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心理学 第6章群体心理 (考研笔记).docx
7页第6章群体心理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群体的含义[团体][简述群体的含义及其功能][三级]群体又叫团体,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二)群体的功能 正式群体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915华南14社会功能从社会功能来看,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开展 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群体具有四项功能:①适应环境;②实现目标;③统一内部;④维持价值个人功能从个人功能来看,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重要作用群体对个人 心理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获得平安感;②获得归属感;③获得社会支持(三)群体的分类初级群体和次级 群体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是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 密的人际关系的群体家庭、邻居、同伴群体等,都属于初级群体初级群体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 求,而且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次级群体相对于初级群体概念提出,又称次属群体,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明确社会结构的按照一定规范建立 起来的群体。
最常见的次级群体是社会组织,如学校、工厂、政府机关等正式群体和非正 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具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并有相应权利与义务的群体,如学校的班级、机 关的处室等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没有明确社会角色分化和权利义务规定的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 以情感联系为纽带,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如同乡会、班级中的朋友群等人们对于非 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主要基于自已情感上的好恶非正式群体可以是在正式群体之内,也可以在正式 群体之外,或者跨几个正式群体有时一个正式群体之内有许多非正式群体当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成员 的要求不一致,正式群体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时,非正式群体更容易产生隶属群体和参照 群体隶属群体又叫成员群体,是个体实际参加或隶属的群体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概念最早由海曼提出,指个人作为行动标准和指南,加以模仿和效法的群体参照群体不是 人们所属的群体,而是个人心目中想要加入或理想中的群体,它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常常是个人的目标和 标准四)群体规范概述[简述群体规范含义及其作用][二级](1)群体规范的含 义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石 的存在,群体才表现上 工作和学习中自然而夕 众、服从等心理因素白角定的行为标准。
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每个成员必须遵守正是由于群体规范 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群体规范可能是由群体领导人根据该群体的情况而制定的,也可能是在 股形成的;它可以与主体文化规范一致,也可能有所差异群体规范的形成受到模仿、暗示、从 勺影响2)群体规范的作 用①维系群体的作用群体规范一方面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又从内部为成员提供了 彼此认同的依据,从而使群体保持一致②认知的标准化作 用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它就会约束每个成员的判断,制约成员的认识活动,使成员在对某一事物 的评价和看法上趋于统一③行为的定向作用群体规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主要是为成员划定了活动的范围,制定了日常的行为方式④惰性作用是群体规范的消极作用规范会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群体压力概 述[简述群体压力及其 形成过程][三级](1)群体压力的含义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到达对其行为的 约束作用2)群体压力的形成 过程①辩论阶段;②规劝阶段;③攻击阶段;④心理隔离阶段第二节群体凝聚力(一)群体凝聚力的含义 U5M]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个体成员的吸引力,或是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的力量,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 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两个方面,它既可以给一个群体和个人带来正性力量,也可以带来负性力量。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一级](1)群体领导者及 领导方式群体领导者的特点、素质、作风和领导方式都会影响群体凝聚力如果领导者素质高、能力强、领导班子团结协作、 作风正派,对群体成员关心体贴,那么群体对成员就会有较强的吸引力从领导方式上来说,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能提 局群体凝聚力,而专制型或放任型的领导方式,那么会降低凝聚力2)群体目标与个 人目标的一致性当群体成员的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时,个人在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工作时,容易看到个人目标的实现,群体对个体 的吸引力就越大反之,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就降低3)群体成员间的 相似性相似性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这种相似性包括民族、地域、教育、年龄、职业、性格、爰好等各个方面的相似 在某方面的相似容易使人感到彼此接近,获得支持,从而产生好感,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群体成员 之间的相似性越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群体凝聚力也就越高4)群体规模群体规模即群体内成员的数量,它与群体凝聚力也有密切联系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群体凝聚力有下降的趋势,这 是因为:①群体规模影响成员的参与程度,群体越大,成员平均参与群体活动就越少。
②群体规模影响机会分配的公平性,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出现机会分配的不平衡③群体规模影响群体功能的发挥,规模越大,成员之间差异就越大,人际关系越难协调,群体规范和目标也越难发挥 作用④群法规模影响成员的沟通和父往,规模越大,成员之间彼此沟通和交往的机会就越少,从而导致熟悉感不晾密感下 降,也就直接导致群体凝聚力降低5)群体活动的目 标结构目标结构是多伊奇提出的概念,是指以目标为导向的人际相互作用方式,主要有二种:合作、竞割口个体化目标结构 合作化的目标更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提高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群体中所有人都实现目标时,个体才能实现 目标获得成功竞争目标结构是指在群体中,不同个体不同的目标存在着对抗性,只有当其他人不能实现目标时,个体才有可能 实现自已的目标获得成功个体化目标结构指在群体中,个体能否实现目标与其他人无关,个体之间形成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关系6)群体的外部压 力当群体遇到外部压力时,群体成员会自觉减少分歧、统一意见、一致对外,以防止所属群体受到损失因此群体内部 的凝聚力往往得以提升研究说明,来自外部的压力,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有助于提升群体凝聚力。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加入一个群体的难度、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等都会影响凝聚力加入一个群体越困难,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就可能越强 另外,有研究发现,女性群体的群体凝聚力高十男性二汝口何提高群体凝聚力[简述如何提图群体凝聚力][一级]Q)提高领导者素 质,实行民主管理领导者是群体的核心,因此领导者必须提身自身素质,在领导方式上要实行民主管理2)强化群体目标 与群体规范群体领导者要针对群体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同时,群体应该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每个成员的 权利与义务,为群体成员提供明确的行为参照标准3) 了解并满足群 体成员的需要一个群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他对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凝聚力就越强因此,群体的管理者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 和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员工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对于合理的需要予以解决,不合理的需求要教育 引导4)适当组织合作 与竞争首先,应在群体中确立合作化的目标结构,培养群体成员的合作意识,开展各种有利于合作的活动; 其次,适当展开群体内的竞争;再次,积极开展群体间的竞争,利用外部压力来提高群体成员间的心理相融程度5)组织群体活动活动是群体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组织活动时要注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尽量使每个 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去第三节合作与竞争(一)合作[一级]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这些目标通常是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而实现的在合作中,目标的实现既有利于自已,又有利 于他人合作可分为无分工合作和有分工合作,还可分为直接合作与间接合作、结构性合作与非结构性合作等成功的合作应该具备以下条件:①目标一致;②行动配合;③相互信任;④共享成果二)竞争[一级]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同一目标而展开争夺在竞争中,因为争夺同一目标,一方的成功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失败竞争广泛地存在于我们 的社会生活之中,如学习成绩的排名、各种评优评奖等任何竞争都存在一个根本法那么,即优胜劣汰积极的竞争应该具备以下条件:①目的正确;②手段合理;③遵守规那么;④竞争适度二)合作与竞争的原因[简述合作与竞争的原因][一级](1)合作的原因①在自然面刖,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类为了保证自已的生存和开展,就必须通过个体间的合作来抵御敌害和征服自 然卷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具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很多目标无法单靠个人的努力而实现,必须与他人合作③合作也能满足人们的很多心理需求,如获得平安感、归属感、支持感等。
④合作能使人克服个体的局限性,完成复杂的任务,实现长远的目标,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开展;(2)竞争的原因①资源的有限性使人们经常陷入利益冲突之中,从而直接导致竞争②竞争是确定自我价值的必要途径③竞争使人不满足现状,能激发个人的动机,发挥潜能,不断超越和创造,同样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四)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一级]群体的合作与竞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任务结构、群体规模、群体成员的投入程度、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对他人行为的期望、 道德标准、个体价值取向、任务目标等以下是影响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因素:(1)目标结构在类囚犯难题的实验中,通过不同的指导语控制,考察了 3种不同的目标指向对合作和竞争的影响合作指向下, 个体选择合作的比例远高十具他两种指向第一种是合作指向:选择必须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第二种是个人利益指向:尽可能为自已赢得利益,不顾他人;第二种是竞争指向:比对手获得更多的利益2)奖励其对合作与竞争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在一定情况下增加报酬对合作影响不大,但减少报酬那么使人们更倾向于竞 争一些研究说明,给予团体奖赏比给予个人奖赏产生的合作行为要更多⑶沟通许多实验研究的结果说明,沟通可以明显提高合作的比例。
沟通水平越局,合作比例越局这是因为沟通不仅提 供了相互了解对方行为动机的可能,更有助于双方增进友好感情,增加相互信任,从而促进合作4)个体因素简答:从合作与竞争 对个人成长的重要 性,分析群体中人际 关系及管理中应注意 的问题在个体因素中,我们主要讨论:价值取向是人们内化的用于指导自已行为的准那么和规范,它一经形成便直接引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向有选择的 活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价值取向可以分为合作型、个人型和竞争型,也可能分为亲社会型 和亲我型,还可以分为个体取向和集体取向人格因素人格对合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富有自制力的人、顺从的人较易与人合作,好胜的人、多疑 的人难与人合作凯利认为,存在两种稳定的个体类型,可以被描述为合作人格和竞争人格,也就是说,在合作和竞争 的维度上存在稳定的人格差异除了价值取向和人格因素的影响外,性别、年龄、情绪状态等都会影响合作与竞争五)合作与竞争的实 验[简述合作与竞争的相 关实验研究][三级]①鲁斯的囚犯困境实验; ②弗里德曼的赌博游戏实。












