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8页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25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4乌鲁木齐一诊)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促使“美元特权”形成的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 B.联合国成立C.关贸总协定签订 D.日内瓦会议[解析] 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美元特权”形成,故A项正确;联合国成立是二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建立的政治组织,故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签订确立了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故C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 A2.(2014珠海质量监测)二战后某国际文件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上述规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统一了战后全球货币核心地位关系B.稳定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C.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制度D.确立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该文件应是《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根据“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可知上述规定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故B项正确;A、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D项错误;《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故C项错误。
[答案] B3.(2014临沂质检)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方法,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危机,还造成了国际局势的进一步紧张为了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二战后成立了关贸总协定[答案] C4.(2014韶关模拟)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总统戴高乐称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是“不流眼泪的赤字”,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麻烦”材料反映的是( )A.美元的贬值 B.美国军事实力强大C.美国巨大贸易顺差 D.法美两国贸易失衡[解析] 美国推动美元贬值,以扩大美国的对外出口,同时与美元挂钩的其他国家的货币也跟着遭殃,这就是所谓的“你们的麻烦”材料中明显看不出军事的差异,而且看不出两国贸易的规模比较,只能看出两国贸易在货币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所以排除B、C、D三项。
[答案] A5.(2014惠州调研)进入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覆灭的可能,由政府信用支撑的金圆券自然急速贬值机关职员领工资拿到金圆券后,马上就换成银元、美钞或黄金,如果稍有延迟,即要蒙受贬值损失之所以要换成美元主要原因是( )A.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B.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 《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与金圆券换成银元、美钞或黄金的历史现象通货膨胀的经济下,纸币兑换黄金白银是为了对抗纸币贬值,须注意的是美钞也是纸币,题干反映的现象说明美钞与黄金等同,结合时间信息,C项正确;1991年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进程,排除A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国民党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间与题干一致,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签订,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其是为规范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而缔结的国际协定,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答案] C6.(2014揭阳)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年份援助战略主题展开2002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中国环境技术援助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国际经济组织的职能,可以“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及“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世界组织是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是短期贷款,排除干扰项B项[答案] A7.(2014厦门质检)有评论说:“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 ( )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 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美国凭借自己的势力在这一体系中拥有主导权,故A项正确[答案] A8.(2014南京)1959年10月,黄金价格曾一度升至40美元/盎司黄金官价与市场价格的分离进一步诱发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到197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十国集团通过签署《史密森协议》,宣布黄金官价从35美元/盎司调整为38美元/盎司,同时其他货币也相应对美元升值由此说明( )A.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受到冲击B.美国经济已经处于滞涨状态 C.黄金价格波动频繁迅速贬值D.美元失去世界货币中心地位[解析] 材料体现了美元开始贬值,这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固定汇率制遭到破坏,说明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受到冲击,A项正确[答案] A9.(2014泸州二诊)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解析] 二战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其成员国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故A项正确;图中数据并没有对成员国进行分类,B、C两项无从反映,故B、C两项错误;D项“最主要支柱”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 A10.(2013南京二模)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②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③克服危机必须加强合作已成共识 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 拉加德的言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联系的加强,导致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加大,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克服危机故选B项[答案] B11.(2014武昌区调研)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C.德、意、日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1945年的和平”,这是指二战结束,二战后期以及战后初期,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建立,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多极化趋势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错误;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的惩罚不彻底,造成后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不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故D项错误。
[答案] A12.(2014南昌交流卷)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这里“特里芬悖论”指出的问题意味着A.美国享受美元特权是无需支付成本的B.美国经济实力愈是强大,该悖论指出的矛盾愈是突出C.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解体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D.美国清偿能力和机制是与国际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矛盾综合分析材料信息“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可确定D项符合题意,美国的清偿体制决定美国处于收支不平衡的状态当中,但是这种收支不平衡又冲击了其他国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B项错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是该矛盾突出的原因;A项错误,美元特权是建立在其收支不平衡的基础上的;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终结的。
[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2014嘉兴测试)合作与对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大事记 时间主要事件1921年英国实行“保护工业法”,规定了高额进口税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税率1927年世界经济会议召开,再次讨论取消对外贸易限制等问题由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会议未达成协议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诸列强纷纷仿效30年代英、法、美等国实行进口定额制度,由政府对绝大多数进出口商品颁发许可证英、德、法、美等国由政府出面直接向外国进口商提供信贷,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贷款国的指定商品,以扩大商品外销——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的三种主要举措,并简述其对三十年代后期国际局势的重要影响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他们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全球经济格局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3)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化的认识争论激烈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只是一个神话,当今的全球经济是虚构的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表格中“规定了高额进口税”“取消对外贸易限制”“进口税率”“向外国进口商”等信息概括举措;结合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对世界市场和二战爆发的视角分析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内容从材料二中“美国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