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每一个孩子都闪亮.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45812456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光彩——关注农村学困生,实施有效转化措施《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新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求得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是大众主义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少数老师只愿做慧眼识真的“伯乐”,而不愿做浇灌群芳的“园丁”,对学习好的尖子情有独钟,对学困生则唾而弃之在今天素质教育已全面铺开,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其在教育中“学力”和“人格”全面提升,也是我们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学力”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进行个别教育的重中之重 对此,我从以下几个步骤去实施转化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要看对象,任何教育,只有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感情上达到一致,方能见效于漪老师说:“情为教育的根多年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对学生没有感情的人,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对于才离开家门走入学堂的孩子,由于其年龄尚小,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教师的关心爱护,体贴安慰这时教师如果以冷漠对热情,动辄冷嘲热讽,挖苦讽刺,则会很快浇灭学生追求上进的火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诫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就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要求,多一点热情,少一点隔阂,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指责,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你可亲、可爱、可敬,这样你才能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沟通,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事实证明,在一个曾被人们视为不值一爱的学生身上确实存在可爱的因素,只要教师能用爱去挖掘那些所谓“毫无希望”“无可救药”的学困生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就能激发他们从后进变成先进教师应从热爱学困生的真诚愿望出发,针对学困生个性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精神的污染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个有用的人二、有效引导,培养自信在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处于一定的地位,都必须按照角色的规定行动,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由于角色、地位的不同,他们对群体的依赖、贡献也有所不同在学习竞赛中成绩好的同学为班争得荣誉;但体育比赛、墙报比赛、劳动竞赛,“学困生”有可能做的更好,教师应多给他们提供表现才能、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同学们知道,这荣誉中有你,有我,有他,缺谁都不行。

      这样,使他们萌发希望,积极向上,获得前进的动力这充分说明了尊重和信任是最好的爱因此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在群体中加强交往,强化角色的主体意识,在与他人比较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与行为,以提高其在群体中的地位,增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要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同学困生交朋友,一起参加课余活动,一起学习这样,其他同学见班干部这样做,也就逐渐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大多数同学也愿意同学困生交朋友,使学困生融进集体里在安排座位的时候,尽量做到优差搭配,用“一帮一”“结对子”的方法,同学间长期接触,定能产生真挚的感情,让优等生去带动学困生在群体交往中,使学困生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积极地进取三、积极表扬,以褒代贬在工作中,我体会到“毛病越挑越多”,绝不是越挑越少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赞美学困生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当得知学困生在某科取得点滴进步,班主任就应该给予表扬、激励,使良好的行为得以巩固班主任平时应多认真、细致观察,给予学困生无私的爱前不久看到《四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任育才学校校长期间,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责令男生到校长室。

      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果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已分完,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读完这故事,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信服陶先生精湛的育人艺术,陶先生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没有让学生像履行手续式的重述事情经过,更没有严厉的批评,而用表扬、奖励代替批评与惩罚,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看到了改正缺点的希望、光明的前途,还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公正,对他的理解与尊重,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有些教师批评学生时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会用一些粗言俗语来发泄,“笨蛋”、“笨猪”、“滚出去”等等,殊不知这样根本不是在教育,也绝非他们自释的“恨铁不成钢”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的批评非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与老师对立,与教育的宗旨相悖。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不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 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过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批评可能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老师可用表扬代替批评,以“褒”代“贬”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应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找到其身上的“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扬时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四块糖果》的故事就是最好之例  四、主动家访,形成合力在工作中,学困生有时还会出现“反复”的现象班主任应当通过家访,对学困生进行摸底,并和家长研究制订具体的教育措施针对学困生的优缺点进行教育、帮助在教育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就即时到学生家里去,不是去向家长告状,而是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困生进步在家访中,班主任对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式要及时提出意见,帮助迷信棍棒的家长懂得说服教育的重要;使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的家长树立信心;使对过分宠爱孩子的家长懂得严格要求孩子的必要性这样,通过家访工作对学困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要相信学生的本性是纯洁可爱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喜欢赞扬,人与生俱来的好胜心和荣誉感决定了不会天生就自甘落后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好胜心就越强,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想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就要充分利用自身是班级学生的“家长”,科任老师的“周转站”及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纽带”这一有利条件,消除舆论的恶性影响,促进良性循环爱心、耐心、恒心”这“三心”感化的基础上,用爱去感化学困生,用表扬鼓励学困生,全面开发他们的潜质,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