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2914008
  • 上传时间:2024-0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8.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脊柱由 7 个颈椎、 12 个胸椎、 5 个腰椎、 1 个骶椎、 1 个尾椎构成 [在儿童是 5 个骶椎、 4 个尾椎构成 脊柱的体表定位:为了确定病变的位置, 首先应了解各椎骨体表标志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的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 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第 7 颈椎棘突特别长,颈前屈时更为明显,故又称隆椎将双上肢垂于体侧,两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3胸椎的棘突, 棘突下缘约平第 3、4胸椎间隙两肩胛下角的连线、 通过第 7胸椎棘突,约平第 8 胸椎椎体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 3腰椎横突,同第 3腰椎椎体水平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 一般通过第 4腰椎椎体下部或第 4、5 椎体间隙双侧髂后上棘的连线,通过第 5 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之间一、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 一) 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1 / 7.颈椎 . 胸椎 . 腰椎骨棘突定位1. 第 7 颈椎棘突 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 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 而其下方的第 1 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 可资区别第七颈椎棘突2.第 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第 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4.第 12 胸椎棘突在第 12 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 厘米处5.第 4腰椎棘突 ( 或棘间 )与髂嵴最高点平齐2 / 7.6.第 5 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 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7.第 2 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8.第 3 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9.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为菱形窝的下点10. 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二) 椎体定位 ( 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 )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 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1) 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 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2. 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 下颌角平齐第 2 颈椎体;3 / 7.(2) 舌骨平齐颈 3~4 椎间隙;(3) 环状软骨平齐颈 6 椎体;(4) 胸骨上切迹平齐胸 2 椎体;(5) 剑突平齐胸 9 椎体;(6) 季肋下缘平面与腰 3 椎体等高;(7) 脐平齐腰 3~ 4 椎间隙脊柱在体表的定位第一颈椎 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 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 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 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二胸椎间隙 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 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 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 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 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 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棘突常利用枕外粗隆、 C2 、C7 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 棘突 C2 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 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 C3 棘突 C7 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 ,就可确定 C6 、C5 棘突的位置唯C4 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 、C5 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 20% 的人, C6 棘突比 C7 棘突长个别人的T1 棘突比 C7 的长应注意鉴别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 棘突、或 L4.5 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 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 L3 、L4 、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 L2 、L1 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 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 棘突平因为 C7 、 T3、 T7 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 、 T2 、 T3 、T4 、T5 T6、 T7 、T8 ,甚至 T9 、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4 / 7.C1 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 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 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 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 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 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 1.0-37.5px ,即为一个横突(2)胸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不易触摸清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L3 横突:最易触摸在骶棘外缘与第 12 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L4 、 L2 横突:既然 L3 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 L2 、 L4 横突 L5 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 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 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

      因此,可利用下列的方法,找出作为基准的棘突头往前低下时, 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 就是第七颈椎骨 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 “髂骨 ”(为髋骨最上部) ,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整脊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用现代医学观点诠释先贤的经典,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推拿手法.仅供从事推拿的朋友鉴赏.手的练习(1) 取一根头发放在桌面上, 用一张纸盖住. 左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轻触及头发的走行方向. 反复触摸,增强手指的敏感度.以后逐渐增加纸张的数量, 三指指腹轻微下压触及头发的走行方向及粗细.再增加纸的厚度,直到手指不能触及为止.(2)方法如上.右手离桌面约10公分,右手食中无名指的指腹从上方迅速向下戳,触及头发后,右手迅速提起.在极短的时间内,感知头发的走行和大小.左手同右.手指向下的速度适宜,防止挫伤手指关节.在练习过程中, 纸张可换成布料,头发也可换成其他细小器物.(3)大拇指的练习.右手大拇指放在左手的掌骨或者近节指骨的背侧面, 稍微施压并从近端向远端滑去,感知骨的形态和皮下组织的形态和大小.(4)取脊柱模型一具, 用手先触摸胸椎的棘突\棘突间隙\椎弓根部\横突.用毛巾盖住胸椎继续触摸以上部位, 在用折叠的毛巾盖住胸椎继续练习. 逐渐折叠毛巾次数以增加厚度,达到冬季衣服的厚度即可. 用(1)(2)两法触及胸椎的后侧的各个部位. 依次类推,分别向上触摸颈椎\腰椎\骨盆.脊柱骨的摸法( 一 ) 胸\腰椎的摸法胸椎的棘突呈瓦状排列,棘突与横突呈等边三角行.胸椎的弯曲度约为60度.用戳法在脊柱中间从上往下反复戳摸, 感知棘突连线是不是在正中线上. 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棘突向同一侧偏歪, 我们就叫脊柱侧弯. 一个或两个棘突偏歪我们就叫脊柱第X胸椎侧摆. 一个胸椎棘突过度向下与下位椎体的棘突间隙变小, 这个胸椎的椎体就会上抬, 我们就叫它仰倾,也叫抬头.反之,就叫它俯倾也叫低头.如果发现一个棘突向左偏歪后,你就会在棘突的右侧根部触摸到隆起的椎弓根. 从根部向外约两指出触摸到隆起的横突. 我们5 / 7.认为椎体发生了侧旋. 吻合的上下关节突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 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小关节半脱位. 椎体间就形成错位着锁, 以维持脊柱生理的代偿功能. 抬头\低头\侧旋\侧摆不是单独发生的, 都是从不同轴向描述的胸椎的运动状态, 要有清醒的认识. 只有找到胸椎运动的轴向,才能找到纠正错位的力的方向.胸椎在纵轴上的也会有前后运动,胸椎向前移位,脊柱表现为下陷.胸椎的弧度变大. 多个胸椎向后发生移位, 脊椎表现为后凸畸形,也叫驼背.胸椎的弧度边小.腰椎的摸法同胸椎.腰椎的前移位叫滑脱 , 后移位叫腰椎变直 .(二)骨盆的摸法骶骨在六个轴向上均可运动 . 骶骨先摸上位骶中嵴 , 依次触摸中间骶中嵴和下位骶中嵴. 在下腰椎X光侧片上, 腰骶角增大时上位骶中嵴向前方移位, 下位骶中嵴向后移位.我们称之为骶骨点头.上位骶中嵴触摸不清,下位骶中嵴触摸时隆起.腰骶角减小时,上位骶中嵴向后方移位,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