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好莱坞的情书.doc
6页写给好莱坞的情书在刚闭幕的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法国设计师马克布里奇斯凭借默片《艺术家》拿到了最佳服装设计奖美国服装设计师工会评价,剧中的服装设计准确把握了时代风格,且顺应当下流行经典外观的趋势《艺术家》的时代背景设置在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那是一个电影界与时尚界均处于“黄金时代”的岁月——摇曳的流苏、奢华的皮草构建出华美的舞台影片浓缩了一个介于默片与有声电影更替期的演员波澜起伏的人生,也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时尚风貌巧合的是,《艺术家》也是近十年内,继《芝加哥》和《飞行者》以来,第三部拿下最佳服装设计奖小金人的20年代影片电影中的服装,就像无声语言,铺陈剧情并传递情绪而时装也透过银幕,沉淀历史痕迹在《艺术家》捧走奥斯卡奖时,人们不禁要问,电影和时装的缪斯为何总是上世纪20年代?用服装讲故事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饰演)穿规整的西装“三件套”,留着克拉克盖博式的小胡子、油头和经典45度角微笑,俨然一副黄金时代好莱坞大明星的派头这是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一开场对默片演员乔治的形象定格,吻合导演米歇尔阿扎纳维为这部黑白默片设置的基调——“写给好莱坞的一封情书”如何在默片里还原上个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风华,这给服装设计师马克布里奇斯出了一个难题。
他向老电影取经,“《爱跳舞的女孩》、《City Girl and Suise》为我们的服装部门提供了不断的灵感女主角佩比米勒的造型则直接取材于《戏子人生》里的玛丽恩戴维斯,也有人猜测葛丽泰嘉宝是她的原型总之,她戴钟罩形状的女帽,既经典复古,又女人味十足美国服装设计师工会认为,杰出的服装造型必须反映出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与情绪变化这种评价标准针对默片时显得尤为重要以前,我是透过色彩讲故事在《艺术家》里,我得透过面料传达画面曾经为《血色将至》、《斗士》担任服装造型的马克布里奇斯说在好莱坞电影史早期,电影剧组并没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师,演员们通常要自备服装,在19___年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丽莲吉什的服装还是由母亲亲手缝制的1919年保罗伊里巴担任派拉蒙影片《男人和女人》的造型师,服装设计部门应运而生在整个默片时代,鲜明剪裁的服装和夸张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一样,对于人物性格、主次关系、心理活动起到了暗示作用但电影中的服饰往往不能如实反映时尚潮流黑白片中,女性的着装往往简单而直白——亮片表示华丽,皮草代表雍容在《风流寡妇》中,当女主角陷入爱河时,白色狐狸皮毛镶满金丝的丝绸裙子、羽毛扇、丰满的发饰都在传递她的爱意。
待到守寡后,罩住全身的黑色网纱,则凸显了女主角的心理反差《艺术家》也继承了诸如此类的传统意气风发的乔治坐着私家轿车来到片场,派头十足他穿着剪裁精致、羊毛粗花呢材质的三件套正装,腰线部位有细微的收腰设计这个造型1928年的电影《戏子人生》中约翰吉尔伯特饰演的角色而女主角佩比则是个坐着公共汽车、渴望来到好莱坞大展手脚的小人物她穿着一件不那幺合身的连衣裙,戴着顶钟罩形状的帽子,在黑白荧幕上呈现出一种“廉价的灰色”马克为了让她从周围人群中脱颖而出,特意给她搭配上一条宽腰带在剧中,随着默片没落,佩比成为有声电影浪潮中崛起的明星,乔治的演艺事业却一落千丈在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场景中,男人从楼梯上下来,而女人在往上走,两人在楼梯当中停步交流那一瞬间观众几乎立即就能够发现,乔治的外表显得有点邋遢、暗淡,而佩比则穿戴考究,佩戴的首饰也在闪闪发光因为是黑白电影,只能呈现白灰黑三色,我只能通过面料和配饰做文章在电影开拍前,马克设想将带有颜色的布料拍成黑白照片,观察不同颜色会呈现出怎样的黑白灰事实上,佩比初次撞见乔治时身上穿的那件衣服是亮橘色的,可在黑白片里却呈现出一种美妙的灰色调女主角穿过的另一件性感睡衣,现实中其实是三文鱼一样的粉橙色,在黑白片里却有一种特别奢华的光亮感。
追忆20年代与伍迪艾伦长期合作的设计师杰夫瑞库尔兰曾解释时装设计和戏服设计的区别,“时装是为人设计服装,戏服则是为角色设计服装你必须跟随你所涉及的那个历史时期的潮流上个世纪20年代,总是服装设计师心怀向往的年代在本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争夺中,一共有三部取材自这个时代的作品除了《艺术家》,还有《雨果》和《倾城之恋》那个年代,正是现代时装的开端女人们摆脱了可怕的束胸衣,剪短头发,开始穿起轻盈衣衫,自由地展示身体也正是那个年代,很多西方女性开始向好莱坞明星学习穿衣打扮《艺术家》的服装造型比较完整地体现了那个年代男女装的风貌男士的燕尾西服、香奈儿风格的礼帽、皮草披肩等元素,都充满了浓浓的复古情愫当时的男装还停留在比较规整的西服套装时期,男装礼服与日常西服都是配有马甲的“三件套”对于男装来说,当时是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服装逐渐变得日常、休闲,也为今天的西装奠定了基础对女性而言,除了标志性的钟形帽,她们开始从紧身衣中解放出来,日常衣着更轻松随意,更有运动感,日装与晚装开始分开,性感的晚礼服开始流行当时还没有强烈的环保概念,皮草也是女人们的钟爱马克赞美上世纪20年代的服装“既简单又性感,同时还很浪漫”,“那些女士服装,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近看会发现剪裁极其复杂。
电影里我们为佩比准备的几套衣服就有好几种剪裁方式身体部位是直线条的,而袖子跟裙子却都是曲线剪裁的,这对于一个表面看似非常简单的连衣裙来说实在太罕见了奥斯卡自1948年设立最佳服装设计奖以来,上世纪20年代始终是服装设计师们的梦想天堂近十年内,《飞行者》和《芝加哥》就已经两度为这个年代捧走过小金人那是一个多元荟萃、创新求变的年代马克说,比起现代影片或者远古题材,“它更易于还原电影服装设计的天然法则是:越是近代的影片,还原场景就越是困难的因为大众仍清晰地记得那些年代的样子,就像美国观众挑刺《广告狂人》一样,他们会在抓出每一个细小瑕疵,不管是用错一个自动售货机或习惯口语用法的一点点的过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不是那幺有趣马克解释,因为那些年代仍然近在人们脑海中,“所以,人们总是对相对遥远的20年代饱含热情,这也为服装设计者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