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作文能力的心理学分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27459730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文能力的心理学分析蒋琛一,转型中的写作观(一)写作的结果观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时期心理对写作的认识.行为主义只以刺激——反应的模式来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研究特定的行为如何与特定的刺激联系起来,或者特定的刺激如何引发特定的行为.行为主义不研究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头脑内部的心理过程.在这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写作也被理解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即给出写作的题目(刺激),学生最终写出作文(反应),写作就是交出一篇文章即可.对写作的评价也仅仅停留在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语病上.(二)写作的过程观 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类的心理时,坚持刺激——内部过程——反应的观点,这与行为主义只研究外部刺激与反应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认知心理学重点研究从刺激到反应中间头脑内部的过程与结构.在这种研究理论指导下,写作被认为是在给出题目和要求后,学生经过头脑中的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最终写出作文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这一研究取向,使我们逐步揭开了深藏于头脑内部的写作能力的神秘面纱,从而开始认识这种能力.二,写作过程的分析 弗劳尔和海因斯1981年对写作的内部认知过程作了研究.他们给写作者布置了写作任务,并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大声说出自己思考的内容.随后,通过分析写作者说出的内容,弗劳尔和海因斯确定出了写作中所涉及的种种因素与过程(见图1). 图中表明,学生进行写作前,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学生头脑中(即图中的"长时记忆")要贮存有与写作有关的知识,包括关于写作主题的知识,关于读者的知识,关于遣词造句及文章结构的知识.二是学生要明确写作任务,有写作的动机(即图中的"写作任务").在这两个基础具备的情况下,学生头脑中(即图中的"工作记忆")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思考活动,即利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对写作任务进行的思考.这一思考过程又涉及三个相互作用的子过程:构思,起草,修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构思子过程.(一)构思 构思是在动笔写作前,学生在头脑中考虑写什么,如何写等问题的活动,有时又叫计划.我国作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所指的审题即包括于构思活动中.认知心理学对构思活动作了进一步分析,确定出这一活动涉及相互作用的三个子过程,分别是生成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这里的信息是指写作的内容或素材.1,生成信息 这是指收集,获取与写作有关的内容或素材,主要解决写作中"言之有物"的问题.根据其来源,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从记忆当中提取.这主要是采用自由联想(或急骤联想)的方法来进行,即拿到一个题目或需要进行写作的主题后,迅速在头脑中搜索有关的信息,凡是想到的,不管当时感觉与写作主题有无关系或关系大小,都一律记写下来,以备随后挑选.如对于"砖的用途"这一主题,可以迅速生成如下一些内容:盖房子,垫脚,打狗,当枕头,当锤子……有了许多备择的内容,才有可能写出最佳的内容.自由联想的方法主要用于写作者头脑中有许多相关内容或者对所写主题比较熟悉的情况. 二是通过查找资料来获取写作内容.当写作者对所写内容了解得不多,不深刻,不全面时,往往要利用别人的经验与研究进行写作.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时,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资料可以到图书馆的书刊杂志中查找,也可以到互联网上查找,这需要学生具备利用图书馆和浏览互联网的能力.三是丰富生活经验,获得感性认识.有些写作主题,习作者头脑中没有相关的经验贮备,又难以通过查资料来获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习作者亲自去实践,去体会,在获得感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写作.如要求学生写一株不常见的植物或动物,而且要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在这一要求下,只有通过观察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后再进行写作.可见,写作前生成信息时,到底要采用何种方法,要视具体写作主题及习作者的知识经验而定.2,评价信息 这是根据一定标准,对生成的写作内容或素材进行评价与取舍.为教师所熟悉的"根据中心选材"即包括于这一活动中.在进行评价取舍时,其标准主要有如下两方面: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写作目的就是写作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要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还是要歌颂某一新生事物,新生现象.写作目的不一样,对材料的选择与取舍也不一样.在评价,选材时,还要考虑读者对象.要明确读者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用什么方式讲什么话最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接受. 有时写作上遇到的困难,不在于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而在于不明确读者对象写作目的,因而才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张志公就举了这方面的一个例子: "尽管北海是个熟悉的地方,但学生还是对着'北海'这个题目发呆. 写北海有各种写法,要看写作的对象和目的而定.自己游了北海,游得很愉快,想写篇日记,是一个写法;游北海有所见,有所感,想写篇文章在报纸上或墙报上发表,另是一种写法;跟友好的国家的小朋友通信,向他介绍一下北海的景物,又是一个写法.既无对象,又无目的,叫学生从何说起 换言之,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明确一下写作的目的与对象,作文将是有趣容易的." 3,组织信息 这是指利用文章组织结构的知识,对筛选出来的内容进行组织,列出提纲.如果评价信息这一过程是从沙砾中找出了珍珠,那么组织信息就是要选择一根线,将这些分散的珍珠串起来.如对于记事类的文章,其结构一般由记叙文的六要素组成,因而在组织时,可以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几方面加以组织.又如某些状物类的文章,可以按照先以一定顺序对事物作出介绍,而后再写出作者的感情这样的结构来组织.不同文体的组织结构,一般是学生从优秀的例文当中,通过研习而获得的.组织信息这一过程,解决的是写作中"言之有序"的问题.构思的上述三个子过程,并不是严格地按照线性的顺序进行的.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三个环节是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即评价完信息后,可能又产生出了 其它信息,需要再进行评价;有时组织好信息后,还会生成新的信息,要求组织进已形成的结构中.不管具体情况如何,构思时总要涉及这三个子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美学家朱光潜的写作经验,与现代心理学对构思过程的分析不谋而合,现录于下,读者可以自行分析体会,也作为对上述构思过程的通俗解释. "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写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二)起草 起草是指通过写出文章来执行写作构思中所产生的写作计划.起草过程中往往也有构思活动参与.起草的结果是产出作文的初稿. 在起草过程中,要进行两方面的活动:一是构思活动的延续,二是运用语文基本技能写出正确的字词句,而且文章的格式要正确.这两项活动,都要在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当中完成.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某一时刻,工作记忆中所能加工处理的信息量总是有限度的,这一点已为心理学界所公认.当这两项活动超出了工作记忆的容量,两项活动的执行都要受到影响.正确解决这一矛盾,对于写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从写作的整个过程来看,构思的活动是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由此引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是,把尽可能多的工作记忆容量用于构思活动.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让语文的基本技能(遣词造句的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学的重点是字词句,到高年级阶段,遣词造句的技能基本上都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学生有时会直接利用电脑来写作,这时,除了要求语文的基本技能要自动化外,还要求学生使用电脑及电脑中的文字处理软件的技能也要达到自动化,这样在执行这些技能时可以不占用或只占用极少的工作记忆容量,从而就将更多的工作记忆空间留给构思活动. 二是在起草过程中不过分要求字句通顺.过分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会将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用于基本技能的执行上,从而减少了用于构思的容量.鲁迅先生在谈到其写作经验时,也认为不应过分注意字句的修饰.他写道:"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三)修改 修改是对文章初稿进行审查,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研究发现,熟练的写作者在写作时,要比新手花更多时间用于修改,而且作出的修改也多,写出的文章质量也高.这说明,修改是作文能力的组成部分.但另有研究指出,很多人在写完作文后,很少再回头看看自己写的文章.当要求他们去检查一下自己写的文章时,他们通常都难以觉察出作文中的许多错误,即使找出了其中的错误,也难以将其改正确.而且,很多学生容易发现别人文章中的错误,却很难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错误.这说明,很有必要在作文修改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