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运作模式.ppt
34页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运作模式杨健明教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术交流 2007年7月11日*1香港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n土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n人口:6.99百万n人均生产总值:215,006港元(约27,500美元)n服务业:86.2%;建筑和制造业:13.5%;农业:0.3%2香港的高等院校大学名称创建年份继续教育 部门建立年份政府资助的高等院校香港大学19111956香港浸会大学19561975香港中文大学19631965岭南大学19672001香港理工大学19721988香港城市大学19841991香港科技大学19912000香港教育学院19942000自负盈亏的公立大学香港公开大学19891992私立大学树仁大学1971-3香港继续教育的需求「香港继续教育需求调查」(SPACE,1999;2001;2003;2005)n每年参与继续教育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n由2002年的18%上升到2005年的28%n在2005年参与继续教育的估计人数达136万n在699万人口的香港,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估计占总人口的20%4一、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HKU SPACE) 简介5香港大学的双重使命n高等院校的传统使命:一是优质学术研究;二是优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
n高等院校的现代使命,应该增加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继续教育发展终身学习社会;二是通过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n香港大学的使命:优质学术研究;优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优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6HKU SPACE的架构n香港大学最大的学院,也是香港大学的国际学院n全球规模最大的五所继续教育机构之一n十大学部:文学和人文科学、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市场学、中国医学、健康和应用科学、资讯科技、法律、社会科学和城市研究及教育n另有下属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附属学院;香港大学数码港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国际学位课程中心;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保良局社区学院;苏州香港大学思培学院等7香港的教育体系香港的教育体系就 业高中 继续教育初中 学士 第一、二年副学士 / 高级文凭硕士博 士再培訓学士 第三、四年提高技能8n系统:与正规教育并行和衔接,促进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n层次:短期、专业资格、学位课程(学士到博士)n范围: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开放和远程学习n模式:面授教学;网上学习;混合式学习;整合式学习n资历:同正规教育相同,受本地和国际认可并相互衔接HKU SPACE 继续教育的特征9HKU SPACE继续教育与正规教育的衔接层次提出的资历架构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提供的课程层次7博士博士学位6硕士 研究生文凭 研究生证书硕士学位 研究生文凭 研究生证书5学士荣誉学士学位 深造文凭 深造证书 学士学位 高级专业文凭4副学士/高级文凭副学士 高级文凭 专业文凭3文凭文凭 高级证书 高级专业证书2证书(大学预科)专业证书1证书(中学第五年)10HKU SPACE的课程和学生人数2005/06学年课课程层层次课课程数量入学人次相当于全日 制学生人数研究生(硕硕士、博士)565,130806本科6732,4074,810副学士(大专专)/ 高级级文凭1465,7605,760文凭 /证书证书10535,7274,885短期课课程71132,6842,700总计总计1,085111,70818,96111111,70812二、HKU SPACE 的公司运作模式13HKU SPACE 运作的三个时期n1956 - 1996年:大学资助n1996 - 1999年:自负盈亏n1999 - 现在: 公司化运作14n政府的税收不能负担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的需要n大学的经费不能负担日益增长的继续教育的需要n继续教育机构需要实行灵活的、自负盈亏的机制n继续教育机构通过整合本地和境外的教育资源,以扩大规模达到规模效益。
n公司化运作能有助于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机构保证经济效益、保证工作效率、以及保证教育质量公司化运作的需要15公司化管理的优势作为大学属下的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学院,采用企业化标准管理模式的优势是:n保证系统内各环节的有效运作及相互协调n保证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效率n保证管理和教学工作的质量n保证员工有多种表达意见的渠道n保证在稳步发展中求改革及创新 16n1999年10月,HKU SPACE采纳公司化的管理形式运作n正式注册为一所由香港大学全资拥有的非牟利机构n学院董事局领导,委员由大学的高层领导(如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等)与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n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HKU SPACE 的公司化运作17HKU SPACE的管理n香港大学管辖下的学院董事局n由香港大学高层领导和社会各界名流组成n管理学院的所有事务n香港大学教务委员会n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委员会n制定、批核、监察学院的学术事务和课程n顾问委员会n社会各界代表组成 18院长 常务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高级副院长副院长 副院长 附属学院校长资讯总监学院秘书兼教务长香港大学专业进修 附属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 学院 保良局社区书院中国业务发展社会科学、城市研究及 教育学部法律学部中医学学部健康及应用科学学部信息科技学部香港大学数码港学院学术质素保证中国业务发展 高级行政人员 课程中心公共事务艺术及人文科学 学部 及语言学中心会计学学部财务学学部管理学学部市场学学部财务部国际学位课程中心物流及运输课程中心人力资源部教学中心/设施管理校友会及筹款信息服务教学科技研究及业务发展网页及电子市场推广运作规划学院教务学生事务学部事务兼职教师组HKU SPACE 的架构*19公司化运作后的财政变化HKU SPACE 财财政制度学年HKU SPACE 学费总收入 (百万港元)香港大学 资助拨款 (百万港元)给香港大学 的服务费及 捐款数 (百万港元)大学资资助 (1956-1996)1985/8614.611.11.51990/9148.518.63.61995/96171.024.03.8自负负盈亏 (1996-1998)1996/97257.02.915.71997/98282.05.049.8公司化运作 (1999-现现在)2003/04696.6084.62004/05756.90114.12005/06793.20113.420n学术质量保证是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n1999年制定质量保证体系,2000年全面推广及实施。
n基于香港大学的质量保证系统,独立发展适合继续教育的质量保证系统n被评价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典范”HKU SPACE 的学术质量保证21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架构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委员会学术质量保证委员会学术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学术质量保证组 22质量保证体系的环节n质量保证管理体系n合作项目的质量保证n课程发展和评审的质量保证n教学过程的质量监督n教与学支持服务的质量保证n质量保证体系的检讨及提升23u成立课程组 / 学科小组u学部会议u教务政策及发展委员会u联合咨询委员会u专家评审小组课程组 ← →专家组u学术质量保证委员会u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委员会举例:课程发展和审批过程24SPACE 的国际合作:教育输入 n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60多所大学合作办学n进行资历和学历的互认和衔接n2005/06学年与境外大学合作开设的专业达72个n涵盖证书、文凭、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各个层次25与国外高校的课程衔接 n香港大学专业进修附属学院(2000年创建)n开办全日制副学士和高级文凭课程n与国外50多所大学有升学衔接安排n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国际学位课程中心(2003年创建)n专为副学士/高级文凭毕业生而设n一年至两年全日制衔接课程(国外学位课程)26SPACE 的国际合作:教育输出n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政府和企业机构等合作,在内地开办 SPACE 的文凭和证书课程。
n2005年创建苏州港大思培学院n是江苏省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建的独立高校;n毕业生获得内地的大专学历、香港大学的副学士学历、以及相关的国际专业学会资格证书;n毕业生按成绩可以升读与本学院衔接的50所外国的大学27办学观念:把教室建到学生中去n传统的办学观念是:“学生到校园来上课”nSPACE的办学观念是:“把教室建到学生中去”调查发现:教学地点的远近是影响成人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SPACE 在香港建立了13个教学中心,遍及香港各区的交通枢纽,方便在职成人在繁忙的工作后能参与学习28办学观念:把教育办到社会中去n传统的办学观念是:“教育和社会分离”nSPACE的办学观念是:“把教育办到社会中去”SPACE 不仅把教学中心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而且利用社会为教育服务;利用教育为社会服务如在中医药课程中,把教学、实习、门诊三者结合起来,开设中医临床中心: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为社会大众提供普通科及专科的门诊服务29办学观念:把教育办到企业中去香港大学数码港学院(2003年11月)n旨在成为亚洲区内一流的资讯科技教育中心n位于数码港4楼和5楼,配备最先进的教学和多媒体设备n与数码港大楼内的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包括电讯盈科、微软香港有限公司、惠普香港有限公司、思科系统(香港)有限公司、甲骨文系统香港有限公司等。
n企业界协助提供课程内容、软件和硬件、奖学金、实习、以及就业机会等30香港大学评审委员会对SPACE的评估n学院履行了香港大学为社会提供终身教育的使命n充分肯定学院的工作高效率和责任机制n充分肯定学院的公司化运作模式n充分肯定学院以学习者为本的教育理念n学院是终身教育机构的表率n学院的质量保证体系堪称典范31社会评价香港独立市场调查公司于2002、2004、2006年进行三次持续性的“继续教育机构社会形象调查”,结果显示:HKU SPACE 每次都被评为全港最佳继续教育机构,包括学院声誉、学员质量、课程质量、学生支持服务等方面 32未来发展u 开放思想,持续创新;u 预测市场,积极开拓;u 国际合作,获得双赢;u 加强研究,健康发展3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