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罗布泊的孩子》有感-12(1000字).docx
2页读《罗布泊的孩子》有感当我徘徊在书架前时,我的目光突然被一本名叫《罗布泊的孩子》的书籍吸引于是,我便翻开它,品味里面的深厚意境本小说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在罗布泊度过童年的孩子们的成长经历,以及爸爸、妈妈和那支铁的队伍,如何在这片不毛之地展开一场隐姓埋名的原子弹斗争的故事书里更有一些故事催人泪下比如这一个黎明鹰见愁峰当时文中“我”的爸爸正在和李光叔叔测量仪器突然,铁架上面的一截被暴风吹裂,正在倒塌下来李光叔叔一见,大吃一惊,用力推开爸爸,自己便扑在了仪器上倒塌下来的铁架重重地砸在李光叔叔身上,战友们奋力抬开铁架可惜啊,年纪轻轻的李光叔叔就这样壮烈牺牲了像他这样的革命烈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换取革命成功,这种无私奉献、牺牲自我的精神烙印在我心中!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大地上缓缓升起战士们无一不欣喜若狂这朵蘑菇云蕴含着爸爸等人的努力付出和呕心沥血,也蕴含着李光叔叔等战士的英灵正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和奋发努力才换回了今天的成功!到了晚年,爸爸仍怀念那段含辛茹苦的时光,并要求把他埋在罗布泊,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像文中“我”的爸爸这样不屈不挠,甘愿为革命奉献一切的人!他们的精神就像胡杨树那样,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他们这样不屈不挠的人。
我们所认识的张海迪姐姐她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是啊,我们也要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