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五套试题.docx
31页专题一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可多选)1.最早提出“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这一思想的是( )A.彪勒 B.古迪纳夫 C.何林渥斯 D.皮亚杰2•提出“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的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是()A.林崇德 B.朱智贤 C.刘儒德 D.钱铭怡3•通过“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布鲁纳C.埃里克森D•科尔伯格4•动态发展观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布鲁纳C.埃里克森D•科尔伯格5•如果父母的教养态度是拒绝,那么孩子将形成的人格特征是()A.消极、冷漠、B.任性、幼稚C.反抗、自高自大D•服从、独立6•师生关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矛盾冲突型B.亲密和谐型C.疏远平淡型D.敌视冲突型二、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2•个体社会化过程 3•毕生发展4•会心教育生态系统5•父母教养方式三、简答题1•根据所学内容,简要回答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2•从认知方面,简要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渡性3•青少年心理发展内容是什么?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5•简要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四、论述题1•论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2•论述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觀:专题一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6.ABC1.C 2.B 3.D 4.A 5.C二、 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 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2•个体社会化过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借以发展个体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3•毕生发展:心理的毕生发展观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 程,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4•会心教育生态系统:会心教育生态系统,就是青少年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与青少年自身, 按照一定的规则以一定的组织和结构积极进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能够使青少年心理安全、行动自由、有足够 的机会发展和展示自己有效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会心会意的组织系统5•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青少年的活动中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对青少年认知,社会性及个性发展有和重要的影响三、简答题1•根据所学内容,简要回答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把青少年的生态系统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时代系统”五个层次对青少年影响最为直接的以及在青 少年成长的初期影响最为有效的是微系统微系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同伴和青少年所构成的一个个子 系,包括家庭子系统、师生子系统和同伴子系统青少年在这些子系统中与各系统内的成员产生交互作用,他们交互作用的模式与结果直接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微系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能力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调控的, 通过努力也是可以营造的2•从认知方面,简要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渡性从认知方面来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由于形式运算的出现使其思维逐渐完善,逐步摆脱了儿童时期单一的具体运算思维,形象思维趋于成熟,并进入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已懂得试验、假说、推 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 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 的信息或资料同时,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和元认知能力都显著增强他们学会自我批评,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 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3•青少年心理发展内容是什么?青少年心理发展内容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1) •两个主要部分包括:一是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青少年人格的年龄特征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2) •青少年心理发展还需要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来进行研究: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青春期的生理因素发展;三是青少年的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发展;四是我国青 少年面临和存在的一些心理社会问题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1) •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求知欲强,富于创新随着现代学习资源的丰富,教育和文化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各类各样的图书馆、电视、网络等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和获取信的途径,其 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由于此阶段的青少年思维正处于迅速发展完善之中,他们对探索各种各样的现象 的兴趣浓厚,充满热情,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他们还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成人的思维、道德规 范与行为准则,不拘泥于常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 •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在当今社会多元化形势的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重新组合,过去由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所主导的一统天下已经为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所取代3) •自主独立,表现欲强与前辈们相比,当代的青少年更加独立自主,更 多地反对 父母和教师对其干涉和控制随着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当代的学生不再像以前的 学生那样不敢表现自己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反,他们往往能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大胆提出自己对 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当代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希望通过一些标新立异的做法来吸引其他 人对其自身的关注,从而塑造一个为社会和同伴所认可的自我形象5•简要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由于青少年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矛盾性 主要表现在:(1)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一方面,青少年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表现出心理“断乳”愿望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又存在较多的依赖性2) •性意识增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由于性的成熟,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由于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的要求他们又不能 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只有压抑自己的欲望,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表现出了性生理成熟和社会道德 规范之间的矛盾3) •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进 入青春期的少年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减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
但与此 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4) .情感与理智的矛盾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不够稳定,表现出明显的两极波动,往往容易感情用事5) •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成人意识越发明显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与幼小儿童的表现区分开来,力图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童年加以否定,从兴 趣爱好到人际交往方式,再到对问题的看法,他们都想抹去过去的痕迹,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四、论述题答案请参考专题一第三、第四节主要内容题二专题训练一名词解释1•最近发展区2•观察学习3.元认知二选择1•前运算阶段的是那个年龄段?()A.3-7 B.2-7 C.2-6 D.3-62•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中公式B = f (P、E)中,P代表的是()A.个体B.环境C.认知行为D.个体的认知状态3. 元认知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A.元记忆力 B.元理解力C.元认知监控D.元学习能力4. ()青少年开始具备空间守恒的能力A.11-12 B.10 C.9 D.135•—个儿童用竹竿当马骑,判断该儿童处于()A.形式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三简述1•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中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
2•简述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特点3•简述青少年观察力的发展特点4•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注意稳定性5•简述青少年记忆力发展特点四论述:1•论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 2•论述如何培养创造性?答案:一名词解释1•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 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3•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二选择BDCAB三简述1•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中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1) 成熟皮亚杰认为神经系统的成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命的头几年,但 成熟不是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2) 经验个体在周围环境中练习和习得的经验是智力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些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经验因素不是对智力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3) 环境主要指社会生活、文教、语言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社会性相互作 用和社会经验的传递该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4) 平衡平衡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指的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 作用的过程2•简述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1) 以表象思维为主进入这一阶段之后,在上一阶段感知运动智力活动的基础上,儿 童能利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表象进行思维,且这种思维成为智力活动的主要方式依靠这种思维,儿 童可以回忆他过去曾接触过的人和事物,并利用这种记忆表象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但是,此时儿童的表 象思维缺乏逻辑性2) 自我中心主义此时儿童根本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与外部世界分离开来他深信他人 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他也深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遇到同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宣称事实是错误的3) 中心片面性所谓中心片面性是指儿童在观察事物时,仅仅把注意集中在他最感兴 趣的,或事物最突出、最显著的方面,而对其它方面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于智力活动的这一特 点,就使得他的判断和推理缺乏全面性,显得鲁莽和幼稚可笑4) 不可逆性在儿童的认知世界里,关系是单向的,是不可逆的3•简述青少年观察力的发展特点1) 观察目的性增强:青少年观察事物的发展经历了由被动消极的盲目观察项自动自觉 和有目的的观察过渡的过程初中学生的感知活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主要根据成人的要求进 行2) 观察更具有持久性:观察的持久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增 强以及对观察任务意义的理解而发展的,并以有意注意的维持为指标。
表现为主动排除各种干扰刺激, 使观察活动更为持久3) 观察精确性提高:青少年对观察对象的精细性和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青少年的感受性比儿童大为提高,感觉阈限相应降低初中生的视觉感受性比小学生提高了 60%,初三、高一的学生基本上达到或高于成人水平在观察人和物的特征时,青少年也更加精确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