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趣味性歌唱教学新探.doc
3页幼儿趣味性歌唱教学新探 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幼儿也是一样,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有些老师会一味地让幼儿记歌词,而没有帮助幼儿去理解歌的性质,没有教给幼儿唱好歌的方法,幼儿学得枯燥,老师教得辛苦,使歌唱变得没有意义而且有些幼儿歌曲没有童趣、节奏不稳、旋律单调,不适合幼儿演唱那么如何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学唱歌曲呢?让幼儿趣味性地歌唱那?我们可以在歌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演唱形式的改变上着手一、 教学内容选择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就会主动、积极去求知、去探索一首幼儿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首先就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有些歌曲歌词复杂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歌词不符合时代特点比较陈旧,有的歌曲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幼儿不感兴趣,学唱的积极性减少,这样自然会影响歌唱的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呢?首先应该是健康的,再则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能给幼儿带来愉悦情绪的歌曲教材例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颠倒歌”、“来了一群小鸭子”等等乐曲都能给幼儿们带来愉悦,让幼儿们喜爱唱歌。
在幼儿园里,幼儿们有时不会唱老师教的歌曲,却会把一些流行歌曲唱得很好,为什么呢?其实不是流行歌曲简单、易学,而是它们有动听的旋律,富有时代特点,而且在社会上流行,到处能听到播放着的歌曲那么我们既然看到幼儿爱唱流行歌曲,何不将它改编成幼儿歌曲呢可以把幼儿歌曲的歌词填入流行歌曲的旋律中去,例如:“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是一首广为流行的歌曲,我们老师可以将它唱成“对面的东东看过来”,“对面的画画看过来”老师唱到自己的名字,幼儿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这样幼儿的歌唱兴趣也会提高教师也能更好地开展活动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失地为幼儿选择歌曲二、 教学方法的创新1、故事、儿歌教学法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幼儿歌曲它所表达的内容是有情节的例如“阿凡提和小毛驴”、“小红帽”等,我们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幼儿说:“老师要把一首歌曲变成一个故事!”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接着讲:“从前有一个人叫阿凡提,他有一头小毛驴……故事讲完后提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幼儿熟悉歌词后,老师又可以对幼儿说:“现在老师要把故事唱出来了!”激发幼儿想听一听的愿望又如“蜜蜂做工”,“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来做工;来匆匆,去匆匆,做工兴味浓……它歌词整齐,很像一首儿歌。
我们先以儿歌形式教给幼儿,然后在将儿歌转变成歌曲这种将歌曲和语言结合在一起,幼儿不仅迅速记住了歌词,理解了歌曲的内容,而且还体会到了歌曲的性质2、图示法一首歌曲当中肯定存在着难点部分,比如音很高,节奏复杂或者歌词难理解等等,而且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等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直觉形象阶段,这给幼儿的演唱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有这样的歌曲,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来展示歌词内容,教师可以告诉幼儿:“老师会边唱歌边画画,你们信吗?”激起幼儿倾听的兴趣还可以利用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创编歌词,例如:“小羊过生日”,请来了许多小客人,有小猫、有小鸡等,可将请来的客人变一下,画出来,并且按顺序展示出来图示法将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适合幼儿的特点,而且教唱歌曲变得很轻松3、节奏训练法歌曲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多种要素组成的,歌曲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可以脱离旋律、歌词而存在所以我们可以从节奏入手进行歌唱教学表现歌曲节奏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节奏,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是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小白船”中有一种节奏是x x x可以用拍手、跺脚等动作来表现节奏,在唱与动的结合中,幼儿的兴趣也随之提高。
不过时间久了也会厌倦,那么我们就可以设计几种游戏进行动作节奏练习例如要练习x x x | x x | 的节奏时,给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大萝卜x x x | 白菜x x |”,也可以用幼儿的姓名,如:“沈纪杰x x x | 程轩 x x |,这样的小游戏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歌唱兴趣在歌唱活动中,教师适当的动作暗示有利于幼儿更好、更有兴致地演唱例如:“冬天到”这首歌曲中有两种演唱风格,一种是连贯的,一种是跳跃的:▼ ▼ ▼ ▼ ▼ ▼ . .5 6 5 | 5 6 5 | 1—— 6 1 | 5 — — || 冬 天 到 雪 花 飘 雪 花 飘在演唱中教师可以用轻轻点的动作引导幼儿唱跳跃的部分,用画波浪线和画弧线的动作引导幼儿唱连贯部分又如在教唱“大猫小猫”,歌曲要求唱大猫时声音重,教师可以将手的动作幅度变大,唱小猫的声音轻,动作幅度小点又如歌曲“丑小鸭”的最后: . 5 6 5 4 | 3 5 1 1 2 | 3 3 2 2 | 1 — — 0 || 个 子 虽 小 本 领 大 整天 呷 呷 呷 呷 呷其中有一个音比较高,教师在教唱中可以将手抬高,暗示幼儿把声调提高。
这种方法不仅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快速学会了演唱,而且还唱出了歌曲的特点、风格利用乐器来训练歌曲节奏也是一种方法因为幼儿们特别喜欢乐器,喜欢敲敲打打我们可以提供给幼儿各种乐器,根据歌曲的性质选择使用什么乐器例如:“柳树姑娘”,它是一首傣家风格的歌曲,曲调幽雅、恬静,这种歌曲风格与.“柳树姑娘”正好是三拍子的曲子,打节奏时一拍敲一根另外听乐器的敲打节奏进行形体练习,也是训练歌曲节奏的方法例如“我是一个小木匠”,教师先准备一个鼓,一开始幼儿先随 x 的鼓声节奏走步,再随着 x x 的鼓声节奏跑步,最后随着x .x 的鼓声节奏踏跳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练习兴趣,歌曲的节奏在很自然的过程中掌握了三、 演唱方式的改变许多歌曲活动的演唱方式大多为集体演唱和个别演唱,方式单调,幼儿多唱就不愿意唱了其实在歌唱活动中可以变换几种方式如:轮唱、二声部唱、领唱等歌曲“理发师”5 5 5 5 | 6 6 6 6 | 5 3 | 5 3 || 理发店的 老爷爷呀 咔 嚓 咔 嚓 这里我们就可以采用轮唱的方式,“理发店的 老爷爷呀”一组幼儿唱,“咔嚓”另一组幼儿唱。
又如“摇篮曲”可以采用二声部唱方式进行6 1 2 3 | 2 1 6 — | 6 1 2 3 | 2 1 6 — |7红 红 太 阳 下 山 啦 小 小 山 羊 回 家 啦6 — — 5 | 6 — — —| 6 — — 5 | 6 — — — ||嘿 恩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唱“嘿”再如歌曲“小燕子”,它的结构分为三段第一段抒情优美,第二段活泼热情,第三段又是抒情优美,那么我们可以采用领唱的方式,第一三段由一位幼儿领唱,第二段集体唱演唱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幼儿积极学习歌曲的愿望,使整个歌唱活动变得愉快、轻松、有趣通过各种歌唱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改变,教学内容的选择趣味性,发现幼儿们已经爱上了唱歌,平时一看见老师就会追着问什么时候唱歌呀?今天我们学什么歌呀?说明他们有了想唱的愿望平时老师只要一放伴奏带,幼儿们就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在活动中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一直充满兴趣,充分获得了愉悦,并且提升了对美的认识。
愿我们的每个幼儿都能愉快歌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