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ppt
51页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普陀区数学教师培训材料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l l第一章 教师发展性评价l l第二章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l l第三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评价概述教师评价概述 一、教师评价的概念 所谓教师评价,就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评价的两种类型: 1.奖惩性评价; 2.发展性教师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评价概述教师评价概述 二、传统教师评价的缺陷 1、在评价功能上,强调管理与奖惩,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也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与合作 2、在评价关系上,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是不平等的 3、在评价性质上,目前的教师评价多是静态的终结性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评价概述教师评价概述 4、在评价中心上,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这既助长了应试教育,也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5、在评价方法上,过度量化导致教师教学急功近利,师德和学术道德问题凸显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评价概述教师评价概述 三、教师评价的改革方向三、教师评价的改革方向 1 1、打破唯、打破唯” ”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学业成绩” ”论教师工作业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的传统做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系. . 2 2、强调以、强调以” ”自评自评” ”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反思能力的提高, ,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价制度. . 3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 ”以学以学论教论教“ “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教师评价的趋势新课程下教师评价的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新课程下的教师评价的主要思想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教师评价的趋势新课程下教师评价的趋势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 ⑴⑴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 ⑵⑵具有发展自主性和超前性;具有发展自主性和超前性; ⑶⑶具有独特发展个性和风格;具有独特发展个性和风格; ⑷⑷具有评价结果多元认同性;具有评价结果多元认同性; ⑸⑸具有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具有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 .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教师评价的趋势新课程下教师评价的趋势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认识及意义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认识及意义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建构策略三、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建构策略 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五、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思路及内容五、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思路及内容 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方案与一般步骤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方案与一般步骤 七、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几种典型做法举例七、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几种典型做法举例 八、发展性教师评价需克服的心理效应八、发展性教师评价需克服的心理效应 以上详见以上详见P78-92P78-92页的内容,此略。
页的内容,此略第三节第三节 新课程下教师评价案例新课程下教师评价案例案例案例 教师评价方法教师评价方法————《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中教师星级评估条例《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中教师星级评估条例 》》※※基本条件基本条件※※评比条件评比条件⒈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⒉⒉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⒊⒊教学科研;教学科研;⒋⒋教学规范;教学规范;⒌⒌教学实绩教学实绩※※一票否决一票否决※※附则附则第二章第二章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概念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概念 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是指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是指: :对学生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数学学习的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 ,包括对学生数包括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与交流能力,数学学习态度、情感、价值合作学习与交流能力,数学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
观的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 一、《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评价建议一、《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评价建议 1.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 过程性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包括: :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 评价方式可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反思自评价方式可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成长历程己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成长历程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 2.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3.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 如如: :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 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等. . 4. 4.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 . 5. 5.评价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 二、二、 传统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传统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 主要存在问题:主要存在问题: 1. 1.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与发展功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与发展功能; 2. 2.过分关注数学书面考试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数学书面考试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3. 3.评价主体单一,忽略了多方的价值;评价主体单一,忽略了多方的价值; 4. 4.评价标准机械划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评价标准机械划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 5. 5.过于注重分数,忽视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的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忽视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的评价; 6. 6.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定量评价,忽视发展的定性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定量评价,忽视发展的定性评价; 7. 7.忽视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忽视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8. 8.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保护。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保护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 三、三、 学生数学学习发展评价的主要特征学生数学学习发展评价的主要特征 1. 1. 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 2. 2.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 3. 3.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主体的多样性;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主体的多样性; 4. 4. 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 5. 5.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6. 6.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 7. 7.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 8. 8.评价体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激励作用;评价体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激励作用; 9. 9.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景性;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景性; 10. 10.评价包含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评价包含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概述 四、四、 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思路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思路 1. 1. 评价人员要多方化评价人员要多方化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同学互评 家长助评家长助评 2. 2. 评价形式要多样化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数学口头表达能力 交流能力交流能力 作业分析作业分析 小课题研究等小课题研究等 3. 3. 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 自信心自信心 合作交流的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数学思考的发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展水平等 4. 4. 评价时空要多向化评价时空要多向化 如提供学生重考补考机会如提供学生重考补考机会 评价向课外、家庭、社会延伸等评价向课外、家庭、社会延伸等 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一、一、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 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平等方面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二)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策略 1 1、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 2 2、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要和谐融合、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要和谐融合 3 3、要注意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注意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4 4、要注意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用语、要注意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用语 ⑴⑴赏识性用语;赏识性用语; ⑵ ⑵激励性用语;激励性用语; ⑶ ⑶反思性用语反思性用语 5 5、开展学生自评等的多方评价、开展学生自评等的多方评价 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三)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记录 建立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记录非常重要,建立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记录非常重要,一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要建立成长记录一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要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成长记录、反思档案(袋),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成长记录、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
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二、数学书面考试评价 (一)(一) 数学书面考试评价的作用数学书面考试评价的作用 数学书面考试是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书面考试是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独立学习过程评价特别是思维过程评价的一种有是对学生独立学习过程评价特别是思维过程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试卷内容及考试方式上,要结合新课程理念、新的在试卷内容及考试方式上,要结合新课程理念、新的评价理念,以能更全面地发展性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理念,以能更全面地发展性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二) 数学书面考试的试题、试卷数学书面考试的试题、试卷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试题编拟原则试题编拟原则 1 1、试题关注学生发展、重视科学探究,重视、试题关注学生发展、重视科学探究,重视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 2 2、试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试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3、试题体现人文性、人情性、趣味性试题体现人文性、人情性、趣味性 4 4、试题注重乡情,凸显地方特色,引导学生、试题注重乡情,凸显地方特色,引导学生知乡爱乡,关心家乡建设知乡爱乡,关心家乡建设 5 5、试题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融自主性、开、试题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融自主性、开放性于一体,强调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放性于一体,强调多角度、多层次评价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试卷编制技术试卷编制技术———— 一致性一致性 1 1、试题要求与数学课程标准一致试题要求与数学课程标准一致 2 2、试题要求与素质教育要求一致试题要求与素质教育要求一致 3 3、试题要求与数学学科特点一致试题要求与数学学科特点一致 4 4、试题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一致试题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一致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试卷编制技术试卷编制技术———— 科学性科学性 1 1、试题内容(含参考答案)科学,无科学、试题内容(含参考答案)科学,无科学性差错。
性差错 2 2、试题立意正确、思想性强,情景公正,设、试题立意正确、思想性强,情景公正,设问明确、合理问明确、合理 3 3、试题的文字表述规范,语言简洁、连贯、、试题的文字表述规范,语言简洁、连贯、无歧义,图文匹配无歧义,图文匹配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试卷编制技术试卷编制技术———— 有效性有效性 1 1、内容效度符合性高内容效度符合性高 2 2、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性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性 3 3、体现减轻学生负担体现减轻学生负担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试卷编制技术试卷编制技术————技术性技术性 1 1、试卷结构筒约、合理;题量、题型、题值、、试卷结构筒约、合理;题量、题型、题值、题序的设计与编制合理题序的设计与编制合理 2 2、试题的难度分布与区分度分布适宜,信度、试题的难度分布与区分度分布适宜,信度较高试卷结构双向细目表题号题号1 12 23 3…备注备注考试内容分布(一)考试内容分布(一) 三角形、圆、实数、方程、函数三角形、圆、实数、方程、函数…考试内容分布(二)考试内容分布(二) 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第二章…考试水平考试水平 a, b, c, d学科能力学科能力 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识记、理解、运用、综合难度难度 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容易题、中等题、难题题型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分值分值 试题来源试题来源 课本改编、自编、其他改编课本改编、自编、其他改编…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三)数学书面考试的组织与成绩评定 1.1.测试应该是在学生已较充分的作好了准备测试应该是在学生已较充分的作好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情况下进行 . . 2. 2.成绩评定要公平、公正、开放,要看到学成绩评定要公平、公正、开放,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发展生的进步、发展. . 3. 3.在条件允许时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在条件允许时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 . .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三、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 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或称成长档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或称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数学学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质性评价方法。
习情况的质性评价方法 成长记录袋内收录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各成长记录袋内收录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各项质性和量化的评价资料、代表性的学习成果、项质性和量化的评价资料、代表性的学习成果、学习反思等学习反思等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一) 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特点 1 1、评价对象的主体性:、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决策者是学生自己决策者是学生自己 2 2、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学习数学心理、行为、态度、学习数学心理、行为、态度、过程、方法等过程、方法等 3 3、评价过程的开放性:、评价过程的开放性:不只局限于课堂不只局限于课堂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二)(二) 成长记录袋的具体操作成长记录袋的具体操作 1 1、成长记录袋的选用:、成长记录袋的选用:档案袋、档案盒、文件夹等档案袋、档案盒、文件夹等 2 2、成长记录袋内的内容:、成长记录袋内的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目标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目标计划、评价结果、满意的测试卷,独特的解题方法、荣誉证书等。
计划、评价结果、满意的测试卷,独特的解题方法、荣誉证书等 3 3、成长记录袋中资料的收录、替换:、成长记录袋中资料的收录、替换:除有统一除有统一的内容外,一般由学生自主决定的内容外,一般由学生自主决定 4 4、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保管:、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保管:个人、教师或两者个人、教师或两者结合结合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成长记录袋的用法: ((1 1)学生自己定期或经常观看、调换存放资)学生自己定期或经常观看、调换存放资料、作品,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激励进步料、作品,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激励进步 ((2 2)定期与教师交流,使教师了解自己的进)定期与教师交流,使教师了解自己的进步、发展步、发展 ((3 3)定期与家长交流,请家长观看、评价定期与家长交流,请家长观看、评价 ((4 4)一学期组织一、二次展览,促进同学间)一学期组织一、二次展览,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5 5)每学期结束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每学期结束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作出质性的评价,结合书面测试情况,写出激励作出质性的评价,结合书面测试情况,写出激励性的评语性的评语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反思 作为一种新颖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成作为一种新颖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评价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已受到长记录袋评价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已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并正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并正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得到广泛使用,但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有它的优势也有局限性有它的优势也有局限性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1 1、有利方面:、有利方面: ((1 1)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结合;)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2 2)重视数学学习发展的全过程,体现成长历程;)重视数学学习发展的全过程,体现成长历程; ((3 3)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4 4)体现学生的修改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修改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5 5)能够增加师生的合作和理解,改善师生关系;)能够增加师生的合作和理解,改善师生关系; ((6 6)是学生数学学习成长的珍贵档案和历史资料)是学生数学学习成长的珍贵档案和历史资料. . …… ……第二节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趋势 2、不利的方面:((1 1)工作量较大,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工作量较大,加重了教师的负担;((2 2)内容较多,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好整理、)内容较多,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好整理、 分析,在大范围的评价时难以控制;分析,在大范围的评价时难以控制;((3 3)使用过于频繁,学生会觉得烦;)使用过于频繁,学生会觉得烦;((4 4)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5 5)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走后门””;;((6 6)容易形式化,走过场)容易形式化,走过场. .l参见P109-114,此略。
第三节第三节 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案例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案例 引言:什么是一堂好课?引言:什么是一堂好课? 众说纷纭,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往往并不一致,众说纷纭,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往往并不一致,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评价有时也大相径庭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评价有时也大相径庭 忙于学生或加班加点,忽略精心备课忙于学生或加班加点,忽略精心备课…… 凭经验教学,受限于自己的凭经验教学,受限于自己的““眼界眼界””,忽视,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课堂教学…… 第三章第三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 1、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 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对课堂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对课堂活动的诸多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所进行的评价它活动的诸多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所进行的评价它是一项不断地发现,判断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是一项不断地发现,判断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活动,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第一节第一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2 2、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⑴⑴可以使教师明确要努力的方向,激发教师可以使教师明确要努力的方向,激发教师自觉钻研并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内部动机自觉钻研并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内部动机 ⑵⑵可以引导和帮助教师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可以引导和帮助教师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识,致力于教学目标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识,致力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⑶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通过加强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节第一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3 3、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 20 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联结刺激-反应联结 机械练习机械练习 重复强化重复强化 20 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浙江数学网:浙江数学网: 3148 3148 --派吧--派吧 20 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开始年代开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马明观点:马明观点: 教师教师“ “抛抛” ”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
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第一节第一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4 4、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⑴⑴教师基本素质:教师基本素质:表达、课堂组织管理、亲和力、教学机智表达、课堂组织管理、亲和力、教学机智 ⑵⑵教材处理能力:教材处理能力:根据学生水平选择教学内容等根据学生水平选择教学内容等 ⑶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等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等 ⑷⑷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学习状态:思维激发,参与热情,学习结果反馈等思维激发,参与热情,学习结果反馈等 ⑸⑸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达成:预期目标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是否达成第一节第一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5 5、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⑴⑴定量模糊综合评价定量模糊综合评价 比如:重庆市中学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比如:重庆市中学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P118P118) 要点:获取教案,做好必要的听课记录,课后对学生调查了解要点:获取教案,做好必要的听课记录,课后对学生调查了解。
⑵⑵定性模糊综合评价: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一般教研活动常采用,也可称评课活动即从教学思想、教学目的、一般教研活动常采用,也可称评课活动即从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一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一堂课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课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⑶⑶专项评价:专项评价:教学语言、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语言、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组织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 一、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一、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课堂的观察向度与评价标准第一、课堂的观察向度与评价标准 ㈠学习状态:㈠学习状态: ⒈⒈学习状态;学习状态; ⒉⒉交往状态;交往状态;⒊⒊思维状态;思维状态; ⒋⒋情绪状态;情绪状态; ⒌⒌生成状态生成状态 ㈡知识形态:㈡知识形态: ⒈⒈基本性;基本性; ⒉⒉基础性;基础性; ⒊⒊过程性;过程性; ⒋⒋策略性;策略性; ⒌⒌实践性。
实践性第二节第二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 第二、教学行为 第二、教学行为 ⒈⒈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教材、语言、教学活动(核心)的组织能力教材、语言、教学活动(核心)的组织能力 ⒉⒉注意中心:注意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个别差异 ⒊⒊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敏捷捕捉教育过程中信息的能力,灵活果断的采取恰当有敏捷捕捉教育过程中信息的能力,灵活果断的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效的措施 ⒋⒋教学态度:教学态度:提倡交往性态度提倡交往性态度 ⒌⒌教学境界:教学境界:接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接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 第二节第二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 第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与方式 第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与方式 ⒈⒈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成就感比较:写一辈子教案与写三年教学后记(反思) ⒉⒉课堂教学评价要摈弃形式主义与盲目量化;课堂教学评价要摈弃形式主义与盲目量化; 应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交往,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感受和探索上面。
第二节第二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 二、寻求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的课堂评价二、寻求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的课堂评价 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优点:有明确的目标,高效地利的优点:有明确的目标,高效地利用时间,能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系统性,用时间,能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系统性,能统一步调,强化的掌握能统一步调,强化的掌握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优点: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智慧的优点: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深层动机,有助于记忆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深层动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形成科学的的保持,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形成科学的思维寻找中间地带的课堂评价寻找中间地带的课堂评价第二节第二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发现式和接受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式和接受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设计(一)问题的设计 1 1、结论是否有适度不确定性,使学生的探求、结论是否有适度不确定性,使学生的探求欲望被激起,能够激发思维;欲望被激起,能够激发思维; 2 2、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认识经验,使、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认识经验,使学生易于进入问题;学生易于进入问题; 3 3、问题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兴趣;、问题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兴趣; 4 4、问题的多层次性和所包含的知识体系、能、问题的多层次性和所包含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有利于教师利用问题来达到学习知识、训力结构有利于教师利用问题来达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思想方法的作用。
练技能和培养思想方法的作用发现式和接受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式和接受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堂的结构(二)课堂的结构 1 1、能在恰当的时机,将知识串起来,形成、能在恰当的时机,将知识串起来,形成系统性 2 2、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导向作用的、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导向作用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问题序列,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 3、有良好的训练价值在学生问题探索时,、有良好的训练价值在学生问题探索时,既有教师指导,又有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既有教师指导,又有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并能及时引导学生的探索方向,朝着实现教学目并能及时引导学生的探索方向,朝着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标的方向前进 4 4、教师的讲解和评价起到重要的疏理知识、、教师的讲解和评价起到重要的疏理知识、衔接知识点、寻求问题解答的作用衔接知识点、寻求问题解答的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趋势 三、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某些专三、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某些专项技能的评价项技能的评价 1 1、对数学语言技能的评价;、对数学语言技能的评价; 2 2、对课堂导入技能的评价;、对课堂导入技能的评价; 3 3、对课堂提问技能的评价;、对课堂提问技能的评价; 4 4、新教材下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的评价。
新教材下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的评价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培训参考资料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培训参考资料※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复习提纲※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培训课件浙江数学网: :// 3148 浙江数学网群:375085882007年8月8日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