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设计.docx
23页课 程 设 计课程名称_《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B》题目名称 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设计 学生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人力资源 3 班 学 号 3209005176学生姓名 _张敏 指导教师 朱世展 2011 年 12 月 22 日1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学生学院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广工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设计管理学院09 人力资源 3 班张敏3209005176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以下服务:(1) 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种类、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2) 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3) 当需要时,可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根据以上的情景假设,进行如下的分析与设计:(1) 根据上述语义画出 ER 图2) 将 ER 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指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关键字3) 分析每个关系模式已经达到第几范式。
对于不符合第三范式要求的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4) 根据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和保护设计5) 在 SQLServer 中实现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根据教师给定的选题,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与设计的知识, 完成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及部分物理设计的内容重点是 ER 图的设计、关系模式的转换与规范化以及如何利用 DBMS 完成数据表及数据库的创建和操作具体要求包括:1. 开发环境要求:SQL Server 20052.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包括以下内容:① 用户需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达到的具体指标等2② 业务流程分析: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画出规范的业务流程图③ 数据库概念模式设计写出由基本项相应得出的实体、联系及其属性,并确定主实体的标识特征, 画出 ERD;对其中复杂的多元联系进行分析,必要则改进④ 数据库逻辑模式设计4.1 一般逻辑模型设计:写出由ERD 导出一般关系模型的四条原则,列出数据库初步构思的关系框架,并检查改进之4.2 具体逻辑模型设计:按所用的 DBMS 要求,设计表(文件)的具体结构,在关系框架下补充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数等行⑤ 数据库保护设计5.1 设计表间关系:列出数据库表间的关联关系。
5.2 完整性设计:列出主要字段完整性的字段名、完整性约束条件;列出记录完整性约束及其约束条件;列出参照完整性表⑥ 数据库系统的实现6.1 数据库及其表结构的建立:建立数据库描述文件及建立其数据库表,注意完整性与关联的实现,并附作为命令执行结果的数据库表结构及其关联图、参照完整性表6.2 数据输入:录入数据,并打印出各表的内容,要求每个表至少有 15条记录3. 提交光盘(每班统一制作 1 张光盘,每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为“学号姓名”)每人的光盘文件夹内含:① 任务书;② 数据库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③ 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文档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 要求完成一个系统设计的主要过程: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过程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1举行课程设计动员会,说明课程设计的要求、目的通过讨论、查询相关资料确定课程设计选题2进行需求分析、数据库逻辑结构的分析实验中心机房实验中心机房17 周1-周217 周3-周42 完成设计后,要写出设计报告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3完成以下内容:(1)用户需求分析;(2)业务流3程分析;(3)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4)写出由基本项相应得出的实体、联系及其属性;(5)对其中复杂的多元联系进行分析,必要则改进。
完成数据库模型设计,包括一般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逻辑模型设计;设计索引、设计表间关系、设计完整性进行系统实现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实验中心机房17 周4-周54实验中心机房18 周1-周25实验中心机房实验中心机房18 周3-周4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并上交18 周4-周5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崔巍主编, 数据库应用与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王珊, 陈虹.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金银秋.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 科学出版社, 2000[4] 李建中, 王珊. 数据库系统原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5] 李大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发出任务书日期:2011 年 12 月 16 日 指导教师签名:朱世展计划完成日期: 2012 年 1 月 6 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4目录1、 需求分析 51.1 背景分析: 51.2 用户需求: 51.3 业务流程分析: 51.4 信息需求分析 71.5 功能需求分析 82、概念设计 102..1 实体及其联系图: 103、逻辑设计 123.1 E-R 图向关系模型转换 123.2 具体逻辑模型设计 134、数据库物理设计与数据库保护设计 144.1 设计索引: 144.2 设计表间关系: 144.3 完整性设计: 144.4 在有多个用户操作时,考虑用户授权与安全性控制 155、处理功能设计 155.1 主控模块设计: 155.2 子模块设计: 156、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 156.1 数据库及其表结构的建立 156.2 数据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课程设计心得 1951. 需求分析1.1 背景分析:随着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在广州读书,而且我们都很喜欢读书基于这个想法而建一个流动的图书馆以服务大家而这个图书馆的范围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在三至四个点设置图书管理点当然这三四个区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太近这样就能方便大家交换图书而且可能缩短距离这个流动图书馆要实现的功能有(1)能知道该流动图书馆有哪些藏书;(通过分类可能查阅该分类有哪些书,这些书的借阅情况)(2)能够提供会员借阅;(通过在网上借阅,然后再到图书管理分点取书或者还书)(3)还有管理员的方便管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利用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建立起来的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借助数据库与互联网建立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来实现这个想法1.2 用户需求:学生需求:(1) 学生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登录界面则显示用户的真名,而密码则在第一 次登陆后可以进行修改;也可以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它包括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定金余额并且可以修改其中几项;(2) 通过分类可以查看想要的书籍然后借书; (3)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借书记录;管理员需求:(1) 管理员登录后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但用户名不可以进行修改;也可以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它包括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并且可以修改其中几项;(2) 管理员对收集到的书进行编码或者删掉一些图书的基本信息;(3) 当需要时,可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1.3 业务流程分析:会员登陆后可以执行的操作如图一所示,管理员登陆后执行的操作如图二:图一:会员登录系统修改密码查 询自 己的 借书 纪录借书或者还书查询并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管理员登录系统查 询 并修 改 自己 的 基本信息图二:修查询录入改图书或者密基本删除码信图书息信息61.4 信息需求分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项如表一所示:数据项编号数据项名称含义类型及大小1Username用户名Char(12)2Password密码Char(12)3Realname用户的真名Char(15)4Role角色Char(1)5Sex性别Char(2)6Utelephone号码Char(11)7E-mail电子邮件Char(25)8Useraddress用户管理员的地址Char(20)9Moneyleft定金余额Char(4)10Booknumber书号Char(8)11Bookname书名Char(15)12catelognumber书的分类号Char(4)13Bookposition存放位置Char(15)14author图书作者Char(15)14Pressname出版社名Char(15)15bookanoumt书的数量Char(4)16Simpleintroduce书的简介Char(50)17Telephone出版社Char(12)18Mail出版社邮编Char(6)19Paddress出版社地址Char(20)20Catalogname分类名Char(12)21Borrowtime借书日期Char(8)22Returntime还书日期Char(8)表一:数据项7学校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如表二所示:数据结构定义DS1DS2 DS3 DS4DS5数据结构名booksborrow Cataglog userpress数据结构含义图书信息借阅信息分类信息 用户或管理员信息出版社信息组成Booknumber bookname catalognumber bookposition pressname bookamount simpleintroduceUsername booknumber borrowtime returntimeCatalogname catalognumber bookname Username password realname Utelephone E-mail useraddress role moneyleft Pressname ptelephone Paddression mail表二:数据结构1.5 功能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图如下:登录及其主界面:选择系统管理员或普通用户登录:开始是否是会员N注册Y用户名,密码,用户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