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段科学教学标准.docx
8页低段科学教学标准低段科学教学标准一、低年级科学教学目标分解:小学科学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5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人合作、关爱生命与自然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珍惜的家园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科学探究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科学家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形成共识的过程2.理解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与想法能应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3.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4.了解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深入和发展5.理解探究不是模式化的线性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相互交叉的过程能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应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究活动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3.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4.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5.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识别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3.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取向;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责任二、目标达成方法:1.注重整体教学设计科学素养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态度,也包括运用科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某些科学概念需要持久的进阶性学习与经常性的迁移运用方可形成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设计思路,了解教材对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的纵向发展脉络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为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综合地达成小学课程目标提供保障整体的教学设计还包括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2注重了解学情教材是普适性的,很难兼顾各地区、各学校、各班级的具体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学情包括学生的前概念、学习动机、能力水平等方面这些特点不仅表现在年级之间的整体差异上,还表现在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了解学情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画图、概念图、观察等教师可以依据学情信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做适当修改,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实际3..注重探究式教学探究教学是让学生用一种类似于科学家做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本质的理解与内化,有助于科学思考技能的形成,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应提倡做中学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做的机会,把动脑的机会镶嵌在亲历亲为的探究过程中,如让学生思考证据的可信程度、论证的合理性,以及提出新的探究方案要使科学探究具有适当的不确定性,避免模式化的探究要选择与主要科学概念相关联、学生感兴趣并且适合小学生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应合理把握指导性探究”引导性探究”和自主性探究”的介入程度和介入方式,处理好扶”和放”的关系4.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不同的学习目标要用不同的方法达成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灵活地与不同的教学目标相匹配要多采用符合学生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
科学游戏、探究性学习、科普剧的创作与表演、现场考察、科学辩论等,都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5 .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情学生的背景是多种多样的,这不仅反映在前概念上的差异,还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程度、接受过程的差异上,这要求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还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即时性想法要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对话、追问、操作表现…都是了解学生想法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的学情还包括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6 .重视科学概念的作用科学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包括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理论等概念性知识是科学课程的核心,它不仅可以整合大量科学事实,而且是对自然现象、科学事实的本质反映掌握概念性科学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7.要关注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平衡事实性知识是理解概念性知识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科学教师要注意两者的平衡,不能使概念性知识的学习成为无源之水,也不能使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缺乏统领,在一个框架内整合科学概念和科学事实,把具体的科学事实作为科学概念的特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三、过程评价方案:(一)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它与教学过程相互交融,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属性。
课堂教学评价常常是非正式的,不断进行的,其目的是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进程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是:1.学生当前的理解水平、技能掌握程度与目标之间的差距2.学生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态度与兴趣3.学生思考过程是否合理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有:提问、对话、观察(实验操作、讨论)、检查作业(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实验记录)、让学生出声思维等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反应做出专业的分析与判断,意识到学生反应背后的原因或障碍课堂教学评价获得的信息主要用于教学的决策:它帮助教师决定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应该创造什么机会让学生反思与修改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等,自我矫正有问题的想法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差异性也依赖于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以及和他人互评交流的活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活动很重要,因为弥补当前已取得的成绩和目标之间差距的人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为此,学生必须清楚他是否知道学习的目标与任务,他现在处于什么位置,该怎样前行才能达到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尤其是反思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自评和互评的重点是:1.是否清楚地知道当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2.与标准相比,我已经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3.我是否足够努力4.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强项是什么,弱项是什么,我可以向其他同学学习什么455.我的学习方法、策略是否有效,还可以怎么做得更好学生的自评及互评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在教师的精心培育和不断练习中方可形成教师应注意:1.和学生一起讨论评价标准,如什么是好的实验设计、什么样的结论是可靠的、可以制订什么样的科学实验室规则等,讨论会促进标准的理解和内化,学生愿意践行他们认可的标准2.尽可能有质性评价内容自评或互评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用等级或分数表达,因为它不能提供如何改正的有用信息知道自己学习的真实情况,就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比简单地知道分数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