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区公变台区改革技巧标准.doc
13页城区公变台区新建(改造)技术规范1、总则1.1供电台区的定义 本规范所指一个供电台区系指由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箱、低压主干线、接 户线、电缆分支箱、进户线、计量装置等组成的供电系统1.2为了规范供电台区的建设与改造,完善电能计量装置,减少供电损耗,防止跑、冒、滴、漏, 建立台区数据实时传输、监测系统,实施供电台区综合管理,特制定本规范1.3公变台区改造范围为变压器低压桩头及以下的设备、客户表计移动后与原表计位置的表后线连 线,改造重点为综合配电箱和客户端计量装置;公变台区新建(含两电分离)范围指从10kV高压搭火 点开始的10kV引下线、跌落式保险器、避雷器、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箱及以下的设备1.4供电企业在进行台区建设与改造(含设计、审查、施工、验收等全过程)时,均应遵守本规范 的规定1.5本规范应宣贯到台区建设(改造)与管理的相关人员电力营销人员、台区建设(改造)设计 人员、施工人员、验收人员均应熟知本规范2、引用标准DL/T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能源部、建设部《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GB5002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l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B 4942.2-85《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 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GB 946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实验方法》GB12747-91《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DL535-93《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范》《10kV及以下绝缘导线设计规程》3、配电电源3.1供电台区新建与改造中的配电电源部分包括10kV引下线、跌落式保险器、避雷器、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安装分二种方式,即柱上配电变压器、箱式变电站、户内式变配电间3.2柱上配电变压器3.2.1新建供电台区应采用低噪音、低损耗的Su等节能型变压器,原供电台区所装S?型变压器可 暂不更换3.2.2柱上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315kVA,特殊情况下配电变压器容量可为400kVA,变压器台 架对地距离应不小于3.0m=3.2.3柱上配电变压器的布置应采取“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柱上变压器应尽量设置在负荷中 心点,避免单侧供电3.2.4柱上配电变压器的高压引下线和低压出线采用绝缘线,其高、低压桩头均安装绝缘罩3.2.5为防止低压桩头发热烧损,低压桩头采用抱杆式线夹3.2.6高压跌落保险应采用灭弧性能好、可靠性高的产品3.2.7 10kV避雷器应采用硅橡胶绝缘外壳的小型化轻型产品3.3箱式变电站3.3.1箱式变电站(以下简称箱变)是集变压器、高压开关、计量装置、低压出线开关及电容补偿 于一体的变配电装置箱变应安装在防火、防爆,没有严重污秽、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的场所3.3.2箱变的外壳板材采用敷铝锌板,箱体满足防尘、散热、防小动物和防凝露的要求,防护等级 为IP53o高压开关采用真空负荷开关或SF6开关。
低压出线一般为四至六回,应根据变压器的额定电 流和出线回路负荷情况选择性能较好的低压开关;并具备低压无功自动补偿功能,补偿容量按变压器额 定容量的10%-20%进行配置计量装置和远抄的要求参见本规范4.3 4.5o箱体标示和警示语参见本规 范 4.6.5 o3.3.3箱变本体基础槽钢采用防腐处理,土建基础设有进出气通风口3.4户内式变配电间3.4.1新建住宅小区、大型市场、高层建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户内式变配电间方式供电变 压器容量在315-125OkVA范围内选择,变压器宜采用干式变3.4.2变配电间的设计按《高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设计3.4.3变压器容量在5OOkVA以下时宜采用低压计量;容量在500kVA及以上时宜采用高压计量 均应配备专用计量柜,并留有远抄装置的接口,其要求参见本规范4.53.4.4低压侧应具有电容自动补偿功能,补偿容量按变压器频定容量的10%-20%选择4、综合配电箱4.1综合配电的定义安装在柱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具有计量、无功补偿、远程数据传输等功能的多功能配电装置综 合配电箱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电能计量装置,具有数据采集和电能计量功能;电容器,具有无功补偿 功能;远方抄表装置,具有数据传输功能。
综合配电箱采用1-2回低压出线4.2工作环境4.2.1 配电系统:380/220VAC, 50Hz4.2.2 环境温度:一15C〜+65C4.2.3 大气温度:40C 20%—90%o4.2.4大气压力:79.5Pa~106.0KPa (海拔1000米及以下)4.2.5 最大降雨:50mm/10min4.2.6使用环境无较强的振动和冲击,无较强的电磁场干扰4.3计量装置4.3.1计量装置接三相四线低压计费装置要求设计安装电流互感器(下称TA)准确度等级为0.5S 级,电能表应采用多功能全电子表,并应满足所用抄表系统的功能及通讯规约4.3.2计量室与其他设备应有效的隔离,配置可调的安装支架,并留有两只电表的安装位置及一定 的裕度,能方便安装或更换电表4.3.3 TA的变化按有关规程要求配置,且在安装结构上应便于更换TA二次侧应具备加铅封的条 件,引出的二次线应分色,且有明显的标识,方便安装人员装表4.3.4计量室在整个箱体的大门内应有单独的门,门上应留有足够大的钢化玻璃观测窗,计量室的 门要能加钢丝绞制的特殊门封4.4无功补偿4.4.1补偿方式及容量变压器容量S (kVA)补偿方式补偿容量(kvar)SW100不补偿S>100固定补偿按变压器容量的8-10%4.4.2电容器宜采用户外型干式自愈式全膜并联电容器。
4.5台区远抄装置4.5.1数据源设备台区总表采用多功能全电子电能表,已上居民集抄系统的采用集中器4.5.2数据传输设备:上行传输采用GPRS终端;已上居民集抄系统的加装采集器4.5.2.1安装位置:GPRS终端、集中器与电能表安装在台区计量箱体内,采集器安装在居民电表箱 内4.5.2.2尺寸要求:GPRS、集中器 不大于300X200X100毫米采集器与86系列单相电能表外 形尺寸一致4.5.2.3安装与连接:要求GPRS、集中器、采集器要求安装牢固,GPRS终端分别与集中器、多功 能电表连接,使用485双绞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GPRS终端的天线采用内置天线或外接天线采集 器与每块户表的通信口连接,使用485双绞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4.524供电电源:电源为三相交流电源,当采用三相四线供电时断两相电压时终端可以正常供电, 终端运行时功耗小于5VA (非传输状态)4.5.3技术要求:GPRS、集中器、采集器满足相应的技术条件,同时满足《配电变压器自动抄表技 术要求》4.5.4防雷要求:要求集中器、采集器的电源具备三级以上防雷击标准综合配电箱的接地电阻小 于10欧姆4.6综合配电箱箱体4.6.1箱体采用亚光不锈钢板制造,箱体外壳板厚不小于1.5mm,胎架厚度不小于3mm,箱门内置 加强筋,要有足够的强度,其它金属件应采用热镀锌等防腐措施。
4.6.2补偿箱中的所有电器元件的金属外壳应与箱体连接4.6.3箱门应采取密封措施,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散热、防雨、防尘、防小动物、防凝露的性能,门 锁可靠4.6.4箱体的进、出线孔均应开在同一侧面,且上下布置,上进下出,并标明进线、出线进线采 用240 mn?低压铜芯电缆,出线采用不小于185mm2的与低压主干线材质相同的低压电缆4.6.5箱体左上方应标示国网公司标徽、中间有带电警示语、服务热线95598、变压器(台区)编 号,右下方为制造厂家铭牌4.7箱体安装4.7.1安装高度,对地距离不小于2m4.7.2安装支架应无锐角,防止外人碰伤5、低压主干线(架空方式)5.1由综合配电箱馈出,采用绝缘导线或集束导线,其架设应力求整齐美观,尽量避免跨越建筑物 和跨越街道5.2导线的选择5.2.1导线的采用应符合国家电线产品的技术标准5.2.2低压主干线(架空方式)应有较大的适用性,其截面按长期规划(20年)一次选定新上公 变台区,主干线截面采用不小于185 mn?的绝缘铝绞线;改造台区,主干线截面满足负荷要求的,暂 不更换;主干线截面不能满足负荷要求,需要更换的,采用不小于185 mn?的绝缘铝绞线。
零线的截 面与相线的截面相同5.2.3绝缘导线应按综合计算拉断力进行计算其设计安全系数为:3.05.3导线的排列5.3.1低压主接线(架空方式)宜采用水平排列在人口稠密建筑物复杂的小区,可采用在电杆上 垂直架设或沿建筑物架设方式5.3.2同一地区低压主接线的相线和零线在横担上的排列应统一零线应靠电杆或建筑物5.4导线的安装5.4.1导线的挡距,城区横担水平布线一般取40-50米郊区横担水平布线一般取40-60米5.4.2导线的线间距离,横担水平布线不应小于400毫米,沿墙或其它敷设不应小于100毫米5.4.3横担水平布线时,导线的跳线或引下线至邻相导线的净距不得小于150毫米,导线与拉线、 电杆或构架表面的净距不得小于100毫米5.4.4在一档距内,集束导线非承力接头应相互错开,各接头端距不小于200毫米绝缘导线的连 接应采用专用线夹并应做绝缘处理5.5电杆5.5.1应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电杆5.5.2电杆外观检查要求平滑,不应有损伤、剥落和露钢筋等现象;立杆前,置于地面检查时,预 应力钢筋混凝土不允许有纵向或横向裂纹;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不允许有纵向裂纹。
5.5.3电杆的弯曲不得超过杆高的5%oo线路紧线后,电杆倾斜度不得大于杆高1%,偏离线路中心 线(错位)不得大于0.1米转角杆和终端杆,不允许向内角(即导线拉力方向侧)倾斜5.6低压横担5.6.1铁横担应采用热镀锌5.6.2横担宜采用四线横担或五线横担,50mm2及以下截面的导线宜采用L50*5*1500的横担, 50mm2以上截面的导线宜采用L63*6*1500的横担5.6.3特殊加工的横担应进行强度计算并满足安全要求5.7城区低压架空线路原则上不采用拉线,如需采用拉线,则应符合以下要求:5.7.1水平拉线跨越汽车通道时,拉线时对路边的垂直距离不小于4.5米,对行车路面中线的垂直 距离不小于6米拉线柱倾斜角一般采用10至20拉线的装设,不得妨碍交通对可能被外人碰触、 摇动或易被车辆碰撞的拉线,应加装涂有红、白相间色荧光警示标志的拉线保护桩或荧光警示管5.7.2拉线不宜寄拉在建筑物上,确因地形条件限制,需要寄挂拉线时,拉线固定金具应穿过建筑 物的横梁或采用预构件,并固定牢靠特殊情况下采用膨胀螺栓时,拉线受力方向与螺栓的穿入方向应 大于60且螺栓直径不小于20毫米5.7.3拉线穿越裸导线时,拉线上下均应分别装拉线绝缘子或悬式瓷瓶。
6、低压主干线(电缆方式)6. 1箱变、低压主干线无线路走廊和极特殊情况下采用电缆方式6.2由综合配电箱馈出,采用低压电力电缆供电的布线方式有:悬挂式、电缆沟式、排管敷设及直 埋式6.3电缆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特点和敷设方式电缆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而电缆芯 导体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应按允许温度确定负荷量,并验算其在短路情况下的热稳定6.4悬挂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