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筑高效应急物流运行机制的探讨.doc
4页构筑高效应急物流运行机制的探讨构筑高效应急物流运行机制的探讨摘要:物流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产业安全度,也有助于促进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安全应急物流运行机制对完善我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是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需要从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信息发布等方 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安全;运行机制;应急物流;绿色通道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on safety issues will help improve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industrial safety, but also help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ecurity emergency logistics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China’s public secur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key emergency management, need to forecast early warning, emergency, rehabilitati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Key words: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operation; mechanism logistics; green channel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性事 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 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应急物流是通过应急处理机构的建立、技术平台的构建和 应急手段的启用来实现应急物流的途径,主要包括政府协调机制、全民动员机制、法律机 制和绿色通道机制,充分认识应急物流的战略价值,这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应对 措施不力,就极有可能给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造成灾难性打击,给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如 2003 年 SARS 和 2008 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都给我国社会 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为保证国家战略安全,保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影响,以 尽量小的代价和损失来维系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我国就必须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审视应 急物流的建设与发展 1 安全应急物流的运作特点与国外应急救灾的启示 救灾应急物流是指围绕救灾而进行的所有物流活动的统称,包括救灾物资的运输、储 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救灾物流设施与装备的使用、管理和救灾中的信息 处理等活动正确把握应急物流的特性而言,应急物流就本质是指在危机发生时对物资、 人员、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与一般性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 更凸显了如下主要特征:①时效性;②应急物流应遵循特事特办原则;③非预见性;④需 求的急迫性和多样性;⑤军地物流的共同参与性探究我国安全物流应急管理中运行机制 的完善途径势在必行,还应积极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 (1)国外救灾应急物流运作的特点由于救灾物流采用的是与盈利性组织物流不同的 渠道模式,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①组织者的特殊性救灾活动是一种政府和民众的政 治行为②环境的特殊性由于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是无法预测的,而此,物流管理对 许多要素具有不可预测性③供需的特殊性救灾物流系统则是在灾害发生后,按照救灾 指挥机构的要求,快速把社会采购或募集的应急物品运往灾区,物流活动以追求时效为目 标④供应链模式的差异性救灾物流供应链的特点是供应方是被动的,其无法预先知道 需求方的要求,而需求方也无法提前把信息反馈上去,拉动供应链的运动,救灾活动的组织者是推动链条运作的主要动力,以实现对灾区的救助 (2)国外救灾物流运作方式和启示国外救灾物流具体到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特点, 如美国制定有完备的“全国地震灾难应变计划”(NEHRP) ,德国拥有—套较为完备的灾害 预防及控制体系,日本各重要地区也都制订有本地区防灾计划,建立了完整的救灾体系。
①立足商业物流研究,汲取先进经验,许多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被用在救灾物流中 例如“商物分离”、 “直接倒装”, “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等这些在商业物流中应用的概念,在 救灾物流的运作中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②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立法协调运作国 外救灾物流运作表明,及时有效地做好灾难发生后物流运作与事前制定的相关预案和相应 的法律法规是分不开的 2 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的意义和运行机制建设 构建完善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是推进应急物流事业的重要基础,尤其当前在我国应 急物流体系尚不完善背景下,构建一个涵盖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军队的一体化应急物流 网络,并保证其高效运行,成为当前最佳选择,我国在此方面不足的具体表现如下: (1)现代物流产业的安全发展将大大减少低水平、条块分割物流方式所造成的巨大物 耗,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巨大节约我国传统物流采取的是“大而全”、 “小而全”的经营方式, 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物流过程中的物耗惊人现代物流产业的安全发展将加快资金周 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现实选择目前,全国长年积累的 库存商品高达 4 万亿元左右,约占年度 GDP 的三分之一。
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 金,使我国众多企业资金周转极其缓慢,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建立或运 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是加快资金周转的有效途径 (2)我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目前还比较小,物流成本过高,将我国的物流成本水平 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效率水平较低 2006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 38 414 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 13.5%,增速比 2005 年上升了 0.6 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为 18.3%,比 2005 年下降了 0.2%,我国物流总费用仍然偏高,效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3)缺乏系统而科学的预警管理体系,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未能进行有效的事前 预防、早期识别,国民防灾抗灾的意识教育不够,灾害事件发生时,缺乏切实可行的应急 预案;事件处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也不能充分 有效地利用各部门的资源,导致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效率的低下;危机发生后重建与补偿 没有达到公众的期望同时,应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对危机防范重视不 够;缺乏应对危机的常设机构;缺乏长期反危机的战略和计划;社会动员能力不足,缺乏 非特定紧急状态下政府和公民行为的法律框架;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全民安全意识薄弱, 社会心理防御能力明显不足,保险意识薄弱,管理手段单一,基本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行 政管理层次上,各种民间的非政府组织、社会救援机构、慈善捐助机构建设工作十分薄弱。
如“4·28”铁路特别重大事故,是因为预警机制不健全而造成的动物反常、地下水异常这 些高度吻合古老地震预测经验的大自然奇异现象发生时,却无一人敢提醒说,这是地震预 兆,对细节问题过于淡化,让我们失去应有的防范意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3 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管理中运行机制的完善 政府必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整套反应迅速、组织科学、运转高效的防灾应 急机制,认识到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提高产业安全度 (1)逐步形成统一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要落在实处 (2)建立健全外资监测和规制体系,鼓励中国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高度重视全球 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中国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力度 (3)加强对应急资源保障机制的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要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 基本指导方针,改变重治轻防的实际,加大预防预警的人力、物力、财力、装备、科研的 投入,化解各种危机和风险,尽可能把潜在的威胁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强善后处置工作,尽力将财产、设备、生产、工作和人的精神调整到正常状态。
(4)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完善预测预警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应对公共安全事件 的综合素质加强信息管理,提高透明度,为处置公共安全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和信息环 境及时有效地发布主流信息,如实公开真相,引导民众,安定民心,组织社会公众广泛 的进行自防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发生如湖南省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启动,将 用两年时间在各地州市建设一批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达到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的目的 湖南交通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按照“最佳行驶里程、最佳工作时间、最佳车辆配置”的标准, 发扬“小仓储、快分拣、大配送”的物流理念,为物流中心提供了配送中心选点布局、规划 设计、配送线路优化、分拣线设备、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等服务 4 交通运输行业保障安全应急物流的相应策略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在今后几年中仍将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国家新组建了交通运 输部,为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和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将起到促进作用汶川地震波及多个 省份,交通运输部迅速启动了国家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一级预案,并尽快抢修 受损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千方百计、争分夺秒抢通救灾“生命线”,交通运输部还及时启动 了全国水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抗震救灾的胜利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仍需要更进一步加 强相关措施。
(1)交通运输部门有必要在现有软、硬件基础上,建立物流应急信息中心,建立高效、 经济的信息管理和预案库体系要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协调,确保煤炭、粮食、石油、铁 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积极应对台风、洪涝、地震等恶劣气候与灾害影响,抢通水毁公路 和通航设施,保障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建立运输“绿色通道”网络,推 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加强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开展安全评 估,监督道路运输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组织公路交通安保工程、危桥改造工 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及公路铁路立体交通安全工程安全物流应急管理运行机制需 要不断地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需加强,加强监测预警和 信息报告和发布,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和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应急机 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 (2)推行道路安全审计制度,加强全民交通与交通安全的教育,提高交通道德水平 研究表明,约四分之一的交通事故是因“人”与“道路/环境”不协调引发的,道路安全审计是 从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事故产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入手,对道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规 划、设计、施工和服务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审核,从而揭示道路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 及安全性能,是国际上近期兴起的以预防交通事故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为目的的一项新技 术手段。
要下大力做好交通应急物流的基础工程建设,应急物流基础工程建设是促进应急 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薄弱环节要做好灾后重建的工作, 使受地震等灾害影响的交通网络尽快恢复,努力做好救灾物资运输工作,注意安全,减少 救援中不必要的伤亡,为人员救援和物资运输等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交通保障 (3)制订政府交通安全战略,注重机动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车辆安全性能,要按照交通工程学的基本观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提高道路交通效益,必须从人、车、路、 环境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强化交通安全技术和配套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及应用,依法 交通无疑是改善全国道路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