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解读ppt课件.ppt
13页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解读,,中央银行学,2,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of Monetary Authority,3,基础货币,现代货币的基本形态是支票和纸币现钞 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 由中央银行所提供的那部分货币量又叫做银根或基础货币 这一部分货币最终形成老百姓手中的现钞、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的投放体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增加其中,“货币发行”展示的是现钞的投放数量 市场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支票货币则是由商业银行提供 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的创造机制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以数倍于基础货币的规模增加4,货币当局的四种货币投放形式(1),一、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或允许其透支 财政部门通过投资或转移支付等形式将这一部分基础货币注入生产、流通或消费领域,最终转化成企业和家庭的货币收入 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增加然后经由财政资金的使用表现为负债项下 “政府存款”的减少以及“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而财政的透支则会直接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不允许中央银行以这种方式投放基础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第三十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5,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导致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增加,增加,财政资金的使用表现为负债项下 “政府存款”的减少以及“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6,财政透支导致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增加,增加,,7,货币当局的四种货币投放形式(2),二、货币当局以再贷款或再贴现等形式向商业银行授信 这部分基础货币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转账存款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的派生存款创造过程,最终转化为众多商户或个人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增加,增加,8,货币当局的四种货币投放形式(3),三、货币当局买入外汇资产 这部分基础货币也将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派生出大量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国外资产(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但在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增加,增加,9,货币当局的四种货币投放形式(4),四、货币当局经由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有价证券 由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金融机构为交易对方,买卖的标的是国债,所以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或“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增加,增加,增加,10,央行调节货币流通的方式,公开市场业务 由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金融机构为交易对方,买卖的标的是国债,所以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或“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央票) 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央行票据的发行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发行债券”的增加 回购业务 正回购交易中的第一次交易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其他负债”的增加。
外汇掉期业务 外汇掉期交易当中的售出外汇表现为资产项下“外汇(储备)”的减少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11,结论,基础货币的投放是央行实施相应的资产业务的结果 与一般经济体先有资金来源(亦即自有资金或负债)业务、然后才会发生相应的资产业务迥然不同,中央银行在逻辑上是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发生基础货币投放这一负债业务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匡算实际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量 对外净资产、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对非货币金融部门债权以及对政府债权净额之和,再减去货币当局通过发行债券所回笼的基础货币数量,其最终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量 央行资产负债表无限扩大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受制于资金来源的规模有限,一般经济体的资产总量不可能无限扩大,但中央银行却是唯一的例外,货币当局的资产总量有无限扩大的可能其资产总量的扩大过程即是基础货币的净投放过程12,央行资产业务操作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及央行回购业务的实施是影响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的主要因素 例如,2009年上半年的外汇占款增加了9656.85亿元,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但上半年的财政存款增加了7049.13亿元,这又抑制了基础货币的增加 不过,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财政存款势必下降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伴随着政府支出的扩大,财政存款大幅度地下降,基础货币则明显地增加13,,由于现行外汇政策目标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因,外汇占款和财政存款的变动非央行所能控制,因此为对冲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央行近年来逐步强化了央行票据发行和央行正回购操作等公开市场业务 例如,2009年上半年的央行票据存量下降了4570.99亿元,这意味着央票操作主要是净投放资金而上半年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负债净增加了11474.95亿元,这应该是央行正回购操作力度加大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央行通过正回购净回笼了基础货币 可见,中国人民银行需要针对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到期资金的具体变动,采取综合平衡、动态调整的策略,以确保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藉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