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对称教学设计.doc
5页中心对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两个内容,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翻折、旋转)中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心对称的应用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即概念、性质以及运用性质作图本节内容的数学本质是利用图形的全等认识图形的运动变化也是完善初中对“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中心对称在生活、建筑中都进行了大量广泛地应用因而,学习好本节内容,对于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图形美,进而培养美学知识,体会人类文明,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相当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学会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的图形学生容易掌握但对于中心对称渗透的旋转变换思想,学生学习静态图形已经养成习惯,对运动变换的图形不太适应;其次由于在八年级上册就已学习了轴对称,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对中心对称的概念与性质的真正理解上不到位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感知中心对称的图形特征,进一步建立中心对称的概念,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
2、理解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角度为180度的特殊的旋转对称图形理解中心对称与旋转对称的关系,能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3、理解“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这一基本性质,会画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中心对称性质的探索发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及深刻体会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运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情感价值目标1、欣赏中心对称实物图形,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感受中心对称的美感,从而体验数学美2、认识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通过动手设计增进对中心对称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心对称的概念;中心对称的性质,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进行作图2、难点:中心对称与轴对称和旋转对称的区别与联系;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准确作图五、教学程序设计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A、创设情景学生观看幻灯片,生活中的中心对称下面只是其中一部分) B、教师引入(1)同学们觉得这建筑和图形漂亮吗?(2)你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这样的图案?上面的图形设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心对称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自学问题)(1)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2)什么是中心称?什么是对称中心?什么是对称点?(3)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有什么相同点?(4)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有什么不同点?(5)完全重合说明什么?(6)两个图形是如何重合的?(7)中心对称与旋转对称有什么相同点?(8)中心对称与旋转对称有什么不同点?(9)自学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3、检查自学情况,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间可相互补充)4、归纳总结,理解新知(1)定义:如果一个图形绕着它的中心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中心点叫做对称中心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和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2).点拨精讲 特征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特征2: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也就是: (1)对称中心在任意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上 (2)对称中心到一对对称点的距离相等 根据这个,可以找到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中心,通常只需连结中心对称图形上的一对对应点,所得线段的中点就是对称中心同时在证明线段相等时也有应用5、应用新知(1)练习:画△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并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2)、拓展应用学生再分别以顶点A,B对称中心,画对称图形在同一个图形中,进行不同的变式训练,来巩固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 7、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2、3(2)自己动手设计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