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PCR试剂2009-05-08.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001495
  • 上传时间:2017-07-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1.5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ICS 100 C 44 备案号 附 录 A 环境 YY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200X 核酸含量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试剂 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reagent(kits ) for nucleic acids quantitation test (征求意见稿) 200×- ×× -××发布 200×- ×× -××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YY/T ××××—200× I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YY/T ××××—200× 1 核酸含量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试剂 (PCR kits for nucleic acids quantitatio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酸含量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酸含量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WS-T 124-1999 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验总则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10号) 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 3 术语和定义 3.1 实时荧光PCR技术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的方法 注1:在每个循环中监测扩增产物是否可被检测 注2:改编自CLSI MM03-P 3.2 测量系统的线性 linearity of a measuring system 在给定测量范围内,给出的测量结果与样品中被测量的值直接成比例的能力 [ISO/DIS 18113-1,定义A.3.16] 注1:对于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线性与测量示值校正或线性化以后的测量结果相关。

      注2:线性通过测量含有被测量已知配方或其间已知相对关系(不必绝对已知)的样本来评估当测量结果相对被测量绝对或相对数值作图时,所划曲线对直线的符合程度即线性度的量度 注3:改编自CLSI EP17-A和 W HO-BS/95.1793 3.3 分析特异性 analytical specificity 测量程序只测量被测量的能力 [GB/T19702- 2005/ISO 15193:2002, 3.8] 注:分析特异性不应和诊断特异性混淆 3.4 精密度 precision 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ISO 3534-1: 1993,定义3.14] 注1:精密度的程度是用统计学方法 得到的测量不精密度的数字形式表示的,例如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它们都与精密度成负相关对精密度的定量测量依赖于所规定的条件 YY/T ××××—200× 2 注2:一个给定测量程序的精密度可以根据明确的精密度条件进行分类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和重现性 3.5 计量学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JJF1001-1998,定义8.10] 注1:不间断的比较链被称作“溯源链” 注2: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相关的溯源链举例见ISO 17511 和 ISO 18153 3.6 灵敏度 3.6.1 检测限 detection limit, limit of detection 样品中以一定概率可被声明与零有差异的被测量的最低值 [ISO/DIS 181 13-1,定义3.8] 注1:也被描述为“最低检测限”(Minimum Detectabl e Concentration)(或剂量或值) 注2:有时被不正确地指作分析灵敏度 注3:改编自 CLSI EP17-A [42] 和 WHO-BS/95.179 3 [59] 注4:本标准中的最低检测限为区别于零的不低于95%可信区间的最低浓度 3.6.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给定分析程序能定量检测分析物的最小浓度或量 注:改编自 CLSI EP17-A. 3.7 临界值(Cut-off value) 分析检测时的特定量值水平,该水平用于决定分析检测是否高于或低于临床或分析决定水平(通常是阴性或阳性)。

      在定性检测中低于该特定水平判断为阴性,高于该水平判断为阳性(反之亦然) 注1:在临界值上下一定水平的量值重复检测结 果分别显示为95%的阴性和95%的阳性,该区间定义为95%区间 注2:改编自 CLSI EP17-A. 3.8 Ct 值 Cycle threshold 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注:改编自 CLSI MM03-P. 3.9 基因型 genotype 一个有机体的遗传组成,即明确界定具体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组 注:改编自 CLSI MM03-P. 4 命名和分类 4.1命名 ***DNA(或RNA)检测试剂盒 4.2分类 a)根据试剂盒采用的方法学原理分为:实时荧光PCR试剂盒、PCR-ELISA检测试剂盒、支链DNA检测试剂盒、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试剂盒等 b) 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判定可分为:定量测定试剂盒和定性测定试剂盒 YY/T ××××—200× 3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和装量 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正常外观和装量要求 5.2.测量范围和线性范围 a)定性试剂:测量范围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b)定量试剂:线性范围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且线性相关系数︱r︱≥0.97。

      5.3 精密度 a)定性试剂:批内精密度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b)定量试剂:批内精密度应符合检测结果的 CT 值变异系数≤10% 5.4 准确性 a)定性试剂:检测不同阳性对照,结果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b)定量试剂: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5.5 分析特异性 a)检测正常人样本,结果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b)检测与被测物种属相近、感染部位相同或感染症状相似的其他样本,结果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5.6 亚型检测能力 检测制造商规定试剂检测范围内所包含亚型的国内常见亚型样本,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注:只有当分析物具有不同亚型时应满足此项要求 5.7 灵敏度 应符合制造商给出的灵敏度要求 注:在定性试剂中可选择检测限或临界值作为灵敏度指标要求;在定量试剂中可选择检测限或定量限作为灵敏度指标要求 5.8 干扰物质 检测含有制造商规定浓度的干扰物质如血红素、肝素等样本,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和装量 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外观,采用通用量具检测装量,应符合 5.1 的要求 6.2 测量范围和线性范围 a)定性试剂:将接近测量范围上限的高值样本按一定比例稀释为至少 5 种浓度,其中低值浓度样本须接近测量范围的下限。

      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将每一浓度样本重复检测 2 次,结果应符合5.2 的要求 b)定量试剂:将接近线性范围上限的高值样本按一定比例稀释为至少 5 种浓度,其中低值浓度样本须接近线性范围的下限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将每一浓度样本重复检测 2 次,计算线性相关系数 r,结果应符合 5.2 的要求 6.3 精密度 用至少 2 个浓度水平的样本各重复检测 10 次,其 Ct 值变异系数(CV)应符合 5.3 的要求 YY/T ××××—200× 4 6.4 准确性 a)定性试剂:对至少 10 份阳性参考品进行测定,应符合 5.4 a)的要求 b)定量试剂: 建议按如下优先顺序,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测试试剂(盒)的准确性,应符合 5.4 b)的要求 1)相对偏差 用参考物质或有证参考物质(CRM)和相应的参考测量程序按照符合 ISO17511 规定的溯源顺序对试剂(盒)进行测试,重复测定 3 次,取测试结果均值(M),按公式计算相对偏差(B%); 或用由参考方法定值的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样本(可参照 EP6-A 的要求适当添加被测物,以获得高浓度的样品)对试剂(盒)进行测试,每个浓度样品重复测定 3 次,分别取测试结果均值,按公式计算相对偏差。

      B%=(M-T)/T×100%………………(1) 式中:M 为测试结果均值;T 为有证参考物质标示值,或各浓度人血清定值 2)回收试验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体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体积与样本体积比应不大于 1:20 或其体积比不会产生基质的变化,加入标准溶液后样品总浓度必须在试剂(盒)测定线性范围内),每个浓度重复测定 3次,按下列公式计算回收率 %100)(000×××−+×=SCVVCVVCR………………………………(2) 式中: R—回收率; V—加入标准液体积; V0—样品的体积; C —样品加入标准液后的测定浓度; C0—样品的测定浓度; Cs—标准液的浓度 6.5 分析特异性 检测正常人样本和与被测物同源、感染部位相同或感染症状相似的其他样本,结果应符合 5.5 的要求 6.6 亚型检测能力 检测制造商规定试剂检测范围内所包含亚型的国内常见亚型样本,应符合 5.6 的要求 6.7 灵敏度 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方法,应符合 5.7 的要求 6.8 干扰物质 在待测样本中加入制造商规定浓度的干扰物质后进行检测,应符合 5.8 的要求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7.1 试剂盒外包装上的标志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b) 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 YY/T ××××—200× 5 c)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 d) 产品标准编号; e) 主要成份; f) 产品用途、适用范围; g) 贮存方法; h) 生产日期或批号,有效期限。

      7.2 试剂盒包装内应放置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b) 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及售后服务单位; c)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 d) 产品标准编号; e) 主要成份; f) 产品用途、适用范围; g) 注意事项; h) 详细使用说明; i) 贮存方法; j) 生产日期或批号、有效期限 8 检验规则 8.1 原则 试剂盒应由生产企业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 8.2 检验 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3 出厂检验 应由技术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 8.3.1.1 一个生产批为一个检验批,从每批中抽取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第一盒和最后一盒在内的包装中的至少三个产品; 8.3.1.2 检验项目:按 5.1、5.3.1、5.5 要求进行逐项检验; 8.3.1.3 判定:有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批不合格 8.3.2 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前; b)连续生产中,每年不少于一次; c)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d)在设计、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8.3.2.1 抽样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