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门颂的书法艺术分析.doc
34页ﻩ《石门颂》的书法艺术分析 郭宗吾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是汉中太守王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镌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年),碑文为王升撰写,全面、详细记述了司隶校尉杨孟文力驳众议,上书请求修复褒斜道的前后经过,以及对杨孟文修路功德的歌颂ﻭ 《石门颂》属于摩崖石刻,其石共二十二行,每行二十至三十一字不等,该石非直石,上部略弓,原在褒斜道,后因兴修水库,于1971年整石迁于汉中博物馆(古汉台)《石门颂》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和历史之宝,其文学、史学,特别是书法艺术价值光辉灿烂,现对其书法艺术进行分析研究ﻭ 一、《石门颂》畅想ﻭ 《石门颂》是东汉时期的摩崖作品,书丹人不祥通观整个石碑,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细细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就好像作者当时书写时的心情一样,随着王升(撰文者)文章内容的不断变化,书写情绪也在起伏波澜因为这是为歌颂当年司隶校尉杨孟文为兴修栈道,打通汉中到关中的交通要道,造福一方百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作,可以想象当时从上到下雀跃欢呼、政通人和的欢乐场面 就其书法艺术来说,历代研究者均有深刻见解,特别是清代至民国初年金石碑学复兴期间,仅黄易、钱大昕、何绍基、张祖翼、高邕、俞樾、李瑞清等名家都有临摹,但由于《石门颂》特殊的艺术特点,杨守敬所言“其行驶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正因为这种恣肆放纵、真气稚拙,张祖翼认为,“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
笔者认为,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弥漫整个书篇,才让人望而却步,敬畏不已那就是书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年为隆重纪念隶校尉杨孟文的丰功伟绩,也许当地还在现场举行了盛大的开通仪式,数以万计的民众聚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而这碑文恰好在栈道石门内,人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非常激动,你来我往观看新修的栈道,《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位于石门入口处的最显眼位置,书写者受府衙之托完成这一使命,他不是被迫书写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愿、一种渴望,一种荣耀所以在书写时,他情绪激昂、感情饱满,加上自身的书法水平,可以说是达到了他的艺术至极我们从颂文内容的本身也可以看出,他写到一定时候,文章起伏了,文字也起伏了前少半部基本属于平静状态,用笔有力,字形敦实,足见其书法功底中间往后,也许是顺石而为,也许是情绪激动,出现了字的大小、长短、粗细等诸多丰富变化,特别是最后两个字“事、长”,姿态奔放、自由,行笔犹如娇若盘龙,好似褒河之水,绵绵不绝尽管全篇已经完成,但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曲终音旋的感觉ﻭ 由此可见,情感是书法的灵魂,是作者的一种情愿、渴望和追求今学此碑者,没有环境影响、没有气魄基础,也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基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力弱、胆怯者不敢学”的说法了吧ﻭ 二、艺术特点ﻭ 石门颂不仅是一个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一个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学习书法,就应该从历史上优秀的经典作品上下功夫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石门颂基本艺术特点ﻭ 1.“矛”与“盾”ﻭ 书法艺术的核心,就是哲学观点的应运一幅成功的作品,应当有“制造矛盾、解决矛盾、和谐统一”的思想石门颂中对这一观点运用到了极点,表现出了强大的哲学艺术思想,成功地利用这些哲学观点,深刻解决了书法中的诸多问题,进而才有“恣肆、奇态、拙朴、浑厚、超逸、浪漫、气象万千”的宏章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凡是矛盾的事物,都是对立的就书法中而言,一个字的大小、长短、宽窄,墨的干、湿、浓、淡、润,笔划的长短、粗细,角度的大小、方圆,等等,都是矛盾的两面性,利用好这些矛盾,就可以使整个作品更有说服力ﻭ 下面这些字的笔划都有长短、粗细、向背、高低、疏密、正斜的对比,体现了矛盾的各种观点ﻭ “险”与“正”ﻭ 在石门颂中,有很多这样的对立关系,有的是一个字内部本身的对立,还有的是字与字的对立,比如上一个字险,下一个字有可能就正。
这种情况是说明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让作品更加有可读性、更加精彩、更加富有活力上半部平正,而下面的三撇制造了险急,像小溪又像江河奔腾患,上半部收、正、紧,而心字的最后一笔,放、险,超出重心的近一半,但整个字稳如泰山纪,一正一险,高低错落,完美搭配,不失散乱失衡,也不呆板 3.“张”与“合”ﻭ 这种关系的运用,在石门颂中比比皆是,就像石门旁褒河水的汹涌澎湃与秦岭的庄严巍峨一样,形成显明对比,这些自然环境与龙门中的文字碑刻就像上天赐予了人类特有的宝藏,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字中开张的笔划恰似褒河水,十分灵动、秀美;而同一字中的其他部分,则中宫严谨,就像秦岭高山肃穆静谧 如: 为,一长撇打破了所有的沉寂与安宁,给整个字营造了飘逸和稳重司,上半部收合,下半部开张,形成一个无限延伸的钝角形状,给人以博大胸怀之感而,上紧下疏,像翩翩起舞之鹤,有欢快愉悦之说 三、基本笔法ﻭ 1、“丶”的写法ﻭ 在石门颂中,点的写法,根据字的结体不同,有很多不同运用之处ﻭ 这些点,有的是传统的写法,有的用横划来代替,还有的点用几乎90度的折笔写出,这样的特点是其他碑贴中所没有的,也是“隶中草书”的明显特点。
如下面的字: 传统点的写法,如庶、乾、宁等 写成横划的点,这种写法,让字型稳固的字更加牢固,它在整个篇幅中起到一个调节作用,也就是说,让恣肆的更放纵,让憨实的更敦厚如:主、帝、商等 飘逸是石门的一大特点,也是她区别于传统隶书的明显标志在石门颂中,书写者为了增加隶书的灵动感,对书写的笔划作了大胆的处理,这样的好处正好成就了“隶中草书”点的另一用写法,即点用90度的折笔的写法,对于这类字的处理是石门的高明之处,本因字形敦稳,利用90度的折笔的写法,打破了死板,出现了字的动感,符合石门的整体风格如: 、“辶”的写法 辶,是石门中的又一个重要风格,每一个字的重心很稳,中宫紧收,但辶的最后一捺写的很夸张,占整个字结构比例的三分之一,让字显得活泼、明快这样看来,尽管最后一捺很长,但不显得多余,反而更似水上舟、云中鹤如:道、遣、造、遗等字ﻭ 3、“宀”的写法ﻭ 宀,两边用长竖,沿用了篆书的写法,将下面的部分包裹起来,使字显得敦实、稳重如:守、字、寒等ﻭ 4、“氵”的写法ﻭ 一般情况下,石门颂中对“氵”的写法,使用了一个三角形的构图,和右半边的长方形形成了两个几何图形,它们的组合,既有三角开的飘逸动感,又有长方形的稳固敦实,把石门的特点显露地淋漓尽致。
这类字,如果不采用此种写法,将会把字写“死”、呆板如:清、凉、源等 四、书写体会ﻭ 1、用笔临习石门,应当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实临,每一个笔划、一个字地进行临习,运笔采取中锋、逆锋起笔,字的大小尽量与原字大小一致,包括笔划长短,这样才能进行对照临习效果临习时不可太快,运笔尽量慢,坚持至少三个月时间一般情况下,实临结束后,应该进行对临,提倡可以进行个别字的创作,但不宜太多 2、创作经过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临习,逐渐可以进入创作阶段创作是在学习古人书法基础上,针对书写内容、个人修养、情绪环境等综合因素的体现在开始之前,应细心揣摩,做到意在笔先,“魂体”不能丢,也要体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要学习今人的一些思想,因为时代不同了,环境不同了,我们这个时代要写出我们自己的艺术风格,一味追古,没有时代特征,书法也就没有了艺术生命力了 3、胆力胆力不是胆量,它是一种魄力,一种自然迸发的内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初学的人甚至写了很长时间的人,也不一定有这种胆力它不是随性而来,不是胡乱涂抹,通过大量反复临习、创作,得到了古人的“魂”,加上自我修养,通过笔墨纸砚展现出来的而学习石门颂还须有张力,通过结体、章法将它展示出来。
ﻭ 4、悟性学习书法离不开悟性,有了悟性,会使书法学习事半功倍,会给艺术创作插上双翼悟性一要靠字外功夫的学习,要涉猎多种学科,学习辩证哲学、文学、心理学、古汉语、历史、美学等,增强文化修养二要靠培养,不断锤炼通过阅历、经验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培养,要走近自然、贴近生活,丰富涵养三是靠体会,要揣摩古人的经典作品,理解今人的创作意识悟性,还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悟性是智慧学,不是聪明学,学习书法要有大智慧、大开悟、大境界 5、情感创作是必须要有激情的,一个没有激情而创作出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激情是在有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的熟知、对笔墨运用的熟练、对书法技法的娴熟,更是对书法艺术热爱的体现只有爱她了,内心自然会产生饱满的激情,这种情感到位了,才能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和热血《兰亭序》、《祭侄文稿》、《满江红》等都是在这些情绪中产生的经典作品因此,要从自己内心深处热爱书法,培养情感,这样才能在创作中给书法注入鲜血和活力ﻭ 作者简介: 郭宗吾,号悟庐,幼承庭训,染指翰墨,勤学不辍于隶书与行草书用功尤勤深入碑帖传统,汲古出新,张扬个性书法沧桑而浑厚,拙中见秀,而又不乏气韵神采。
202X年获《中国书画报》社主办的第一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杰出奖;202X年获《中国书画报》全国巡回展提名奖;202X年获中华慈善总会“爱心书画家”称号;202X年中国梦劳动美—“铜建杯”陕西省职工书法美术优秀作品展;202X年获西安市书协30周年“百名书法家”称号;202X年雅昌拍卖网作品拍卖至80500元;202X年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202X年入展第二届丝绸之路艺术节书法作品展;著有近10篇书法理论文章在各类专业报刊杂志发表,多次担任评委、讲师 联系邮箱:853251725@.comﻭ 第二篇:中华颂朗诵书法附件 1中华诵·202X经典诵读大赛方案 一、大赛主题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ﻭ 二、大赛分组 本届大赛设置个人组和集体组(5人及以上)2个组别ﻭ 三、时间安排ﻭ 中华诵〃202X经典诵读大赛定于202X年9月—10月开展202X年9月21日前,各教学院完成活动的宣传和组织报名工作202X年9月26日前,各教学院初赛结束ﻭ 202X年9月30日前,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赛前培训,作品打磨。
ﻭ 202X年10月9日晚,举行全校中华诵〃202X经典诵读大赛决赛暨中华诵〃202X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颁奖晚会ﻭ 202X年10月15日前,选送获得学校决赛一等奖的优秀作品参加全省选拔赛ﻭ 202X年11月30日前,选送获得全省选拔赛一等奖的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 四、诵读篇目和形式 诵读篇目以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诗文为主诵读形式不拘一格,活泼新颖,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作品内涵 五、大赛流程ﻭ 1.教学院初赛 通过传统组织方式,由各教学院沿用以往的比赛方式,公平、公正地选拔出参加全校决赛的选手并于202X年9月26日前认真填写《中华诵〃202X诵读及书写大赛报名情况汇总表》,将选送作品和选手基本信息报送至文学与新闻学院 联系人:吴小彦 联系:18990690189 每个教学院最多可选送个人参赛项目2个、集体参赛项目1个(文新学院可选送个人参赛项目5个,集体参赛项目2个)每个作品时长控制在3-5分钟以内,诵读过程可采用配乐、背景等辅助形式ﻭ 2.全校决赛ﻭ 全校决赛于202X年10月9日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届时将通过专家评选,分组评出 一、 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3.评分标准: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