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专题 第讲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doc
16页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空坐标 专题概览]第10讲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对应学生用书第80页)考点1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识记—基础知识梳理]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②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③思想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④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2)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意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轻巧识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一个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两位伟人:马克思和恩格斯3)三大运动:英、法、德工人运动4)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5)四点内容:阐述基本原理、规律;明确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1)背景①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大败,普军压境②阶级矛盾:资产阶级国防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③导火线:1871年3月18日,反动政府偷袭蒙马特尔高地2)成立:1871年3月28日3)措施军队方面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政权方面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民主制度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待遇方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4)结果:5月21日至28日,经过巴黎保卫战即“五月流血周”,最后失败5)失败原因①19世纪70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②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可供借鉴的经验6)历史意义: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巴黎公社的原则永存,精神不朽[轻巧识记] 巴黎公社[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史料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刘祚昌《世界通史》史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及其体现的政权性质,解读时要分段概括从史料一第一段“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等信息中认识政权的阶级性;从史料第二段“普选制”等政权产生方式的信息中认识其性质;从史料第三段“工人合作总社”等经济举措的信息中理解其性质2)史料二中恩格斯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关键信息“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恩格斯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也就点明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并说明你的理由[提示] 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理由: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经济方面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提示] 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史论归纳]全面认识巴黎公社(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因此,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它第一次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革命应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4)教训的深刻性: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必须要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掌握足够的武装力量;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这说明( )A.无产阶级革命历史条件已成熟B.工人运动有了成熟的理论做指导C.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否定D.这一思想成为巴黎公社指导思想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尚不是很成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著作为《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故B项正确;它是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有所发展突破,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运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偶然性事件,且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故D项错误。
]2.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B [材料未体现政权的阶级性,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社行政、司法等部门的职位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体现政权的民主性,这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非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3.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这表明巴黎公社( ) 【导学号:62160056】A.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B.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D.堪称科学社会主义典范B [直到现在也不能说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题干中只是说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故A项错误;一个倒金字塔的人民监督和一个正金字塔的人民选举共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B项正确;题干揭示的是选举权和监督权相结合,而不是矛盾,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典范,仅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故D项错误。
]4.1871年4月16日,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规定:“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以便组织生产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按资产量确定补偿数额”这项措施( )A.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B.没收了部分私人资本C.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A [材料“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不符,故B项错误;没收逃亡资本家资本或已停业资本只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途径之一,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是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而不是维护资本家的利益,故D项错误]考点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识记—基础知识梳理]1.历史背景——革命前夜的“火星”(1)俄国帝国主义特征:伴随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完成,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对西欧资本有极大依赖性2)列宁主义诞生①背景a.俄国在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约的同时,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使矛盾急剧尖锐。
b.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急需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c.1900年,列宁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好了建党的准备②诞生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2.革命进程——帝国大厦的坍塌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二月革命①原因:一战中俄国的失利,进一步暴露了沙皇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的破坏造成俄国经济濒于崩溃,国家局势日益恶化;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和发动②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影响:形成了两个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2)革命形势的发展①《四月提纲》:提出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任务②七月事件:说明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3)彼得格勒起义①起义机构的建立: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公开领导起义的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②过程:1917年11月6日起义开始,至7日上午,整个首都几乎全部落入起义者手中,7日晚开始攻打冬宫4)第一个工农政权的建立①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3.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世界意义: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轻巧识记]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史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四月提纲》史料二 苏维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