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乙:“老舍先生的投湖是必然”.docx
2页舒乙:“老舍先生的投湖是必然〞 几个第一眼和几个最后一眼回首早年难忘的辗转岁月 1966年8月24日,20世纪出色的文学大师老舍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尽!文化界把老舍之死与屈原投江相提并论,认为是文革历史上最具英雄主义气概的抗争行为之一 父亲的死给舒乙带来了宏大的伤痛他在回忆的文章中写道:那一夜,我不知道在椅子上坐了多久,天早就黑了,周围是漆黑一团公园里没有路灯,天上没有月亮和星星整个公园里,大概就剩我们父子二人,一死一活天下起雨来,是蒙蒙细雨,我没动时间长了,顺着我的脸流下来的是雨水,是泪水,我分不清我爱这雨,它使我不必掩盖我的泪我爱这雨,它能陪着我哭,我只是感到有点冷我摸了父亲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他 或许在那个时候,舒乙想起了父亲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lsquo;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rsquo;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舍予,就是舍我的意思舒乙说,老舍先生把舍我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并在这条路上坚决地走了一辈子老舍是文革之初中国作家捐躯殉难第一人,直至1978年6月3日才举行骨灰安放仪式两个月后,邓小平同志曾在胡}\青的上书中批示:对老舍这样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人,应当珍视,由统战部或北京市委作出结论均可,不可拖延,为沉冤九泉的人民艺术家彻底平反一锤定音 1935年,舒乙出生于山东青岛,那时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前身为齐鲁大学〕文学院任教舒乙出生之后的第二年暑假,老舍辞去了山东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自由的作家生涯家里就是父亲的工作和写作环境,父亲进入工作状态后,特别严肃老舍要求在他写东西的时候,家里要非常安静舒乙从小遵守着规矩,只要爸爸在写作,他就不出声 说到舒乙这个名字的来由,他笑了笑:有来由,来自3个方面我的姐姐生在济南,叫舒济,但上学时才觉察这个繁体的lsquo;济rsquo;字太难写这时,父母特别懊悔到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就决定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到了我这儿,就极左一下,一笔lsquo;乙rsquo;,有第二的意思,我是老二嘛,甲乙,对吧?还有一个缘由,我出生的那一年,乙亥年,属猪的我这个名字很少重名,到如今还没碰到第二个跟我一个样的呢。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彻底改变了老舍之前的平静生活,他分开家人,从济南只身去到武汉和重庆那时,舒乙刚刚两岁多我们呢,因为太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