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5册三年级上学期全册全套教学设计DOC.doc
26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5(人音版)第一课 《童年》 (二课时)第二课 《草原》 (二课时)第三课 《 好伙伴 》 (三课时)第四课 《放牧》 (二课时)第五课 《妈妈的歌》 (三课时)第六课 《四季的歌》第七课 《钟声》 (三课时)第八课 《爱鸟》第九课 《丰收歌舞》 (二课时)第一课 《童年》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摇啊摇》 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 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教学准备:三角铁 水彩笔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听歌曲《童年》拍手进教室2、师生问好创设课堂“童年”的氛围,激发学生快乐的音乐情绪聆听活动1、导:听着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播放音乐《童年的回忆》)2、初听全曲后,请学生说说引导学生多描述小时侯的事情)3、复听,要求学生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4、请学生说说图形谱与速度记号的配对5、再次聆听,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水彩笔)将音乐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丰富学生内心的生活经验,音乐体验。
更好的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体验速度的快慢表演歌曲1、导:老师也想起童年的一首歌,唱给你们听听好不好?(教师边范唱歌曲《摇啊摇》,边做划船动作)2、请学生模仿老师划船的节奏,并说说是怎样的强弱规律教师稍微解释六八拍的强弱规律与三四拍的联系)3、师生一起随歌曲音乐律动4、请学生跟琴声轻轻演唱5、分男女生演唱拉近师生情感,并为下一环节铺垫在律动中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编创与活动1、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2、小组讨论并动手试试三角铁)3、反馈在合作的形式中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结束在歌曲《摇啊摇》中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酒窝》 2、听辨八分休止符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酒窝》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学唱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学生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唱歌曲1、导:老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样东西——小酒窝学生互相找找谁有酒窝)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微笑)2、听歌曲录音,学生找歌词3、教师唱歌曲旋律,提示学生:你能听出旋律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个音吗?4、请学生用“lu”跟琴声哼唱5、学生试着填词演唱第三、四句后半拍节奏学生很容易忽略,教师可演唱有休止符的和没有休止符的请学生听辨,然后再重点练习)6、分段分男女请学生接龙唱。
7、请个别学生演唱培养学生微笑演唱歌曲培养聆听习惯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听辨,让学生自己找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不同的演唱形式不让学生“厌唱”聆听活动1、初次聆听《我们多么幸福》,学生可轻轻的随录音哼唱2、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幸福的、快乐的、高兴的等)提示学生:为什么他们会感到幸福?你又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为什么?感受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结束师生再见第二课 《草原》 (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4、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二、教学时间:三课时三、教学安排:《草原上》为一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与《草原放牧》为第二 课时第三课时,《草原巡逻兵》加总复习展示四、教案设计意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本节课的全过程潜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我们在本节课的设计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大草原贯穿全课,努力实现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蒙古风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所以本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主要通过“听、说、唱、动、做、想、编、演”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并完成简单的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音乐的表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并在听、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教学难点: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四、教学过程:(一)律动导入:让学生跟着《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做蒙古族骑马的律动,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看一看、想一想:1、师播放课件,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导入教学背景音乐《草原上》)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讨论)2、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意图: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富于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环境氛围播放草原美景的配乐课件,欣赏蒙古族的舞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蒙古大草原蓝天碧草、牛羊成群的意境中三)说一说、动一动、比一比1、观看课件,体验民俗背景音乐:《草原上》)2、师: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喜爱的活动等,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3、动作创编与声音创编同时进行师:请同学们表演摔跤、射箭、骑马,并为动作配音生分组进行即兴模仿和表演师:请一组同学为参加比赛的蒙古族勇士送点喝的。
启发学生说出马奶师:请这组同学开始挤马奶4、为动作搭配相应的节奏师: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挤奶 摔跤 射箭 骑马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刷 刷 刷 刷 嘿——— 嗖嗖 嗖—5、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作出响应的声势表演表演时,用《草原上》旋律伴奏,让学生和着音乐节拍作出表演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形象6、游戏:小羊找妈妈(感受3、5、6三音的音高)师:你们看,草原上有三只小羊和羊妈妈失散了,三只羊妈妈的名字分别是(mi 3、suo 5 、la 6)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唱唱羊妈妈的名字,希望能帮可怜的小羊找到妈妈生模唱3、5、6、三音,感受音高)师:(在学生的反复模唱后,三个头上戴着3、5、6三音的小朋友扮演羊妈妈出现了)孩子们,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师:可是,如果羊妈妈所站的位置有了变化,我们能唱出它的名字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听一听,唱一唱365 635 536 653)(1)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2)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以表扬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意图: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音乐创作,把动作的创编、象声词的创编与节奏融为一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四、唱一唱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小朋友从小就学会唱歌、跳舞,如果不会唱歌、跳舞,那将回让人认为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了,那么我们要学会什么才能象个体面的蒙古族小朋友?对了,唱歌之前我们先做“马儿跑”的音阶练习师: 骑着马儿上山坡 生:12 34 55 5 骑着马儿下山坡 54 32 11 1 骑着马儿走一走 5 6 5 6 骑着马儿跑一跑 33 55 66 55 3 骑着马儿跳一跳 6 3 5 3 马儿马儿快停下 176 54 32 1师:(播放《草原上》)小朋友们,蒙古族人民的盛会热闹又动人,他们勤劳又勇敢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献上一首歌,表示对他们的祝福。
1、出示课题,生边听边创编《草原上》的舞蹈,体验歌曲情绪2、找节奏认真看一看曲谱有哪些节奏和刚才我们练习过的摔跤、射箭、骑马、挤奶的节奏是相同的?3、看谱边唱唱名4、演唱歌曲,不足之处反复练唱5、在中速、悠扬的歌声中,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边唱边跳6、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进行编配,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入情7、分组进行唱、舞、奏的表演意图:打破以往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以律动切入,让学生在创编表演蒙古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熟悉音乐、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曲调,使接下来的歌曲学习变成一件很容易的是每个学生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音乐活动,获得愉悦的感受,在和同伴的创编过程中,他们的兴趣、创造里、个性、社会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已完全沉醉在音乐本身的乐趣中,完全体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道理师: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而且敢于大胆创编,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放牧〉〉,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草原,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挚爱之情。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3、让学生从音乐中找节奏,从而复习巩固“x— 、x、x ”节奏4、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注重学生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三、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较紧密,学生演唱有一定的难度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1、动一动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多媒体放大草原的画面)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