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生物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2页.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80069589
  • 上传时间:2021-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生物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曾雪梅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因此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生物学科在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作如下计划:一、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德育素材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1、利用小资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教材的第二册中有小资料28处,其中多处涉及我国古今生物科学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一份爱国主义的好素材,充分利用起来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信心,立志为国争光的决心2、利用新教材必修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笔者认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如,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细菌战让学生记忆住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3、围绕新教材中研究性课题开展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利用生物科学发现史,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它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判断和推理等全过程,是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生物新教材第二册中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有关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有助于学生理解酶、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对学生加强科学态度的教育,以此促使学生科学素质的进一步培养三、引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的“课外读”,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青年学生的大脑易接受非现实的东西,加之学习上竞争的压力,往往就可能使缺乏价值判断标准的青年出现精神空虚而走入歧途甚至误入邪教因此,在教学时不可忽视学生积极的精神需求,教育学生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课外读是生物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它增加了教材知识的延展性和可读性,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素材应充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阅读、分析并加以理解,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挖掘其内涵,渗透德育教育如“探索大脑的奥秘”分析了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及科学家对大脑研究的成果的展望。

      这些素材不仅拓展了知识、增强了可读性而且体现了科学性,教学中对学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防止误入歧途,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和理想四、合理运用新教材相关知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新教材中的观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就存在着辨证唯物性只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就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之间的关系”、“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教学中只要合理运用、因势利导就能帮助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党中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德育应被重视,但实际操作中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值得学科教学的教师注意,学科的教育教学不能重智轻德,总之,通过对生物课堂的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循序点化,能使课堂丰富有趣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感情沟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长期创设情境随机渗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熏陶学生,使其通文悟道,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准确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并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