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媒大学录取章程.doc
5页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报考条件和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3、发音器官无缺陷、无疾病,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高:男一般不低于 1.75 米,女一 般不低于 1.65 米 报考条件同时又规定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报考: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在校生 2、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级中学的在校生 3、被普通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 4、因触犯刑律而被追诉或正在服刑者 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可以到中国传媒大学设定的考点办理报名手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 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汉语普通话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县级以 上(含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此要求列入广播电 影电视部部颁岗位规范,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上岗) ”国家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 一级甲等是标准最高的一级具体要求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 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 3%以内。
”一级乙等的具体要求是:“朗读 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 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 8%以内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时 都要通过一级甲等因此,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应该是标准 的、规范的,具体地说,其语音面貌不能低于一级乙等的要求 第二,发音器官健康、有效 发音器官不能存在先天缺陷和整体上不利于发声的情况,如:1 舌系带过短;2 颚裂(造成 严重的贯通性不可克服的鼻音) ;3 兔唇;4 舌体、口腔腔体比例不当(大舌头) ;5 牙关与 下颌骨不利于口腔开合运动(牙关紧) ;6 牙齿不整齐有碍发音;7 牙齿及咬合关系有严重 问题(“地包天”、 “天包地”影响正常发音) ;8 鼻中隔偏曲,造成通气不良,形成阻塞性鼻音; 9 喉头过小,声道有异于常人,不利于发声;10 体弱气虚,呼吸肌不强;11 由于外伤造成 的发音器官缺陷,等等 第三,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 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主要的工作手段因此, 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具备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清晰的口齿包括唇、舌、齿等运用的灵活、有力;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到位、正确;发 音咬字不含混、不秃噜、不吃字等等圆润的嗓音,包括音质悦耳集中且有一定的明亮度 和声音弹性,有较自如的气息状态,包括声音不干、不涩、不沙、不哑、不噪、不弱等要 求第四,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生应具备透过文字语言表面感悟文字语言深层意蕴的能力,对所播和所说的内容都应做 到有感而发,情动于衷,深情并茂地表达,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序、言之有 声、言之有色、言之有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五,较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考试,还要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应变能力如: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并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构成腹稿提纲,并状态自如地加以表达的能力;在 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主考的提问、灵活应变的能力;以及强行记忆的能力等 第六,较好的形象气质条件和综合文化素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特别是电视播音工作 者,其容貌、形象、气质、身材等因素就更为重要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考生形 象、气质等条件的要求相对也要高一些对形象的基本要求是“上像”,气质的基本要求是 不俗。
整体形象上要落落大方,有亲和力总之,考生通过各项考试要能够体现出较出色 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质及可塑性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内容与形式`: 专业考试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要进行初试面试和复试面试复试通过之后,还需经过系 学术委员会复审、终审,终审通过,方为专业考试合格专业考试合格者,由中国传媒大 学招生办公室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收到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的考生,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有的考生由于不了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可能会把考试想象得很神秘或很难,其实 不然在具备了一定的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再了解、熟悉了考试的内容、要求、程序 和方法之后,考试就会比较容易进行专业考试共有五项: 指定稿件朗读 这项内容,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语音面貌、发声状况及基本的朗读能力朗读的饿基本要求 是清楚、顺畅、生动指定朗读的稿件是在考场发给考生的一篇几百字的以叙述为主的短 文 主题讨论 这项内容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即兴表达的能力根据临时指定的题目,提炼观点, 言简意赅地进行即兴表述,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之中,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专业素质 文学作品朗诵 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寓言等文学作品比一般叙述性稿件感情更为浓烈,情节更为曲折, 形象更为生动,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
通过文学作品的朗诵,主要是进一步考察考生声音 的适应能力、变化能力、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这项考试的内容应该表现得更出色 些,更完美些,更自信些这项内容限时在 3~4 分钟以内,文字约在 600~800 字左右 即兴表达 通过设置一些临时指定内容的环节来进一步考察考生的新闻素质、新闻敏感和专业素质, 让考生能够进一步充分展示其个性及特长 回答主考提问 通过提问交流互动环节,进一步考察考生的全面素质,使考生能够有充分展示其个性和内 在素质的空间 这项考试的目的除了考察考生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以外,同时也为了考核其反应能力和 心理素质题目涉及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基本概念、时事政治、广播电视,问题基本上 是在高中生的知识、常识范围之内考察方式,或者是由考生随意抽取题目,或者是由主 考随机提问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原则: 1、艺术类本科专业在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并符合本 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招生条件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2、录取专业时,专业志愿以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时所填报的志愿顺序为准,无专 业志愿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专业成绩全国前 3 名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3/4 的招生计划,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高 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依专业考试成绩排名从高到低的原则,优 先录取,专业成绩排名并列的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剩余的 1/4 招生计划, 按照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总成绩达到学校确定 的录取分数线情况下,依高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录取时,男女生分别排队,男女生录取比例为 1:14、从 2006 年起,艺术类各专业录取时,考生的数学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中 5、被录取的考生一经查出有替考等考试舞弊行为,取消其录取资格 怎样朗读指定稿件: 指定稿件朗读的要求是:清楚、顺畅、生动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把握,可以较好地实现 上述要求 1、感受领先,以情带声! 从以往的考试来看,在指定稿件朗读时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考生毫无感受、毫无表 情地念,机械地、干巴巴地读,这种“朗读”充其量只能算是最低层次的“念字出声”,距离 朗读的目的、考试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一个字不念错,一个结巴都不打也难以取得好成 绩。
朗读是朗读者对稿件内容的有感而发和真实态度、感情的自然流露在稿件准备时, 朗读者已对内容的主题、目的、基调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朗读时,要善于带着这 种认识和感受去朗读,并且善于随着内容的变化,让自己的感受也相应地变化,再用变化 的语气把这种变化的感受表达出来句子内容不同、句子所蕴涵的感情色彩不同,朗读者 的感受和表达就应不同带着不同的感受去表达,有声语言就容易生动感人 2、 “归堆儿”、 “抱团儿”,清楚连贯 经常有的考生在朗读时或者一句一顿,或者是从头到尾不敢停顿,使内容既不完整,也不 连贯,散乱一片,影响了内容的准确表达朗读者可以通过划分小层次的方法解决这个问 题划分小层次就是把一个自然段中内容联系较紧密的句子有机地组合到一起,表达时, 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尽量读得紧凑、连贯 表达的时候,注意使属于同一个小层次的句子之间少停多连,句尾多扬少抑, “归堆儿、抱 团儿”;而在小层次之间,注意用停顿、语气加以区分,这样读出来的内容就容易完整、连 贯了 3、重点突出,主次鲜明 朗读表达最忌“千篇一律”,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同样的轻重、同样的快慢、同样的虚 实、同样的高低、同样的间隔,造成声音效果的单调、呆板、乏味。
朗读者要善于随着稿 件内容的变化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运动,对于那些直接表现主题、目的、基调的词、句、段 给予突出强调强调可以用加重的方式,也可用停顿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快慢和抑扬的变 化进行 排除杂念,全神贯注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有声语言艺术活动,它需要朗读者全神贯注然而考场的氛围,会给 考生造成一定的紧张过度紧张会分散考生的注意力,使朗读不能顺利进行;还有的考生 怕自己朗读不好,缺乏自信;有的想自己的声音如何,嘀咕自己语音、发音、噪音的“毛病” ;还有的在想主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有的因偶然打个结巴,读走了一个音而懊恼不已, 以致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所读的内容 以上种种,都属于杂念,这些“外抑制”会压抑大脑皮层对稿件内容的兴奋,会影响考生正 常的朗读状态,影响表达的效果和考试的成绩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全神贯注于稿件内容,可以用思考内容来排除杂念的干扰指定稿件朗读,同时也是检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处变 不惊,从容沉稳才是上乘素质的表现 4、自备文学作品朗诵的应考 前面讲到的指定稿件表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的朗诵,除此之外,还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注意和把握: 深入理解、感受作品 拿到稿件先不要急于出声朗诵,而是精力集中地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一两遍。
因为未经仔 细分析、理解、感受的出声朗诵,会形成先入为主的不准确的声音印象,它会对后面考试 时的朗诵产生消极的前摄抑制默读了一两遍之后,应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把握 文章的层次脉络再通过: 1、想主题——深入感受稿件主旨意蕴 2、想目的——明确朗诵的社会意义朗诵是有目的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目的是朗诵所要 达到的社会效果和意义虽然是考试,但也要把其当成目的明确、意义不凡的传播活动 想一想朗诵的目的,会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起考生本人积极甚至强烈的朗诵欲望 3、想对象——建立积极的交流状态朗诵除了是有目的的有声语言传播活动外,同时也是 有明确交流对象的语言传播活动结合具体的内容想一想朗诵接受的具体对象,有利于朗 诵目的的实现并使朗诵生动可感考生可以把主考老师当成自己朗诵接受的听众和对象, 设想他们听到你的朗诵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他们将有什么积极的作用,等等,用以调动 自己的感情和朗诵欲望 4、想重点——找到主题的落脚点和与对象交流的共鸣点任何作品的内容都不是没有主次、 不分轻重的朗诵者在进行朗诵准备时,还必须明确文章中哪些词、句、段、层次更重要 些,哪些属于次要的部分重点部分,理解、感受和表达时都要给予突出、强调。
5、想基调——把握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准备稿件的最后,还要想一想这篇稿件 应以什么样的总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加以表达,是热情赞扬的,还是严肃郑重的;是说 服规劝的还是严厉批评的;是深切缅怀的,还是深情回忆的……恰切的基调是朗诵的方向, 把握准了总的基调,朗诵就象航标知道下的航船,有了方向 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动作感 文学作品是靠形象取胜的,这是它与叙述性、议论性稿件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