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行图介绍提纲.doc
22页1运行运行图图介介绍绍提提纲纲 一、一、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程序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程序,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的基础是设计、展示铁路客货运输产品的平台随着铁路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列车运行图越来越成为铁路内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列车运行图分为重新编制和局部调整,重新编制就是重新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重新确定客货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方案,重新铺画客货列车运行线,说白了,就是“打乱重来”,重新编制的运行图一般叫新图,新图在全国铁路同时实行在那年实行的运行图一般叫几几年图,例如,2001年10月21日实行的叫01年图,2004年4月18日实行的叫04年图,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就是确定始发终到站,列车等级,列车担当,车底组数,列车编组等等,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就是确定始发终到时刻,自外段停留时间等,俗称“客车架子”从1975—2005的三十年,我国铁路编制了1975、78、81、85、87、91、93、97、98、2000、01、04年12次大图,平均每两年半编制一次局部调整是指在技术作业标准和客车架子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对运行图进行的调整,局部调整根据需要随时在进行,在变动的范围内实行。
1.重新重新编编制运行制运行图图的原因的原因主要有:市场需求引发客货列车行车量发生较大变化;技术设备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提高线路允许速度,改变牵引2动力,开通新线,增加复线以及采用调度集中和自动闭塞装置等;运输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如调整客运站和货运站布局,撤并机务、车辆等生产站段等运输组织发生变化,如调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调整机车交路和列检布局,改变货物列车牵引重量等2. .编编制运行制运行图图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适应旅客运输需要,提高客运服务水平;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铁路货物运输计划;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改善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充分利用和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积极考虑新技术和先进工作方法3. .对对运行运行图编图编制工作的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每次编图铁道部和铁路局均成立列车运行图编制委员会和编图工作组铁道部编图委员会的组成由铁道部长任主任委员,主管运输副部长,总调度长,运输局局长任副主任委员;计划、建设、劳资、财务、科技、安监司司长,运输局各部正、副主任,公安局局长任委员;铁道部编图工作组,由主管运输副部长任组长,运输局局长,运输局各部正、副主任任副组长,运输局内相关各处处长及有关工作人员为成员。
铁路局的编图委员会和编图工作组比照铁道部的设置组成铁道部编图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确定运行图的编制原则、方针及任务,解决有关重大的技术问题和设备投资、定员调整等问题,审核并最后提请铁道部长批准列车运行图铁道部编图工作组在部编图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组织编制3工作,审核各铁路局编制资料及编制的列车运行图铁路局编制委员会,根据铁道部的决定,结合本局情况负责拟定具体行动计划;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查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综合平衡各部门间的问题;核定并按时上报编制资料;全面领导并按时完成本局的编图工作有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由编图委员会研究决定;技术业务问题,由各业务部门负责处理4.运行.运行图图的的编编制工作程序制工作程序①铁道部向各铁路局下达编制工作部署②各铁路局按照铁道部的统一部署,准备编图资料,按照铁道部规定的时间将编图资料报铁道部审查主要资料有:现行列车运行图完成情况的分析总结及改善的意见;新列车运行图各项技术标准,跨局客货列车开行建议和管内客货列车开行方案;计划完成的主要指标及其分析比较等③铁道部召开编图准备会议,审核、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确定跨局客货列车开行方案等与编图有关的重大问题,下发新图编制大纲。
④铁道部组织有关人员成立客车方案小组具体负责编制跨局旅客快车运行方案根据客流和货流特点,结合站、段技术作业过程和能力,充分考虑旅客旅行的便利、合理使用机车车辆,注意列车密度的均衡,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和主要客运枢纽、客技站的能力,预留施工天窗⑤铁道部召开全路第一阶段编图会议,在二分格上落实4跨局旅客列车运行方案⑥各铁路局组织铺画管内旅客列车运行线⑦铁道部召开全路第二阶段编图会议,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计算运行图各项指标,全面完成运行图的编制⑧新图实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⑨全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整个编图过程,原来大约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使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后,目前需要半年的时间随着计算机编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编图时间还将缩短5.列列车车运行运行图图主要技主要技术标术标准准(一)旅客列车旅客列车停站原则和停站时间标准停站原则:特快列车:只在技术作业站停车白天运行经客流较大车站时,可安排停车始发站到终到站客流饱满时,中途不停车快速列车:进京、进沪、进穗特快,在省会、直辖市、自治区首府、行署所在地、铁路局所在地、技术作业站停车;其它快速增加主要旅游城市停站跨局普快:进京、进沪、进穗普快,单程运行500公里及以下每50公里以上,501~800公里每60公里以上,801~1200公里每65公里以上,1201~1600公里每75公里以上,1600公里以上每85公里以上停一站;其它直快平均停站距离减少10公5里。
跨局快车停站距离不得小于20公里停站时间标准换挂机车、客列检作业时间8分;更换机车乘务员6分;专供旅客上下的车站停车1~4分图定加挂回转车或摘钩甩挂的中途站,不得超过15分;补水站停车6分,原则上每500公里补水一次旅客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标准,起2分、停1分;㈡、行包专列行包专列由P65型车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由客运机车牵引,原则上在客运站作业由P65型车辆编组的行包专列不编挂守车,不派运转车长值乘技术作业时间标准,更换机车和列检作业15分,机车乘务员换班10分;甩挂作业和列检作业20~25分㈢、机车乘务员一次连续工作时间(包括出退勤),旅客列车不得超过8小时,旅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6小时;货物列车不得超过10小时,旅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5小时直达特快列车,部分特快列车采用双司机,单班值乘㈣、车辆运用1. 旅客列车车底入库检修时间车辆检修紧随机车交路的调整进行全新布局,大幅减少列检所和作业人员19对直达特快列车途中没有站停,没有技术作业;直通客车单程不足2000公里不入库检查,管内客6车运行4000公里入库检查一次五)、施工天窗工务、电务、供电等部门在营业线的大修、中修及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维修施工要全部纳入施工“天窗”。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和线路大中修施工“天窗”不应少于180分钟各部门可综合利用的电化检修“天窗”,单线区段为60分,双线区段为90分6.分号列.分号列车车运行运行图图的的编编制制为适应春运、暑期和其它节假日大批临时旅客运输的需要;或为适应线路施工、货运量波动以及大批货物临时运输以及特种运输的需要,可以编制分号运行图分号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分为重新编制和“选线”两种重新编制,是在基本运行图以外另行编制的运行图,单独定点、定车次;“选线”,是在基本运行图上用抽减运行线的方法制定的运行图,只减少货物列车对数,不单独定点、定车次7.列.列车车运行运行图图的的审审核批准核批准列车运行图编完后,应详细检查列车运行图的铺划质量,并计算列车运行图指标客运主要指标有:旅客运输能力;旅客列车对数;旅客列车走行公里;旅客列车技术速度;旅客列车直通速度;旅客列车直通速度系数;车底运用组数;旅客列车停站次数、平均停站时分;客运机车周转时间;客运机车日车公里;客运机车在自外7段停留时间;客运机车使用台数旅客列车各项指标,应按照列车运行区段分别跨局、管内、市郊三种列车进行计算货运主要指标有:货物列车对数;货物列车走行公里;货物列车技术速度;货物列车旅行速度;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系数;直通和直达货物列车在技术站的接续时间;货运机车在自外段所在站停留时间;货运机车全周转时间;货运机车日车公里;货运机车使用台数。
货物列车各项指标,应按照每一区段分别包括小运转和不包括小运转进行计算各铁路局全面审查编制的列车运行图,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总结编图工作,然后将编制的列车运行图、机车周转图、运行图和机车运用指标及分析资料、区间通过能力、旅客列车编组表和编图工作总结等一并报铁道部铁道部列车运行图编制委员会根据各铁路局的汇报,审核各铁路局的列车运行图并提请铁道部长批准全路列车运行图的实行日期和时间,由铁道部统一规定8.列.列车车运行运行图图的的调调整整列车运行图在规定的有效期间内,必须严格贯彻执行跨局列车无铁道部批准,管内列车无铁路局批准均不得作任何变动需要调整列车运行图时,跨局客货列车由铁道部、局管内客货列车由铁路局组织调整,并以书面命令布置实行当时的铁路分局无权调整列车运行图9. .计计算机算机编编制列制列车车运行运行图图我国铁路的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工作,经过十几年的8开发和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方面,从研发到运用,我们西南交大始终走在前列,杨明伦、彭其渊、倪少权、吕红霞等许多老师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全路的计算机编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将会在列车运行图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目前,铁道部实现了应用计算机编制全路跨局客车二分格运行方案,采用的就是我们西南交大的编制软件各铁路局实现了运用计算机编制区段列车运行图、机车周转图,实现了计算机绘图、指标计算、分析汇总、编制时刻表等工作当前全路18个铁路局,郑州、武汉、西安、呼和浩特、济南、广州、柳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青藏等11个铁路局和南昌局的一部分使用的是我们西南交大的编图软件,占全路的三分之二哈尔滨、沈阳、北京、太原、昆明5个局和南昌局的另一部分使用的是北京交大的编图软件,上海局使用的则是上海局自己的编图软件,计算机编图大大缩短了运行图编制周期,提高了编图效率和质量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各铁路局编图软件的不统一,运输、客运、机务、车辆、工务等部门相关软件的不协调,一些编制软件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一些铁路局的硬件设备需要更新,编图人员的数量和技术素质需要充实,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计算机编图工作的进展随着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撤销分局,实现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列车运行图编制机构由原来的铁道部、铁路9局、铁路分局三级改为铁道部和铁路局两级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调整和管理由原来铁道部、铁路局组织,铁路分局具体铺画过渡到铁道部组织,铁路局具体铺画阶段。
为进一步角千年个、完善计算机编图工作,铁道部决定举办这次培训班,熟悉、掌握全路计算机编图数据库软件,建立全路计算机编图数据库为明年第六次提速调图做好充分准备也为推动计算机编图工作更快的发展积累经验可以预见,经过铁道部、铁路局和各科研部门的共同努力,在1—2年内,我国铁路计算机编图的水平必将登上一个新台阶二、铁路五次大提速的基本情况自 1997 年开始,铁路进入了既有线大规模提速的阶段,前后已进行了五次提速调图,明年还将进行第六次第一次:第一次:1997 年运行年运行图图1996 年,铁道部组织相关铁路局对京哈、京沪、京广三大干线进行了提速改造加强线路基础,更换提速道岔,平面道口改为立交,改造小半径曲线,运行速度 140KM/H 以上区段进行栅栏封闭等等,更换提速机车车辆,并组织三大干线的牵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1997 年列车运行图各项技术作业标准1997 年图共安排 8 对跨局快速列车, 北京—上海 2 对,北京—南京西、济南、哈尔滨、长春、大连,北京西—武昌各 1 对上述快速列车,都较大幅度压缩了运行时间,全程旅行10速度都在 90 KM/H 以上其他旅客列车也通过压缩区间运转时分、起停附加时分、停站时分和慢行附加时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列车速度。
经过第一次大面积提速,1997 年运行图全路全部旅客列车旅行速度 54.91KM/H,比 1993 年图增加 6.84KM/H,提高14.2%第二次:第二次:1998 年运行年运行图图1997 年的第一次提速取得了很好的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