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篱作物小叶黄杨的培育修剪.docx
2页绿篱作物小叶黄杨的培育和修剪1. 小叶黄杨的生物学特性小叶黄杨为黄杨科常绿灌木高达 7 米;枝叶较疏散,小枝密集,四棱形,单叶对生,革质 有光泽,蒴果同属还有锦熟黄杨、雀舌黄杨等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喜光,亦耐半 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并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湿润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干旱和贫瘠; 生长缓慢,寿命长,耐修剪树姿优美,抗烟尘及有害气体,为绿篱布景的重要树种冬季 叶色变为褐黄色2. 培育与繁殖方法1) 播种繁殖:于果熟期 10 月采收种子湿沙埋藏,翌春条播或撒播,切忌覆土过厚,注意 保湿小叶黄杨种子不可晒干存放,晒干了的种子出苗率低,或长时间不发芽2) 扦插繁殖 小叶黄杨用扦插繁殖可随时进行,但以夏季采用当年生长的嫩枝条作插穗成活率高用砂质 土壤作扦插基质,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于透气、透光扦完后,插床上要 搭棚遮荫,防止太阳光直晒,经常喷水保持湿润即可当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发达,易受冻 害,冬季可用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护越冬3. 养护管理 移栽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成活率最高先整地施足基肥,小苗移栽可沾泥浆,大苗移栽需 带土球小叶黄杨栽培容易,但生长缓慢,要经常浇水,施肥,促进生长。
地植可用一般表 土,施腐熟禽畜粪等做基肥,种后可任其自然生长小叶黄杨喜湿,需经常浇水5至8月 是黄杨的生长旺盛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几次稀薄的腐熟饼肥要随时注意修剪徒长枝、重叠 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要及时摘去小叶黄杨所结的果实,以免消耗养分应依据植株的 基本树相,顺其自然之势,进行艺术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最好,此 时枝条较柔韧,易弯曲;修剪宜春季进行小叶黄杨萌发力虽强,但“无叶则不发”,因此 无论是造型还是日常修剪,对不到位的枝干可采用“逐段留叶,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 步下行发芽到位,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4. 整形修剪宜作以下的绿篱,植绿篱用3〜4年生苗移栽时春季带土球修剪在发芽前和秋季停止生 长后进行小叶黄杨易栽培,干旱季节适当浇水,以免基部落叶小叶黄杨为绿篱布景的重要树种,也是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 定植第一年,在主干的顶端 选择留取两个对生枝,作为第一层的骨干枝;第二年,在新的主干上再选择性的留两个侧枝 短截先端,用此来作为第二层的骨干枝待上述的 5 个骨干枝增粗后,便形成疏朗骨架随 后可根据绿篱和盆景的要求造型生产上还常修剪成人工式球形,具体方法是:一年中反复 多次进行外露枝修剪,以便形 成丰满的球形树。
每年剪去树冠内的病虫枝、细弱枝和过密 枝,已达到树冠内的通风透光由于树冠内外不断地生出新枝,应该随时修剪外表,即可形 成美丽可观的球形树老的球形树更新复壮修,则选定1 〜 3 个上下交错生长的主干,其余 的部分全部剪除第二年的春天,则可以从剪口下萌发出新芽等待新芽长出大概10cm的 时候,再按照球形树的要求,选择性的留取骨干枝,剪去不合格要求的新枝用来促使新枝 多生分枝,以便早日形成球形,此外,在生长的季节应对新枝多次的修剪5. 病虫害防治黄杨绢野螟是黄杨的主要虫害,合理用药: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措施搞 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 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有机磷农 药,还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等喷药应彻 底,对下部叶片也不应漏喷保护利用天敌: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