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出师表》赏析与诸葛亮人物解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2963218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出师表》赏析与诸葛亮人物解读 林伯晗《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其中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诸葛亮的爱国情怀与自身的思想感情其中的治国之道等思想对当代的年轻人以及国家治理都产生积极作用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一生光明磊落,忧国忧民,全身心投入报效国家的事业从古至今,诸葛亮的事迹被人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贤人雅士,人们对他有颇高的评价,因为诸葛亮拥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过人的智慧而他创作的《出师表》更是将其人格魅力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从《出师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爱国情感和情愿为国家捐躯的决心一、诸葛亮人物解读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发明家其代表作有《将苑》《草庐对》《出师表》等,诸葛亮于公元234年逝世诸葛亮长期隐居山中,阅读各种书籍,但是他依然广交士林,关心国家政事虽然拥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诸葛亮淡泊名利,不过于看重财物他拥有个人想法,并且意志坚定在《诫子书》中,诸葛亮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这句话充分体现出诸葛亮宁静致远的情操诸葛亮一心为国,为国家鞠躬尽瘁。

      他辅佐过刘备、刘禅两名皇帝,如果不是诸葛亮忠心为国,一心为皇帝与国家着想,那么刘备也不会如此信任他,并且死后将儿子刘禅托付于他百姓、群臣从没有在诸葛亮身上看到夺取皇位的野心,一国之主也如此信任他,百姓对其评价较高若不是诸葛亮真心爱国,一心为国,怎么会出现此种现象?所以,诸葛亮一生为国家效力,忠心辅佐皇帝诸葛亮一生清正廉明,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他拥有一双慧眼,清正廉明、智勇双全的人都会得到诸葛亮的重用,如姜维、费祎等而在诸葛亮死后,这些人成为当时出色的人才,受到朝廷重用值得一提的是,骠骑将军李严在运输粮草时犯下过错,欺上瞒下,谎报军情诸葛亮得知后将其贬为平民,但是没有因此看低李严之子并且让他劝父亲改正,而李严也认识到错误,对诸葛亮充满感激诸葛亮去世后,李严也因为过于悲伤而去世诸葛亮足智多谋并且不安于现状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蜀国在三国中都与其他两国存在差距,而魏国国力最为强大诸葛亮非常清楚蜀国在三国中的地位,但是他并没有退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与两国对决,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诸葛亮不安于现状,在逆境中发愤图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诸葛亮一生轰轰烈烈、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充满智慧他能够为国家尽心尽力,关心百姓的安危,将国家与百姓放在首位。

      诸葛亮的各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人们要学习他的智慧、思想与处事风格等二、《出师表》赏析《出师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几段主要叙述事情,后几段表达作者的情感文本采用的写作手法有很多,如记叙、议论、抒情等平定南方叛乱后,蜀国内部国泰民安此时,诸葛亮率领军队驻扎在汉中,打算北上,实现蜀国复兴临走前,诸葛亮创作《出师表》,希望刘禅能够内修德政,为北伐胜利提供保障在文本第一段,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局势,如今天下三分,蜀国力量最为薄弱,面临的威胁较大与此同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体现出他的抱负为了使刘禅同意北上,诸葛亮利用各种写作手法,融入自身情感,给出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没有被当时的人和后来的人忘记,还经常会被拿出来使用因为诸葛亮提出的这些建议,对如今治国、管理等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应该懂得的道理诸葛亮出生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最看重的就是纲常伦理尽管诸葛亮得到刘备的信任,刘备死后将刘禅托付于他,而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也是亲如父子,但毕竟不是亲父子,而是君臣关系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诸葛亮却将自身与刘禅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他时刻注意与刘禅的君臣关系,不因为两者关系好就趾高气扬,在劝谏刘禅时能用恰当的语气与方法。

      所以,《出师表》写道:“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采用委婉的语气,让刘禅广开言路,发扬先帝留下的美德,从而振奋士气,同时不要看轻自己,堵塞言路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皇帝反对,还会使皇帝自我反省诸葛亮希望刘禅能广开言路古代有许多皇帝活在小人编造的谎言中,致使皇帝荒废朝政,整日寻欢作乐,造成国家灭亡,而蜀国有诸葛亮这位贤臣乃是国之大幸在第一部分,诸葛亮写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他希望刘禅能赏罚分明同时,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人才,他们都拥有足够的智慧与胆识,得到先帝刘备的认可这并不是给诸葛亮自己培养人才,从而打消皇帝与一众大臣的顾虑人们应该庆幸生活在法治时代,它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古代,朝廷事务经常由皇帝一人决定,给许多心怀不轨的大臣可乘之机诸葛亮建议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样才可以使国家繁荣昌盛在第二大部分,诸葛亮阐述自身情感,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文本表达出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而“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深刻地表现出自身的担忧与真实的情感,使刘禅深刻体会到诸葛亮的情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能够充分体现出诸葛亮的决心和爱国主义情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这句话可以将诸葛亮写奏章时的情形展现出来《出师表》蕴含诸葛亮的爱国情怀与政治思想,不仅对现代人产生积极影响,更是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三、结语《出师表》充分表现出诸葛亮的思想情感与爱国热情,展现出他为国捐躯的决心诸葛亮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积极影响,当代人要积极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的高尚情怀,使自身在浮躁的社會中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福州三中)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