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考点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ppt
16页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上,实行 余粮收集制 ;工业上,推行工业 国有化 ,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商业与分配方面,国家取消自由贸易,实行 实物配给制 ,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3.评价: (1)积极: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 苏维埃政权 (2)消极: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发展 4.实质:用 军事管理 办法实现社会主义,以全面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名师指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非常时期实行的非常政策复习中应注意把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具体历史背景,理解它是特定历史时期不得已采取的特殊政策要客观、历史地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明白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进而理解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1921年苏俄出现了 经济危机 (粮食和工业生产下降)和 政治危机 (工人、农民不满、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兵变) 2.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4.内容:农业上,固定的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 自由贸易 ;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取酬的 工资 制4.特点: 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5.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 工农联盟 ,为实现 工业化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名师指津】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本考点的主体内容复习时可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异同,进而理解把握实质性的东西,比如,两者都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战时”特征,为适应战争需要,具有临时性、短期性特点:新经济政策内容中体现国家资本主义特征,适应了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俄国,的国情,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反映了苏俄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探索,说明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进而理解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探究1】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首先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一段时间里,苏维埃俄国曾试图实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平均分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后来列宁从实践中认识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于是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并非是历史倒退,反而是历史的进步 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第一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恢复和发展经济,适应了俄国国情,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第二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典型题例1】(2010·湖南文综)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 (做后再看解释答案,效果更好),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得知关键语意是城市的工人、水兵等到农村征粮,体现余粮收集制,采取余粮收集制的背景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答案选B变式训练1】“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B,【典型题例2】(2009·广东)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
(做后再看解释答案,效果更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列宁所讲的“尝试”应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选D,【变式训练2】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