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康复专业课程标准.doc

11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7284851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1KB
  • / 1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⒈《运动学》……………………………………………………………………⒉《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⒊《康复医学导论》……………………………………………………………⒋《人体发育学》………………………………………………………………⒌《运动疗法技术学》…………………………………………………………⒍《康复疗法评定学》…………………………………………………………⒎《理疗学》……………………………………………………………………⒏《言语治疗学》………………………………………………………………⒐《临床运动疗法学》…………………………………………………………⒑《作业疗法学》………………………………………………………………⒒《假肢与矫形器学》…………………………………………………………⒓《日常生活技能与环境改造》………………………………………………⒔《社区康复》………………………………………………………………《运动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5140011 总学时数:72学时 理论:48学时 实验课:24学时学 分:4一、教学目标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

      《运动学》详细介绍了运用力学方法和原理来观察和研究人体节段运动和整体运动时产生的各种活动功能以及生理、生化和心理的改变,并阐述其变化的原理、规律或结果,以指导健康或疾患人群,达到合理锻炼、改善残损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康复治疗理论的基础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 了解运动与心理; 2. 熟悉与运动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力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问题; 3. 掌握正常人体运动学、运动障碍学二)基本能力 1. 自学能力 课堂上只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减少授课时间,让同学加强自学知识的能力 2. 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实验课和临床见习学习,让同学们较早接触病人,通过观察、功能评定与治疗以及亲身临床体验启发学生综合分析病人的病情、功能状况,提出治疗计划和方案3. 协作能力 通过实验课和临床见习学习工作中的分析讨论,锻炼培养 团队工作能力和专业协作态度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一节 运动中生物力学问题(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人体经常所受的外力和内力;骨的力学性能和加载后的变形曲线;弹性模量;不同加载形式的骨性能;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性质;胶原纤维的组成和力学特性手术后肌腱的愈合;关节的分型(举例);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开链和闭链;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分类;杠杆的分类及特征;杠杆原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盂肱关节稳定性的因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运动形式;肩关节外展的肌肉支配;肘关节的运动形式及主要支配肌;髋、膝关节的运动形式、运动范围和主要支配肌;脊柱的解剖结构 2.熟悉:关节软骨的组成;三角肌下“关节”;肘的屈曲和伸展的限制; 3.了解:关节软骨组成成分的性能;骨—韧带—骨复合体;髋关节的动力学;髌股关节;半月板;膝关节的力学分析;脊柱的功能运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性质;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开链和闭链;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分类;杠杆的分类及特征;盂肱关节稳定性的因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运动形式;肩关节外展的肌肉支配;肘关节的运动形式及主要支配肌;髋、膝关节的运动形式、运动范围和主要支配肌;脊柱的解剖结构(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 (四)主要内容:1. 作用于人体的力骨组织的生物力学3.关节及肌肉的生物力学关节软骨及胶原组织的生物力学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的生物力学第二节 运动中的生理学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运动中能量的转换;最大摄氧量的指标及影响因素;肌纤维的类别;运动单位的概念及分类;能量产生、转移及肌功能;2. 熟悉:运动对营养、呼吸、心血管系统、骨关节、代偿功能的影响3.了解:运动生理学的生物学基础;身体内能量的转换;运动对内分泌、泌尿、消化系统、精神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运动中能量的转换;最大摄氧量的指标及影响因素;肌纤维的类别;运动单位的概念及分类;能量产生、转移及肌功能;(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 (四)主要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生物学基础;能量产生、转移及肌功能2. 运动对呼吸、消化、骨关节等系统的影响第三节 运动中的生物化学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糖在人体中代谢的形式;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在人体运动中的意义;糖原、血糖在运动中的作用;影响糖原利用的因素;乳酸代谢的生物学意义;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水的生物学功能;运动与水的补充;重要无机盐、维生素代谢异常引起的症状;补糖的方法和措施 2.熟悉: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乳酸的生成及消除途径;脂肪在运动中的代谢形式;运动对血浆脂蛋白的影响 3.了解:运动中生物化学变化与调节;运动时能量代谢及其补充;运动与甘油、脂肪酸、酮体的代谢;运动对脂肪、蛋白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糖在人体中代谢的形式;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在人体运动中的意义;糖原、血糖在运动中的作用;影响糖原利用的因素;乳酸代谢的生物学意义;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水的生物学功能;运动与水的补充;重要无机盐、维生素代谢异常引起的症状;补糖的方法和措施(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6学时 (四)主要内容:1. 运动中生物化学变化与调节2. 运动和糖代谢;运动和蛋白质代谢;运动和脂肪代谢3. 运动与非热量营养素代谢4. 运动时能量代谢及其补充第二章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一节 概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影响关节活动幅度的主要因素;肌纤维的类型;有关的反射和反应2. 熟悉:阶梯运动控制学说;脑干对运动的控制3. 了解:肌肉的运动生理学和神经支配;运动控制的解剖基础(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影响关节活动幅度的主要因素;肌纤维的类型;有关的反射和反应(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 (四)主要内容: 1. 关节的运动方式2. 有关的反射和反应3. 肌肉的运动生理学和神经支配第二节 头、颈和躯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前后椎骨的连接结构;头、颈、躯干肌的作用;闭口与张口的肌肉2. 熟悉:脊柱的结构;椎间盘的压力;颈、胸、腰、腰骶关节;头、颈、躯干的肌肉及作用 3.了解:颞下颌关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前后椎骨的连接结构;头、颈、躯干肌的作用;脊柱的结构;椎间盘的压力;颈、胸、腰、腰骶关节;头、颈、躯干的肌肉及作用(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 (四)主要内容:1. 头、颈和躯干的骨2. 头、颈和躯干的关节3. 头、颈和躯干的肌肉4. 颞下颌关节第三节 肩复合体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肩复合体的骨;肩复合体的关节及运动形式;肩区的肌肉及作用;肩的支持和动力性稳定2. 熟悉:;协同的肌作用;功能中的运动和肌活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肩复合体的骨;肩复合体的关节及运动形式;肩区的肌肉及作用;肩的支持和动力性稳定(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2学时 (四)主要内容:1. 肩复合体的骨2. 肩复合体的关节;肩区的肌肉3. 肩的支持和动力性稳定;协同的肌作用4. 功能中的运动和肌活动第四节 肘部和前臂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肘部和前臂的骨性标志和关节;运动肘部和前臂的肌肉2. 熟悉:运动中肌肉的协同作用;最小肌长度3. 了解:肘部的闭链运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肘部和前臂的骨性标志和关节;运动肘部和前臂的肌肉;运动中肌肉的协同作用;最小肌长度(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1学时 (四)主要内容:1. 肘部和前臂的骨性标志2. 肘部和前臂的关节3. 运动肘部和前臂的肌肉4. 肘部的闭链运动第五节 腕和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腕和手部骨性标志;腕和手部的关节和肌肉2. 熟悉:手的运动神经支配作用于腕和手指肌的神经支配;握物模式的类型3. 了解:腕和手区的临床应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腕和手部骨性标志;腕和手部的关节和肌肉;手的运动神经支配作用于腕和手指肌的神经支配;握物模式的类型(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 (四)主要内容:1. 腕和手部骨性标志2. 腕和手部的关节和肌肉3. 手的运动神经支配作用于腕和手指肌的神经支配4.握物模式的类型;腕和手区的临床应用第六节 膝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膝基本结构;膝关节的运动;膝的对线和畸形;膝部的肌肉2. 熟悉:膝关节运动的解剖学基础;髌骨的作用;髌骨的运动;;3. 了解:感觉神经分布和反射(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膝基本结构;膝关节的运动;膝的对线和畸形;膝部的肌肉;膝关节运动的解剖学基础;髌骨的作用;髌骨的运动;;(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 (四)主要内容:1. 膝基本结构;膝关节;髌股关节2. 膝部的肌肉;膝的对线和畸形3. 感觉神经分布和反射第七节 髋区和盆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髋区和盆区的肌肉;屈、伸髋肌的作用2. 熟悉:髋区和盆区的骨骼系统和关节3. 了解:髋区和盆区的临床应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髋区和盆区的肌肉;屈、伸髋肌的作用(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四)主要内容:1. 髋区和盆区的骨骼系统2. 髋区和盆区的关节3. 髋区和盆区的肌肉4. 髋区和盆区的临床应用第八节 踝和足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足的畸形;足跖屈和背屈肌2. 熟悉:踝和足的可触及和不可触及的结构;踝和足关节;踝肌和足肌;下肢肌的功能(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足的畸形;足跖屈和背屈肌;踝和足关节;踝肌和足肌;下肢肌的功能(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3学时 (四)主要内容:1. 踝和足的可触及和不可触及的结构2. 踝和足关节;踝肌和足肌3. 下肢肌的功能第三章 运动障碍学第一节 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运动障碍学的概念;熟悉:运动障碍学的内容3.了解:运动障碍学与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的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运动障碍学的概念;(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1学时 (四)主要内容:1.运动障碍学的概念2.运动障碍学的内容3.运动障碍学与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的关系第二节 运动神经系统病损的功能障碍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锥体系损伤的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中央前回、中脑、桥脑、延髓、脊髓、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周围运动神经系统障碍(颅神经、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熟悉: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皮质下白质、内囊);周围运动神经系统障碍(胸神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锥体系损伤的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周围运动神经系统障碍(三)课时安排:理论课时:2学时 (四)主要内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