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41156404
  • 上传时间:2024-03-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7.64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总则 2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22.1人员配备 22.2监控量测项目 22.3量测设备和元器件 32.4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42.5监控量测频率 92.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92.7监控量测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 122.8数据处理及分析预测 122.9信息反馈及对策 132.10监控量测技术方法 162.11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18三、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193.1管理体系 193.2奖罚制度 19四、附录 20 1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一、总则为准确合理的实施监控量测工作,正确有效的指导隧道施工,根据《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编制本细则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2.1人员配备每个隧道工点成立监控量测组,每组至少三人组长由熟悉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其他人员配合组长工作2.2监控量测项目 根据隧道的地质、施工和变形情况,测量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选测项目应根据隧道建设规模、围岩的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

      如下表)表2.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地质罗盘、数码相机2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3净空变化收敛计、全站仪4地表沉降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表2.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测试精度备 注1围岩压力压力盒0.001Mpa2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0.1Mpa3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10µε4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0. 1Mpa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压力盒0.001Mpa6锚杆轴力钢筋计0.1Mpa7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0.1mm8隧底隆起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1mm9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临近建筑物10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水 量三角堰、流量计0.1mm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0.1Mpa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将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收敛以及浅埋段的地表下沉为必测项目;而围岩与支护结构的接触应力及支护结构的应力状态量测作为选测项目2.3量测设备和元器件根据本工程所选定的量测项目,每个量测组必须配齐以下量测设备2.3.1监控量测设备配置监控量测设备配置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仪器1地表沉降精密水准仪、铟钢尺等2隧道拱顶下沉全站仪或铟钢尺配精密水准仪3隧道净空收敛全站仪或专用数显精密收敛计4钢架内力VW-1型频率接收仪,钢筋应力计、应变计、压力盒等5二衬钢筋应力6围岩与支护接触应力7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数码相机、地质罗盘仪及规尺等8数据处理电脑1台2.3.2量测系统和元器件精度要求监控量测系统的测试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纵向位移、隧底隆起测试精度为0.5~1mm,围岩内部位移测试精度为0.1mm其他监控量测项目的测试精度结合元器件的精度确定元器件的精度应满足要求,元器件的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元器件的精度序号元器件测试精度1压力盒≤0.5%F.S.2应变计±0.1% F.S.3钢筋计拉伸≤0.5%F.S.,压缩≤1.0%F.S.注:F.S为元器件满量程2.4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2.4.1必测项目断面布置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o+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活当加宽1)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 <Ho<2.5B20~50B <Ho≤2B10~20Ho≤B5~10注:Ho为隧道埋深; B为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根据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精神,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5m;Ⅲ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30~50m;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2.4.2必测项目测点布置⑴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⑵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⑶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图2.4-1地表沉降量测测点布置示意图图2.4-2 Ⅳ、Ⅴ级围岩拱顶及收敛量测测点布置 监控量测点必须安装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拱顶下沉量测点的后视基准点必须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并和洞内水准点建立联系4)监控量测点的样式: a.沉降观测、收敛观测均无尺量测的观测点样式 b.沉降无尺观测、收敛有尺量测,测点样式表2.4-5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地段开挖方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全断面法一条水平测线-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分部开挖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CD或CRD法上部,双侧壁导坑法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其余分布一条水平测线2.4.3选测项目断面及测点布置选测项目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监控量测断面应在相应段落施工初期优先设置,并及时开展量测工作。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2.5监控量测频率2.5.1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 2.5-1 和表 2.5-2 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2.5-1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m)监控量测频率(0~1) B2次/d(1~2) B1次/d(2~5) B1次/2~3 d﹥5 B1次/7 dB为断面宽度2.5-2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位移速度(mm/d)监控量测频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 d0.2~0.51次/3 d﹤0.21次/7 d2.5.2选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以及必测项目反馈信息的结果确定2.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2.6.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1.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如下表:跨度B≤7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围岩级别隧道埋深h (m)h≤5050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围岩级别隧道埋深h (m)h≤5050

      2.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3.根据围岩回归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 (du2/d2t<0) 时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位移速率保持不变(du2/d2t=0)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位移速率不断上升(du2/d2t>0) 时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根据量测结果可按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 位移管理等级管理等级距开挖面1B距开挖面2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