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农村合作社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书.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s****1
  • 文档编号:595276337
  • 上传时间:2024-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9.74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农村合作社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书第1章 农业生产基础 41.1 土壤管理与改良 41.1.1 土壤类型与特点 41.1.2 土壤肥力评价与提升 41.1.3 土壤改良措施 41.2 气候与农作物生长 41.2.1 光照与农作物生长 41.2.2 温度与农作物生长 41.2.3 降水与农作物生长 51.2.4 气象灾害与农作物生长 5第2章 耕作技术与作物布局 52.1 耕作制度 52.1.1 深耕与浅耕 52.1.2 耕作时机 52.1.3 耕作方式 52.2 作物布局 52.2.1 作物布局原则 52.2.2 作物布局方法 62.3 轮作与间作 62.3.1 轮作原则 62.3.2 间作原则 62.3.3 实施方法 6第3章 播种与育苗技术 73.1 播种技术 73.1.1 土地准备 73.1.2 种子处理 73.1.3 播种时间 73.1.4 播种方法 73.2 育苗技术 73.2.1 育苗基质 73.2.2 育苗设施 73.2.3 播种与催芽 73.2.4 苗期管理 73.3 秧田管理 83.3.1 秧田选择 83.3.2 秧田准备 83.3.3 移栽 83.3.4 秧田管理 8第4章 灌溉与施肥技术 84.1 灌溉技术 84.1.1 灌溉原则 84.1.2 灌溉方式 84.1.3 灌溉时期 84.1.4 灌溉水量 84.2 施肥技术 94.2.1 施肥原则 94.2.2 肥料种类 94.2.3 施肥方法 94.2.4 施肥时期 94.3 水肥一体化 94.3.1 水肥一体化设备 94.3.2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94.3.3 水肥一体化应用注意事项 10第5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 105.1 病害防治 105.1.1 病害识别 105.1.2 病害防治方法 105.2 虫害防治 105.2.1 虫害识别 105.2.2 虫害防治方法 105.3 农药安全使用 115.3.1 农药选择 115.3.2 农药使用 115.3.3 农药安全间隔期 11第6章 农田杂草防除 116.1 杂草识别 116.1.1 杂草分类 116.1.2 杂草特征 116.2 杂草防除技术 126.2.1 农业防除 126.2.2 生物防除 126.2.3 物理防除 126.3 化学除草剂使用 126.3.1 除草剂选择 126.3.2 使用技术 126.3.3 安全措施 13第7章 农产品采收与储藏 137.1 采收技术 137.1.1 确定采收时期 137.1.2 选择适宜的采收工具和设备 137.1.3 采收方法 137.1.4 采收后的初步处理 137.2 采后处理 137.2.1 清洁与消毒 137.2.2 预冷处理 137.2.3 分级与包装 137.2.4 冷链运输 137.3 储藏方法 147.3.1 常温储藏 147.3.2 冷藏储藏 147.3.3 冷冻储藏 147.3.4 气调储藏 147.3.5 其他储藏方法 14第8章 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 148.1 农业机械化 148.1.1 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148.1.2 农业机械化技术 148.2 设施农业概述 148.2.1 设施农业的定义 158.2.2 设施农业的类型 158.3 设施农业技术 158.3.1 灌溉技术 158.3.2 育苗技术 158.3.3 环境调控技术 158.3.4 病虫害防治技术 158.3.5 水肥一体化技术 15第9章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59.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69.1.1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69.1.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69.2 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 169.2.1 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169.2.2 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 169.2.3 农业资源保护关键技术 169.3 农业可持续发展 169.3.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169.3.2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69.3.3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169.3.4 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17第10章 农业政策与市场分析 1710.1 农业政策解读 1710.1.1 国家农业政策概述 1710.1.2 地方农业政策分析 1710.1.3 农业政策发展趋势 1710.2 农产品市场分析 1710.2.1 农产品市场现状 1710.2.2 农产品市场趋势预测 1710.2.3 农产品营销策略 1710.3 农业风险管理 1710.3.1 自然风险识别与管理 1710.3.2 市场风险识别与管理 1810.3.3 政策风险识别与管理 1810.3.4 资金风险识别与管理 1810.3.5 人才风险识别与管理 18第1章 农业生产基础1.1 土壤管理与改良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农作物生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主要介绍土壤管理与改良的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1.1.1 土壤类型与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繁多,主要包括:黑土、黄土、红土、水稻土等各类土壤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土壤类型及其特点是进行土壤管理与改良的前提1.1.2 土壤肥力评价与提升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通过土壤肥力评价,掌握土壤养分状况,采取相应的提升措施,如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等,提高土壤肥力1.1.3 土壤改良措施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深翻、松土、轮作、绿肥种植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1.2 气候与农作物生长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本节主要介绍气候因素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2.1 光照与农作物生长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不同作物对光照需求不同,合理利用光照资源,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1.2.2 温度与农作物生长温度对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影响作物生长掌握温度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合理安排播种期和栽培措施,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1.2.3 降水与农作物生长降水是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不同作物对降水需求不同,了解降水与作物生长的关系,采取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如灌溉、排涝等,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1.2.4 气象灾害与农作物生长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了解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降低灾害损失,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第2章 耕作技术与作物布局2.1 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是农业生产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本节主要介绍适用于农村合作社的耕作制度2.1.1 深耕与浅耕深耕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浅耕则有利于土壤保温、保湿,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分解2.1.2 耕作时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生长需求和农业机械作业能力,合理选择耕作时机一般而言,播种前进行一次深耕,有利于作物生长2.1.3 耕作方式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农业机械条件,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如翻耕、旋耕、深松等2.2 作物布局作物布局是指根据农业生产目标、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

      本节主要介绍农村合作社作物布局的原则和方法2.2.1 作物布局原则(1) 因地制宜: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水资源等自然因素,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2) 适种适养:充分考虑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种植习惯,发展适宜的作物种植3) 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4) 生态平衡:保持作物种植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2.2.2 作物布局方法(1) 确定主要作物: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农村合作社的主导作物2) 配置辅助作物:在保证主导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辅助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 调整作物种植比例:根据市场变化和农业生产效益,适时调整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2.3 轮作与间作轮作与间作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本节主要介绍轮作与间作的原则和实施方法2.3.1 轮作原则(1) 合理安排轮作周期: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轮作周期2) 避免连作:避免同一种作物连续种植,减少病虫害发生3) 选择互补作物:轮作作物应具有一定的生态互补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2.3.2 间作原则(1) 选择适宜的间作组合:根据作物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间作组合。

      2) 合理配置间作比例: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合理配置间作作物的比例3) 优化间作模式:不断摸索和创新适宜当地条件的间作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3.3 实施方法(1) 制定轮作计划:根据轮作原则,制定农村合作社的轮作计划2) 落实间作措施:根据间作原则,合理安排间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比例3) 加强田间管理:在轮作与间作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保证作物生长健康第3章 播种与育苗技术3.1 播种技术3.1.1 土地准备在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为种子发芽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肥力状况,施足底肥,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3.1.2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病、弱、瘪种子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进行种子消毒和浸种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防治病虫害3.1.3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及茬口安排,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一般而言,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开始播种3.1.4 播种方法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方法,如条播、穴播、撒播等播种深度要适中,以保证种子发芽3.2 育苗技术3.2.1 育苗基质选用通气性好、保水性强、养分丰富的育苗基质。

      可选用泥炭、珍珠岩、蛭石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3.2.2 育苗设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育苗设施,如温室、拱棚、遮阳网等3.2.3 播种与催芽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发芽3.2.4 苗期管理在苗期要加强对温度、光照、水分和肥料的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促进幼苗健壮生长3.3 秧田管理3.3.1 秧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病虫害较少的地块作为秧田3.3.2 秧田准备对秧田进行深翻、细耙,施足底肥,为移栽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3.3.3 移栽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秧田条件,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进行规范化的移栽操作3.3.4 秧田管理移栽后要加强对秧田的水分、肥料、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保证作物生长健壮同时注意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第4章 灌溉与施肥技术4.1 灌溉技术4.1.1 灌溉原则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保证作物生长水分需求的重要措施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期、土壤类型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灌溉应遵循适时、适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