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为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426730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鄢志勇 曹小飞 杨万军 郭春旭 周艳娟天空中虽然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丁零零……”的上课铃声一响,当阳市庙前镇中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就欢呼雀跃地奔向新建的风雨操场,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当天的体育课卢海华同学兴奋地说:“原来一上体育课全身都是灰尘、泥巴,现在学校新建的塑胶操场像彩虹一样好看,而且有了风雨操场,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从“泥巴操场”到“彩虹操场”,从下雨停课到风雨无阻,新操场带来的不仅是办学条件的改善,也保障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得益于“全面改薄”工作的大力推进,当阳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了十三五”期间,当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抢抓“全面改薄”及“能力提升”等各种教育改革与发展机遇,努力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市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让孩子“好上学”“上好学”,使城乡学生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是当阳市一直以来的教育工作目标为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四年来,我们累计投资3.44亿元,高质量完成150个‘全面改薄项目当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祥卿介绍说,“这个建设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全面改薄”是当阳教育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投资额度最高的发展项目为顺利推进“全面改薄”,市政府成立以市長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全面改薄”领导小组,坚持全市一盘棋、规划一张图、标准一把尺,抢抓改薄机遇,力争把每一所学校建成乡村最美的风景以庙前镇中小学为例,学校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操场上2014年以来,各级财政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多功能室、学生宿舍等进行了改扩建和新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走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专业的沙盘、情绪宣泄器材、减压区等应有尽有,宽敞明亮的图书室、书法教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学校还建成了专业录播教室录播室可以帮助教师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业务研究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校长金新宇介绍,目前学校录播室已承接了全市小学英语、初中历史等学科的大型教研活动2020年8月,玉阳第三初级中学教师余金明来到庙前镇中小学支教交流,担任9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从城区学校来到农村学校支教,余金明感受很深:“原本以为城乡之间差距大,来到这里才发现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很多方面已经追上并超过了城区学校,比如体育设施、录播教室、书法教室,就连学术报告厅都比我原来的学校更先进!”“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惠及的是当阳市全部4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近四年来,当阳市改扩建校舍112126平方米,新建运动场17个,改扩建运动场80044平方米,为全市学校购置体音美器材、食堂寝室设施设备及计算机等27万余台(套)教育信息化方面,所有学校都实现了“班班通”,并建成了当阳市教育城域网;生活条件方面,所有乡镇寄宿制学校实现了一人一铺,学生每晚都可以洗上热水浴;教学设施设备方面,所有学校都建立了相同标准的理科实验室、科学实验室;艺术教育方面,所有学校都建成了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实施“全面改薄”的同时,当阳市抓住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的契机,整体推进城乡学校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渐成特色目前,共创建省级绿色文明校园5所,宜昌市花园式学校43所44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创成宜昌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其中包括24所农村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当阳市学前教育已形成每个乡镇拥有一所公办园的办园格局,在园幼儿总数7731人,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6.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6814人,占比88.14%,基本实现了农村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方面,专门成立了“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开展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的相关服务,承担特殊儿童少年家长的、咨询和重度残疾学生的送教上门工作,让适龄残疾儿童也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安置。

      2020年,全市适龄残疾学生287人,教育安置284人,其中,随班就读学生166人,送教上门学生33人,特校就读71人,参加康复训练14人近几年,当阳市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保持在99.9%以上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令人瞩目2017年5月,省教育厅下发“全面改薄”绩效评价通报,当阳市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18年4月,湖北省“全面改薄”推进会在当阳召开,当阳市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受到广泛好评2019年2月,在全省教育脱贫攻坚电视会议上,当阳市在主会场作典型发言;宜昌市深改组刊发简报,推介当阳市“全面改薄”的经验做法2020年9月,李瑞鑫刚刚升入七年级,原本她在城区读小学,但却选择回到家乡——庙前镇中小学继续学业她说:“学校离我家很近,特别漂亮,老师又教得好,现在我们都不想舍近求远去城区读初中了,就在家门口上学从城区学校回家就读的学生,远远不止李瑞鑫一人农村学生从城区学校“回流”现象的出现,正是当阳市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招生政策的必然结果为化解“择校热”,让城乡学生入学机会更加公平,从2017年起,当阳市将省级示范高中当阳一中80%的招生计划以初一注册学生数分解到各个学校,并确保农村初中学校的比例达到60%以上,达标学生降60分录取。

      这项政策从源头上解决了跟风择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选择的机会当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成介绍说:“从2017年我们制定这个政策,到2020年中考执行这个政策,经过三年时间可以看到,农村学生学业表现有了明显提升实施这个政策以后,中考成绩从以前的全市比变成了现在的全校比,孩子们就更愿意到离家近的学校上学了为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2018年,当阳市搭建了“中小学智慧招生平台”,打造规范、便捷、高效、准确、智慧的招生管理模式,切实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也做到了从起始年级开始,杜绝新增“大班额”2017年,当阳市首次实现城区中小学招生全部为非大班额2018年秋季,在宜昌市率先消除了义务教育学校的“大班额”现象目前,当阳全市小学生在读17448人,班级420个,平均班额41.5人全市初中生在读9073人,班级201个,平均班额45.1人在消除“大班额”、化解“择校热”的过程中,当阳市坚定推行的“一校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校制”改革从当阳市实验小学率先试点当阳市原新民小学是一所村办小学,校园面积大,办学条件改善明显,但因地域限制和相对薄弱的师资力量,造成教育质量不高、生源堪忧的局面。

      原实验小学位于城区,有百年辉煌办学历史,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量深受社会赞誉,每到招生季格外受追捧原新民小学与原实验小学呈现出严重的城乡不均衡现象,实施以强带弱的集团化管理迫在眉睫2016年5月,当阳市将两校合并组建为新的实验小学,原实验小学校区改为长坂路校区,原新民小学为环南路校区,实行学校名称、班子配备、师资调配、教学管理、财务管理、质量评价“六统一”管理模式新组建的实验小学通过管理联通、師资联用、学生联培、文化联融等改革措施,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实现了改革目标原新民小学的学生巩固率达到了100%,有转校倾向的学生都选择了留下,以前转出的学生又回来了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下,经过优化组合后的教师队伍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随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新实验小学社会认同日益提升如今,实验小学“一校制”经验已成功在东门小学与玉泉办事处雄风小学复制实验幼儿园与坝陵中心幼儿园、玉泉合意幼儿园通过实施“一园制”改革,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办园格局半月、河溶、淯溪、庙前四个镇和中心城区共组建了7个教育集团,全部实行“六统一”集团化办学模式一校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保障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7月,当阳市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畅通镇域内教师交流渠道,构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机制二是畅通城乡间教师交流渠道,规定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具备农村学校支教经历同时,对在边远艰苦地区任教五年以上的优秀教师,定期遴选至城区任教按照规定,当阳市每学年教师交流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如今,当阳市城乡之间、学区之间、镇街道之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已成常态现任庙前镇中小学校长的金新宇,就曾担任过城区学校玉阳第三初级中学副校长、坝陵初级中学校长,还担任过农村学校慈化初级中学校长,既是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卓越计划“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也是当阳市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加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亲历者与此同时,当阳市还建立起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和人员补充机制十三五”期间共招录新教师363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241人,补充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70人,体音美等紧缺学科岗位达80人。

      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城乡学校师资分配,以及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当阳市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凉风习习,秋风送爽,在半月镇中心小学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上,悠扬动听的乐曲引得学校周围的家长们纷纷驻足围观,原来该校学生组成的“百人民乐社团”正在为开幕式表演节目,家长们听后不禁拍手叫好据了解,该校现有民乐、足球、书画、科技、经典诵读、剪纸、篮球、毽球等11个社团其中“百人民乐社团”获宜昌市“十大优秀团队”称号,足球社团两次获得当阳市冠军,一次获宜昌市冠军孩子们依托社团活动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当阳,学生人数达到240人以上的学校,均成立了文学、书法、毽球、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合唱、器乐、戏曲、科技等社团,基本实现了每名中小学生都至少参与一项社团活动,每个教师都参与社团建设与指导,每所学校拥有2-5个精品社团的目标副局长许成说:“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目前,全市中小学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良好局面实验小学戏曲社团创编的节目《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宜昌市青少年艺术节中获二等奖,歌舞《梨园春色映沮漳》参加当阳市春节联欢晚会获得高度赞誉,《木兰诗》在当阳市阅读分享活动中喜获一等奖。

      王店镇中心小学的皮影戏社团专门聘请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勇世老师教学皮影戏目前,该社团已经传承到第三批学生,孩子们兴趣盎然,学得有板有眼,学会了唱腔吹打,并能完整表演《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半夜鸡叫》等唱段淯溪镇中心小学以地方曲艺“漳河大鼓”为切入点,创编了《漳河大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品牌项目2020年特色案例《传承经典漳河大鼓,唱响爱国动人旋律》在湖北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项目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市教育局副局长宋丹评价说:“在打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有气势,也非常有意义作为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另外一个抓手,当阳市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涌现出了一批示范典型当阳二高以“家国情怀、达济天下”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仲宣文化”的教化、导向、凝聚功能;坝陵中学提炼出以“悦读、悦教、悦学、悦动、悦心”为灵魂的“愉悦”文化,得到了师生、家长高度认同;半月镇小以“爱心、信心、诚心、慧心、孝心”为核心的“心文化”深深影响了全体师生结合文化品牌的打造,各学校在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和深层次挖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