高于30C则均不能正常孕茭昼夜温差大,利于肉质茎的营养积累对单季茭而言,其孕茭除需短日照外,温度决定不同品种的熟性对双季茭而言,对日照不敏感,温度为其孕茭的决定因素,且不同品种孕茭适温不同,如苏州地区的多数品种孕茭适温为18〜21C,而无锡地区的品种孕茭适温为22〜26C。

      因此,双季茭白由高温地区向低温地区引种时,提早孕茭,如南种北引;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引种,也会提早孕茭双季茭白中的同一品种在夏、秋两季的孕茭期的温度是一致的,一般而言,双季茭白夏茭早熟,则秋茭迟熟,而秋茭早熟的,则夏茭迟熟茭白孕茭对温度的反应是相当稳定的,而与生育期的积温无关不同大小的茭白植株,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都可孕茭但植株孕茭后,要形成有一定大小具商品价值的肉质茎必须使植株达到一定大小多数品种植株通常要达到10片叶以上,形成的肉质茎才会在50g以上三)菰黑粉菌附录A茭白黑粉菌的双核菌丝寄生在植株体内,菌丝体为许多长筒状细胞联结而成的具有分枝的丝状体距生长锥较近的幼叶菌丝含量较多,而距生长锥较远的幼叶菌丝则较少就一片叶而言,叶基部菌丝含量较多,叶顶部菌丝分布较少,叶生长到衰老期后菌丝不再存在茭白分蘖腋芽发生位点的细胞质浓厚,菌丝体分布较多,菌丝粗壮,且生长旺盛入秋,一部分菌丝在膨大的茎中形成冬孢子,待肉质茎腐烂,冬孢子散布到寄主体外的田间;另一部分菌丝宿存在直立茎基部(苔管)和根状茎中越冬越冬菌丝在翌年随直立茎和根状茎的萌动生长而繁殖,因此,新生的植株一开始就受到菌丝的侵染第二节生产技术一、茭白的间作与套种(一)茭白与莲藕的轮作套种早藕秋栽茭白7月上中旬收获收秋茭夏茭翌年茭白行间套作8月收获在早熟莲藕(鄂莲一号、鄂莲三号、六月爆、花藕等)的周围进行茭白育苗,早藕于7月上中旬收获,收获后在田间种植茭白。

      第二年4月在夏茭田内套作莲藕,每行茭白套种一行莲藕,莲藕—般套种在茭白的窄行内茭白在5月下旬收完后,将残株清理出田间,莲藕即可加速生长,莲藕在8月中下旬成熟后收藕,田间即可种植水芹二)茭白与慈姑的套种4月上中旬,用慈姑球茎上的顶芽栽插,密度3500〜4000株,在距茭墩四周10厘米处栽插,每墩4株待夏茭采收后,及时清理田间茭白残墩败叶,并平整土地,操作时要防止踩伤慈姑,且立即对慈姑追肥一次夏茭田间套种慈姑,比茭白后茬慈姑增产70〜76%、春栽茭白的田间管理单季茭白及双季茭白中的夏秋茭兼用型均宜春季四月初定植单季茭白可每年选种,每年重栽,也可以连续种植2〜3年后重新种植;双季茭白到秋季选种,翌年收获夏茭图2-4双季茭白(夏秋兼用型)栽培过程示意图作一年栽培作三年栽培选种寄秧图2-5选种寄秧丫定植秋茭L单季茭白栽培过程示意图(一)寄秧及管理茭白冬季寄秧是茭白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可在旱地或水田进行,寄秧田一般选择在第二年种植茭白的田块附近用铁锹将茭白种墩从田间挖出约一半,注意双季茭白留下的种墩为马蹄形,以利来年夏茭苗的均匀生长茭白种苗以短缩茎上的1〜2节萌动茭苗为最好,壮而整齐,因此茭白寄秧的种墩地上部应齐泥割去。

      1、水田寄秧寄秧田必须耙平,保持水深1〜3厘米,每667卅施腐熟人粪尿500kg作基肥把挖出的种墩按15X15厘米的株行距假植,栽培的深度与茭墩在秋茭田中的深度一致,茭墩顶部基本上与泥面相平在冬季较寒冷的地区进行小棚覆盖,以防茭白冬芽冻伤,覆盖后的秧墩可提前萌动生长待新苗长出后,在3月下旬定植之前,将寄秧田中过旺的茭苗拨除,可以减少灰、雄茭的发生率2、旱地寄秧旱地寄秧的种苗比水田寄秧的种苗发根多,生长健壮旱地寄秧有两种方法,一是把种墩按30X20厘米的距离放在平整的地上,每两行留一条宽80厘米的操作行,用细土填满种墩之间的空隙,浇足水后,再填土一次最后在种墩覆盖厚1厘米的细土层并少量浇水另一种方法是开沟寄秧,在地上每50厘米开深12厘米、宽16厘米的沟,平整沟底,将种墩按30厘米的距离排放沟中,覆土浇水使土壤沉实在种墩顶部盖一层1厘米厚的细土,并浇水一次旱地寄秧,冬季每隔3〜5天浇水一次,使种墩处于湿润状态气温连续低于-5C以下时,要用稻草或薄膜覆盖保温春季气温5C以上时,种墩开始萌动,在寄秧田周围筑好田埂,按水田寄秧的方法保持水层二)分墩定植1、整地施肥选择土壤肥沃的田块,深耕耙平,每666.7m2施厩肥或人粪尿3000〜3500kg,均匀施入田中作基肥。

      田间水深保持在2〜3厘米2、分墩定植定植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茭苗高40厘米左右,气温上升至15C时进行从寄秧田中取出种墩,用刀劈成若干小墩,使每一小墩至少有一个老苔管,且应尽量避免伤害种苗每小墩基本苗数视品种分蘖力而定广益茭、刘潭茭等分蘖力强,宜留基本苗4〜5个;象牙茭等分蘖弱,宜留基本苗7〜8个茭白应随挖随分随栽,定植的株行距视品种而定,可用50X100厘米,也可用45X90厘米,一般每666.7m21300〜1500墩为宜栽植的深度以茭白不漂浮水面为宜三)春栽茭白当年的大田管理与选种1、肥料秋茭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应重施基肥、分蘖肥,巧施孕茭肥基肥一般在定植以前即施用,用有机肥最好当茭白定植10〜15天后,即返青进入分蘖期由于茭白6月下旬以前的分蘖才是有效分蘖,为促使有效分蘖早发多发,此时应追肥,可每667m?施腐熟粪肥2000〜2500kg或硫酸钾复合肥30〜50kg另一次追肥在8月中下旬,若田间植株有20〜30%的已扁杆孕茭,则可施用腐熟粪肥2500〜3000kg或硫酸钾复合肥30〜40kg,孕茭肥施用不要过量2、水深管理分蘖期宜浅水,3〜5厘米,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和植株的生根。

      在6月下旬或7月初水深可加深到10〜12厘米但在武汉市郊的一些茭农,在这个时期进行晒田,即将田间的水全部晒干,直到土壤出现裂缝,但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实践证明,晒田不仅能控制无效分裂的发生,而且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秋季茭白上市期比不晒田的田块提早7〜10天孕茭期加深水深至20厘米左右,降低田间温度茭白采收期间,可适当降低水深冬季休眠期,田间应始终保持有水,水深最好保持在5厘米左右追肥时要适当降低水深便于肥料被根吸收若遇降雨,要注意排水,水位不能淹没茭白眼3、耥田打老叶定植成活后,每10天左右耥田一次,拔除杂草,同时将枯黄茭叶从叶鞘基部拔除,踩入田中拔除老叶不仅使田间通风,而且可降低第一代大螟、二化螟幼虫虫口密度4、除蘖去杂茭白分蘖后期(7月上中旬),新出现的小分蘖基本是无效分蘖,宜及时拔除雄茭在采收之前根据某些性状可识别,如雄茭在5〜7月份可抽穗开花,或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比正常茭绿,叶片比正常茭宽灰茭在采收期方易识别杂株包括雄茭、灰茭及变异茭,均应清除,并用正常茭墩进行补填在5〜7月份还会出现带娘茭,但其中有一种苔管极高(达100厘米左右)其上结的茭白小而易老,对这样的植株也应及时清除。

      5、秋茭的采收秋季从孕茭到采收需经15〜20天从单个植株上看,茭叶一片比一片短,假茎发扁,基部开始膨大从整个田块看,茭叶开始变黄,而未孕茭的品种则保持绿色,差别十分明显当茭白叶鞘基部开裂,露出白色茭肉时,表明茭白成熟,可以采收秋茭采收宜2〜3天-次若采收不及时,则易发青变老,质量降低6、秋季选种茭白虽然是无性繁殖作物,但由于茭白黑粉菌寄生后而形成肉质茎,茭白自身或黑粉菌任何一方发生变异都会引起茭白植物学性状的变异,与其它无性繁殖的作物相比其变异大得多留种用种株须年年选种,方可保持茭白的种性和纯度国内许多省区引种双季茭后而不能成功,主要是选种这一关键措施被忽略选种的标准是:①植株的长势长相及分蘖性与原品种一致,也就是与田间大多数植株一致②茭墩内无一株灰茭或雄茭,若有,则该墩茭白不宜留种③肉质茎的主要特征与原品种一致④茭墩内多数分蘖生长整齐,孕茭期和采收期也比较集中⑤苔管相对较低,因品种而定在田间选种须随时作好标记或绘图记下各墩所在的株行位置,待秋茭采收完毕后移入留种田四)春栽双季茭翌年的田间管理双季茭春栽当年的秋茭收获后,种墩留在田内,直接成为翌年夏茭田的种苗夏茭的产品由种墩上的茭苗和游茭形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