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怎样学语文.doc
5页我们怎样学语文载着清爽的秋风,载着父母的期望,载着美好的憧憬,载着远大的理想,我们从车水马龙的十堰城区,从恐龙故乡的郧县,从秦楚交际的郧西,从汉水重镇的丹江,从漆香矿富的竹山,从唐帝谪居的房县,从巴蜀余脉的竹溪,我们踏上征程,一路高歌,汇聚在有着四百五十多年历史的郧阳中学,开始了新的生活——艰苦而又光荣的高中生活! 我们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标——向大学冲刺;我们只有一个信念——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毛泽东同志早年离家求学时曾发过这样的誓言:“孩儿立志去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想,我们新时期的男儿女儿们,谁没有这样宏伟的志向?但是,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必须通过一道大关,那就是高考!而语文则是这雄关要隘中的第一要冲!第一科考好了,大家顿时情绪高涨,乘风破浪,势如破竹;第一科考不好,大家顿时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愁肠百结,后几科考试状态低迷,失败亦在所难免而高考成败虽曰运气,岂非人为?君不知高考是终结,功夫在平时平时多流汗,考试少流泪要想取胜高考,必须赢在高一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超常发挥,乃因百炼成钢可见平时学好语文,练好“少林真功夫”,高考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再以人文素质的培养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最精神;语文学得好的人,最高雅;语文学得好的人,最风流;语文学得好的人,最具人格魅力!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我的体会有这样几点: 一, 善于积累,广泛汲取知识营养; 二, 勤学好问,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三, 感悟生活,充分拓展学习空间; 四, 修身养性,努力协调智商情商 下面谈第一点,善于积累,广泛汲取知识营养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是至理名言人们常说,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也是这个道理积累是才智的酝酿,积累是能量的蕴蓄,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飞跃?因此,我们要注重平时积累,作积累的有心人,做知识的贪心人,广取博收,以备高考奋力一击 我们从哪些方面积累呢? 一要积累成语、名言。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整齐和谐,言简意赅,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意味深长舍身取义” 是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舍己为人”是我们民族的高尚品格,“舍我其谁”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舍短取长”是我们民族的深邃智慧……成语里天地人物鸟兽虫鱼无所不包,声色兴茂是挺秀为无所不有,表现力极强如莺歌燕舞、虎背熊腰、狼吞虎咽、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龙飞凤舞、画蛇添足、地久天长、寥若晨星等等如高我们每天记它几条,日积月累,我们每个同学岂不成了一部活词典?那时候,我们做起文来字字珠玑,说起话来妙语连珠,岂不美哉? 名言警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古圣先贤,我们的劳动人民,中外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在他们的诗文著作里,在他们的劳动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富有教益、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这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古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真是不胜枚举。
如果我们每天抄录识记它几条,即可砥砺品行、陶冶情操,又可丰富文采,应对高考,岂非一举数得? 二要积累诗文名篇我们的教材荟萃古今中外诗文精华,凝聚人类的灿烂文化,课内70篇,课外更多胸有万卷诗书,笔下才有锦绣辞章 三要积累生活素材校园四季风物景象,身边同学老师举止言谈,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皆可掇其英华,汇入脑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积累的知识多了,智慧自然明达,“腹有诗书气自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深叶茂,才有花繁果丰如此之美事,我们何乐而不为? 第二,勤学好问,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勤能补拙,勤能长智只有勤学不怠,才能培养自己的能力素养那么在语文方面需要培养那些能力素养呢?概括起来就是这么几点:一是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二是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严密的逻辑思辩能力,四是丰富的想象再造能力,五是健康的艺术审美能力,六是独特的发现创新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素养,就需要我们在这些方面勤学多练 首先要勤听、善听听是接收信息,以耳聪而获新知俗话说“说话听音,锣鼓听声”、“听弦歌而知雅意”,我们一定要充分拓宽并有效利用这一接收信息的通道,听出学问来。
听,听老师讲课,聚精会神,心随耳动,勤做笔记,擢其精要,释疑解惑,学问日进;听,听同学发言,专心致志,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思想敏锐,理念前卫,互相学习,互相启迪,耳濡目染,携手前进,岂不妙哉? 二是要勤读、善读课内课外,借鉴吸收清早自习,高声朗读,口诵诗书,倒背如流;课堂朗读,声情并茂;课外选读,广取博收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提起要,钩其玄,悟其理,品其味 三要勤说、善说课前演讲,课堂发言,交流辩论,当说就说,敢说善说,提高语言艺术,善于机智应答;不仅蕴秀于内,还能现美于外敢于表现自己,适应社会需要 四要勤写善写,读书笔记,诗歌随感,时事评论,周记作文,勤动笔,勤思考构思立意,务要新奇;斟酌语句,力求生动细听老师讲评,多与同学交流,不断积累经验,尽量发挥优势 除了勤学,还要善问读书质疑,自设问题;互相问答,请教老师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新课程提倡师生互动式学习,提倡合作式学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只要虚心,只要主动,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中,必能实现师生和谐共进 勤学与好问,相辅相成非学无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