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各区域市场律师竞争的特点和趋势.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150025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6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国各区域市场律师竞争的特点和趋势 [论文资料库为您搜集整理]由于目前律师业的发展早已从卖方市场转入卖方市场,律师的竞争从生存阶段逐步转移到此后的发展阶段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都呈现不同的竞争发展和特点,具体表现为:区域市场的全国化,全国市场的区域化,同时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也初显端倪但是,全国和各区域市场还是各有各的发展特点,以下是笔者所作的分析和总结   一、全国律师总体的竞争格局   律师的发展竞争主要表现在专业化、团队化、国际化、高端化、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化、公司化、品牌化等方面,在北京为龙头的处于优势地位的律师事务所面对全国市场的攻城掠地已经初显端倪,律师业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运动也首先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展开,并有向中西部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蔓延之势,甚至有些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已经把触角深入到长三角和珠三角腹地,在中小城市安营扎寨,向北京输送业务   从总的方面来说,全国市场的竞争表现为以金融、证券、上市、兼并收购、知识产权等专业性较强的高端业务为主,传统业务为辅的趋势,区域市场的竞争则仍然以传统业务为主、高端业务为辅的态势,包括在上海在内也只有少量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能在高端业务上与北京的律师叫板。

         从区域市场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市场正面临竞争趋向全国化,一方面表现在高端业务的竞争的“全国化”,其实就是“北京化”;另一方面在传统业务竞争市场面临律师的“全国化”,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都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北京的律师总人数在2007年就已经一万五千人了北京、上海、广东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纳了将近全国律师人数的一半,在北京几乎三分之一以上的律师为自外地,在上海遍地都是“北方的狼”,在深圳本地律师几乎廖廖可数另据不完全统计业务收费占全国律师收费的三分之二强,2006年北京律师的年业务收入已经突破七十亿,几乎是上海、广州、深圳三地律师的业务收入总和这些地区律师人数和收入都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而地处中西部地区的甘肃省全省只有一千多名律师,年收费在五千六百万左右,陕西省将近四千名律师,年收费不到一个亿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律师的区域竞争,依然为传统的诉讼业务及法律顾问业务,非诉业务相对不发达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这些地区的律师外现象非常严重,以甘肃省为例,现有律师1572名,近六年每年增加律师十人,而转至发达地区执业的律师有四十余人(来自于第七届律师论坛)到目前为止,中西部地区尚有二百多年县没有律师,律师人数和收入也呈现低速度增长或相对停滞状态。

         总之,无论从全国到区域,律师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多元化、全面化,律师业的全面竞争已经开始,并沿着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等方向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北京律师业的竞争特点和发展方向   资源的强势化、业务的高端化、服务的专业化、竞争的规模化、市场的国际化是北京律师业的五张王牌,依靠这些优势使北京律师在全国律师业的发展保持一枝独秀的领军地位   1、资源的强势化,北京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得天独厚且居高临下的政府资源背景、行业与专业主管部门的政缘优势,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最高级司法机关的地缘优势,还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政法大学、人民大学为依托的业缘优势正因为如此,北京的律师一直具有江河归流和入海口的优势,收则汇聚天下,放则攻无不克这是其它地区的律师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2、业务的高端化,由于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北京律师业对企业的改制、上市、收购、兼并以及金融、证券、上市、知识产权等高端业务就获得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机一招先,天下鲜,在“优势富集效应”的作用下,所有的资源和业务自然向他们倾斜   优势富集效应是同济大学王健教授创立的一种起点发展理论,它是指起点的哪怕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

      包括:先者生存、群集现象、微量演变等内容(参见王健《创新与优势富集效应》一书)   3、服务的专业化,一切的市场资源在经过竞争和瓜分后,必然会走向专业化,无论亲缘优势、地缘优势、业缘传热、情缘优势能带来的毕竟都是某一领域或部门的优势,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专业化既是一种权宜也是一种必然北京又因其独特的地缘环境优势,非常容易产生和制造出专家来,专家服务更有利于提升专业化的竞争力   4、竞争的规模化,市场的需求总是多元化的,所以竞争必然会使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必然要在专业化和规模化上有所选择,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规模化也是最有力的竞争手段,所以无论专业所还是综合所都必须要规模上创造优势,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5、市场的国际化,随着中国经济不断改革开放,外国的企业要走进来,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国际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北京律师业最具有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另外国外的律师事务所也会不断进驻北京,不断在国际业务中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当然以上仅仅是北京律师业面向全国市场的优势和特点,在区域内律师传统业务的竞争依然激烈,大部分没有专业特长和资源背景的律师,只能在传统的中低端业务求得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大部分从外地入京的律师或刚刚从事律师职业的人,生存与发展依然艰难,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

      从已有的统计数据看,2006年北京的律师事务所收入最高的达到3.6亿元,而最低的尚不足万元   从长远发展来看,北京律师业发展和营销将呈现以下趋势:   1、北京律师业会继续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长袖挥舞,以资源的强势化、业务的高端化、服务的专业化、竞争的规模化、市场的国际化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纵深发展,在国内外设产分所或办事机构跑马圈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处于优势或强势地位的律师事务所将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在内部管理上律师事务所将首先实行职业化管理、专门化营销   3、为律师事务所可持续性发展,律师事务所将开始关注和重视人才的积累和培养,逐步走上可持续化发展的轨道   4、对以传统业务和中低端业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律师中的二极分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生存竞争也将更趋白热化为此,中小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只能立足本地市场,向专业化的精品所或规模化的综合所发展,律师个人服务的专业化或专门化现象将进一步得以加强   5、由于竞争的加剧,生存竞争的不断恶化,律师的从业人数在短期内将有减缓的趋势   基于以上判断,建议非北京院校的毕业生,或在学历和外语等方面没有竞争优势的外地律师,慎重选择进京发展。

         三、上海律师业的竞争特点和发展方向   笔者由于出生在江南,与上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2006年曾经专门对上海的律师业发展进行过考察,并写了《上海律师业体验性考察报告》,并得以在《上海律师杂志》上发表,所以对上海的律师业发展有专门的了解和感受对上海律师业的考察,有几点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和震惊   1、上海律师事务所非“象”即“羊”   2006年,上海有700多家的律师事务所、律师近7200名,其中3-9人的律师事务所有432家,占律师事务所总数的63.34%,其中3人所最多有77家;10-19人的律师事务所有176家,占总数的25.81%;拥有超过30名律师的律师事务所有32家,占总数的4.69%   其中前三甲为:锦天城(146名)、中信正义(83名)、国浩(75名),被称为是上海律师事务所的三驾马车其中中信正义完全是一个以传统业务为主的律师事务所,没有任何新的气色和新意   2、上海本土的律师正遭遇外地入沪律师的严重挑战   上海市有外地律师事务所分所86家,律师总人数为:744人,无论是律师事务所数量还是律师人数都占到上海市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人数10%强,其中北京分所40家,律师人数446名。

      笔者在上海的几天中接触到律师有:山东、河南、河北、北京、东北、西安、内蒙、新疆等北方地区的律师,另外有大量的北方地区来的律师渗透到上海本地的律师事务所中,人数暂时无法统计估计外地律师入沪的比例不低于北京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上海本土的律师正遭遇外地律师军团的严重挑战,尤其是北方律师军团的严重挑战   3、从业务层面上看,上海本地只有少数几家律师事务所从事金融、证券、上市等高端业务,而这些业务大量被北京开设的分所或北京的律师抢占在传统业务或中低端业务,也正面临着外地入沪的律师激烈竞争,生存的压力必然使外地律师在这些领域与上海律师展开肉搏战   4、上海本地律师的观念保守、目光短视、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缺乏合作精神等都严重阻碍了上海律师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了外发律师以抢滩上海的机会,并给上海本地的律师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中上海律师整体上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变,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5、随着上海进一步开放,尤其是上海浦东的飞速发展,上海的律师业还会受到国外律师事务所的竞争和挑战,这也是一种必然   6、上海的人文特点给外地律师之很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上海人的“拎得清”和“爱面子”文化使上海人在遇到法律的麻烦和纠纷,更多的倾向于寻求陌生律师的帮助和提供服务,而不愿意找熟悉的律师帮助和提供服务,这样既可以保密个人隐私,也可以严格按规距办事。

      正因为如此,上海律师的网络宣传和广告宣传的效果相对比较好,这也是让笔者在上海考察过程中感到非常意外的一件事   上海目前有律师八千多人超过北京律师的一半,业务收入三十亿左右,不到北京律师业收入的一半这上海的律师所依托的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严重不符,也与其在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位严重不符,以上这些都值得上海律师深思和反思   面对来自国际和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来自北京律师的竞争压力,上海的律师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1、在高端业务领域避开北京律师的强势锋芒,立足于专业领域的突破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在建筑房地产领域向金融、证券、上市等纵深发展的模式,值得上海本地律师借鉴   2、在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建设和发展上,应立足华东和长三角地区,在上海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投资中心的地位上做文章,以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业缘、情缘为纽带,在专业或专门的领域为突破点在华东和长三角地区抢占地盘,设立分所   3、立足于上海本土发展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应在规模或专业有所突破的同时,要寻求在机制上的突破,走出上海人总在独行寻求个人发展的窠臼,寻求专业化协作和团队发展之路。

         4、在传统和中低端业务领域,上海律师要充分发挥“陌生人”的优势,在专业或专门的服务领域寻求突破和发展,同时利用各种大众的宣传工具,进行推广、宣传和营销,尤其是要在社区服务中做文章   以上就是上海律师的发展和营销特点相信随着上海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国际化都市以及区域中心地位的不断加强,上海的律师业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广东、深圳律师业的竞争特点和发展方向   广东律师业的发展主要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为主,仅在从广州到香港的腹地,就聚集着一万多人律师大军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广州现在有从业律师5200名,297家律师事务所,去年业务收入16.8亿元;深圳现有执业律师4733名,277家律师事务所,去年业务收入22亿元发展的势头非常明显,但是竞争也日趋激烈,律师竞争的触角逐步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区县甚至乡镇发展,以深圳宝安区为例,仅去年一年执业律师人数就增加了100%   广东地区交易文化历来比较发达,无处不在的交易甚至渗透到律师业务和服务的方方面面,而这种交易大都以简单的、直接的甚至赤裸裸的交易为基础简单交易大都分为正当的显性交易和不正当的隐性交易,每个显性的交易后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性交易,这种复杂的交易文化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