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构下复习.docx
14页1.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布置方案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布置方案答:组成:离合器及其操纵、变速器及其操纵、万向节与传动轴、驱动桥功能:实现汽车减速增矩、实现汽车变速、实现汽车倒车、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 力传递和应使车轮具有差速功能布置方案: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 全轮驱动(AWD)类型:液力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和电力式2. (螺旋螺旋)周布弹簧离合器和膜片离合器等的结构和优缺点周布弹簧离合器和膜片离合器等的结构和优缺点答:膜片离合器由分离指和碟簧两部分组成,分为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双支承环式/单支承环 式/无支承环式)和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无支承环式/单支承环式).膜片离合器优缺点:膜片弹簧离合器转矩容量大且较稳定(书 15 页图 14-4)/操纵轻便/ 结构简单且较紧凑/高速时平衡性好/散热通风性能好/摩擦片的使用寿命长/可冲压加工,适 合大批量生产/膜片弹簧难制造(热处理等)/分离指根部应力集中,容易产生裂纹或损坏/ 分离指舌尖易磨损,且难以恢复周布弹簧离合器结构(单盘:主动部分:飞轮、压盘、离合器盖(四组传动片)/从动 部分:从动盘(摩擦片)、从动盘毂(从动轴)/压紧机构:16 个螺旋弹簧/操纵机构:分 离杠杆、分离套筒(轴承)、分离叉)单盘特点:飞轮、压盘和离合器盖都是主动部分/离合器盖与压盘之间用沿圆周切向均 匀布置的传动片连接(传动片可周向传递转矩,轴向可弹性移动),并通过离合器盖连接 在飞轮上,因此压盘也是主动部分/从动盘处于压盘与飞轮之间/通过压盘四周均匀排列的 螺旋弹簧,将压盘、从动盘、飞轮压紧在一起/分离时分离杠杆的外端推动压盘,克服压紧 弹簧力,使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分离/离合器需要与曲轴一起作动平衡,为保证拆卸后的安 装,离合器盖与飞轮之间用定位销来保证相对角位置/与膜片弹簧离合器相比结构复杂,质 量大,周布的螺旋弹簧受离心力的影响产生径向变形,并因减小压紧力而导致打滑。
双盘特点:可以传递较大的转矩,用于重型车辆中央弹簧离合器结构:主动部分(飞轮、中间盘、压盘、离合器盖)/从动部分 (摩擦片) /压紧机构(中央弹簧、分离套筒、拉杆、压紧杠杆)/分离机构(分离套筒、分离弹簧、分离 摆杆)中央弹簧离合器特点:平衡机构:使中央弹簧的压紧力均匀的布置在压紧杠杆上可 利用较大杠杆比,在保证压力的前提下,操纵轻便扭转减振器:避免不利的传动系统共振,降低传动系统噪音动力传递:从动盘本体——减振器盘——减振弹簧——从动盘毂——轴3. 变速器结构类型与特点、变速器操纵机构、分动器与分动器操纵机构变速器结构类型与特点、变速器操纵机构、分动器与分动器操纵机构答:变速器的功用: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的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 驶工况,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实现倒车;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变速器的类型:按传动比的变化范围:有级式变速器:应用最广泛,有若干个固定的传动比可分为轴线固定式、轴线旋转 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档位指前进档的数目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连续变化可分为机械式、电力式、液力 式(动液式)综合式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械变速箱。
其传动比 可在几个间断的区域内连续变化按操纵方式分类:强制操纵式: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自动操纵式:换档与传动比的选择是自动进行的半自动操纵式:固定式:几个常用的档位自动,其余由驾驶员操纵;预选式:先选取 档位,换档过程自动两轴式与三轴式变速器的比较三轴变速器特点:具有中间轴,并且有时采用双中间轴的方式来消除输出轴的变形; 具有效率较高直接档,有些汽车还设置了传动比小于 1 超速档,用于在良好路面或者轻载 行驶,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传动线路中只有两对齿轮啮合;三轴变速箱在前进档时, 输入轴与输出轴旋转方向一致;输入轴的长度较短,强度较好、容易制造两轴变速器特点:无中间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平行;有直接档,因此高速档的效率比 三轴变速器低;在传动线路中只有一对齿轮啮合,机械效率高,噪音小;输入轴和输出轴 旋转方向相反;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布置;在 FF 或 RR 布置的汽车上广泛采用,一般将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也集成在变速箱内防止跳档的结构和措施:原因(接合套与接合齿圈的结合长度短;经常换档引起接合 套的齿端磨损等原因,使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因振动造成接合套与接合脱离,发生自动跳档)典型的防止跳档的结构措施(齿端制成倒斜面;花键毂齿端的齿厚切薄)。
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和类型功用:保证驾驶员能准确可靠地使变速器;挂入所需要的任一挡位工作,并可随时使 之退到空挡分类:直接操纵式和远距离操纵式组成:变速杆、拨块、拨叉、拨叉轴以及安全装置多数集装于上盖或侧盖内为了保证变速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准确、可靠工作,变速器操纵机构应该设置安全 机构,并满足如下安全要求:设置自锁装置,防止变速器自动脱档,并保证介入档位的啮 合齿轮圈齿宽接触;设置互锁装置,避免同时挂入两个档位 ;设置倒档锁,避免误挂入倒 档分动器作用:在多轴汽车上采用分动器,将变速器的输出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因此 分动器一般具有一个输入轴、多个输出轴在一些越野汽车上装有两档分动器,兼起到副 变速箱的作用分动器的操纵系统原则:不先接上前桥,不得挂上低速挡;不先退出低速挡,不得摘下前桥原因:低速档转矩较大,避免中、后桥过载4. 无同步器的换挡过程、惯性式同步器的结构与原理、同步器接合齿圈无同步器的换挡过程、惯性式同步器的结构与原理、同步器接合齿圈答:自低速档换入高速档4 档接合时:V3=V2; V4>V2分离瞬间:V3=V2; V4>V3分离一段时间:V4 下降较快;V3 下降较慢使得:V4=V3 自高速档换入低速档5 档接合时:V3=V4; V4>V2分离瞬间:V3=V4; V3>V2分离一段时间:V2 下降较快;V3 下降较慢使得:V2=V3 不可能出现;接离合器,加速使 V2>V3 无同步器的普通变速器的操纵复杂,换档过程中容易产生冲击,对驾驶员的熟练程度 要求高,容易造成驾驶员的疲劳。
为克服上述缺点,在普通变速箱上采用同步器,使换档 时即将啮合齿轮的接合部位与接合套的速度相等,即实现同步同步器组成:接合套、花键毂、接合齿圈以及同步装置同步器功用:可以使接合套与对应接合齿圈的圆周速度迅速达到并保持一致,并阻止 两者在达到同步之前接合,从而防止了冲击同步器分类:常压式、惯性式、自行增力式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惯性式同步器惯性同步器也靠摩擦原理工作,惯性同步器特点是:在结构上保证了接合部位在未达到同步 时不能接触,因此可以避免冲击和发生的噪音惯性式同步器分为:锁环式和锁销式广泛应用于轿车和轻型、中型车辆锁环式惯性同步器的结构:轴、齿轮、接合齿圈;花键毂;接合套;锁环(同步环); 滑块;定位销锁环式同步器工作过程:五挡换六挡:空转,n3>n7=n4;压紧,n3>n4=n7;摩擦、 抵触;拨环力矩、摩擦惯性力矩;同步、接合、挂档 锁环式同步器的特点: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锥面间产生摩擦力不大;结合齿端面 作为锁止面,容易磨损而失效;适用于转矩不大的高速档或者轿车和轻型车辆锁销式同步器的特点:锁销式同步器在结构允许采用较大的摩擦面,摩擦锥面之间可 以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矩,并缩短同步时间,减少驾驶员的疲劳。
5. 液力变矩器的构成与特性、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单向离合器液力变矩器的构成与特性、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单向离合器答:汽车上采用液力耦合器的优缺点:优点:泵轮与涡轮之间允许较大的转速差,可以保证汽车的平稳起步和加速,同时衰 减系统扭转振动引起的过载;延长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在暂时停车时也可以不脱开传动 系统,可以减少换档的次数缺点:液力耦合器只能传递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的大小,因此必须与变速机构一起 使用;增加质量和尺寸因为液力耦合器不能完全的中断动力,因此在换档时仍然需要离 合器来中断动力,减少换档时的冲击载荷;存在液流损失,传动效率低液力变矩器组成:泵轮(固定在发动机曲轴上)、涡轮(固定在输出轴上)、导轮 (固定在固定套管上)液力变矩器与液力耦合器的不同点:在结构上多一个不动的导轮不仅能传递转矩, 还能在泵轮转速和转矩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涡轮转矩的大小液力变矩器起到了增大转矩的作用当涡轮的转矩随着泵轮的转矩增大而增大到克服 汽车的起步阻力,则汽车实现起步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可以根据涡轮的转速变化:具 体为: 涡轮速度低——转矩大于泵轮转矩;涡轮速度等于一设定值——转矩等于泵轮转矩;涡轮速度高——转矩小于泵轮转矩;涡轮速度等于泵轮速度——不传递转矩。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变扭矩的原因是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入了导轮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比为小于等于 1 的连续可变的数;液力变矩器 的转矩随着汽车的行驶工况自动的改变当涡轮的速度低时具有较大的转矩;涡轮速度为 0 时的转矩最大;当涡轮的速度高时具有较小的转矩;涡轮速度与泵轮的速度相等时的转 矩最小为 0;液力变矩器同时具有液力耦合器保证汽车平稳起步,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 防止系统过载的特点在涡轮速度高于 nw1 时,涡轮的输出转矩小于泵轮的输入转矩,效 率低、降低了动力性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在变矩系数 K>1 (iik1)范围内:变矩器的效率比耦合器低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性能稳定,效率高,在变矩器状态下的最高效率为 92%,在耦合器状态下的高 传动比区的效率可达 96%单向离合器的作用:在液力变矩器的涡轮速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让液力变矩器转化 为液力耦合器工作,以增大涡轮在高速时的输出的转矩,提高动力性6. 液力机械变速器中行星齿轮机构三构件之间的运动学关系(书液力机械变速器中行星齿轮机构三构件之间的运动学关系(书 85 页)页)答:与液力变矩器配合使用的一般是行星齿轮变速器(轴线旋转式)但也有采用轴线固定 式的。
原因:行星齿轮变速箱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可以用较小的齿轮实现较大的传动 比,传动效率高,机构运动平衡,抗振能力强太阳轮、齿圈与行星齿轮架 3 者任意一对 可作为传动件;如果有两个被固定在一起,则第三个的速度与前两个相同,传动比为 1;如果三个均为自 由转动,则行星齿轮不能传动,相当于空档行星架被固定时,太阳轮、齿圈转速相反, 可作为倒档7. 主减速器类型(单级、双级)、驱动桥离地间隙、半轴支承型式与特点主减速器类型(单级、双级)、驱动桥离地间隙、半轴支承型式与特点答:驱动桥的组成: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组成驱动桥的作用: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通过主减速器实现降速增扭的作用;在发动机 纵置时,通过主减锥齿轮改变转矩传递的方向;通过差速器实现车轮的差速驱动桥的分类:非断开式(整体式)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分类:按传动齿轮副的数目:单级主减速器;双级主减速器;带轮边减速 器的双级主减速器按主减速器档位:单速式:固定的传动比;双速式:有两个档位主减速器的作用:减速增扭;改变扭矩的方向单级主减速器:只有一对齿轮副传动,零件少,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效率高主传动比:主紧速器的传动比称为主传动比,用 i0 表示。
i0=z2/z1;Z2---从动齿轮齿 数;Z1---主动齿轮齿数齿轮的支承:目的(增加支承刚度,便于拆卸、调整);主动齿轮的支承(跨置式; 悬臂式;从动齿轮的支承;跨置式)轴承的预紧:目的(减小锥齿轮传动过程中的轴向力引起的轴向位移,保证齿轮副的 正常啮合);调整办法(调整垫片/调整螺母)齿轮啮合的调整:目的(通过调整使啮合齿处于正确的啮合位置);调整办法(通过 调整点片 9,调整主动齿轮的位置)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目的(使啮合齿轮副之间有合适的间隙,以消除热变形,单过 大的间隙将产生冲击噪音);调整办法(通过调整点片 9,调整主动齿轮的位置,调整螺母 2,调整从动齿轮的位置)主减速器的润滑:主减速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